粗軋

粗軋

粗軋,是將幾層鋼板疊在一起,用二輥軋機熱軋成薄於2mm的薄板的工藝。18世紀初,西歐就開始用熱疊軋法軋制小塊薄鋼板。直到20世紀初,大部熱軋薄鋼板都用此法軋制。有粗軋和精軋兩工序,最初在單架二輥機上進行,以後分別在兩架軋機上進行。也有用一架三輥勞特式軋機進行粗軋,產品供給兩架二輥軋機精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粗軋
  • 外文名:roughing
  • 拼音:cūzhá
  • 所屬學科:冶金學
  • 學科:冶金工程
  • 領域:冶煉
定義,控制原理,特點,總結,

定義

粗軋是將幾層鋼板疊在一起,用二輥軋機熱軋成薄於2mm的薄板的工藝。18世紀初,西歐就開始用熱疊軋法軋制小塊薄鋼板。直到20世紀初,大部熱軋薄鋼板都用此法軋制。有粗軋和精軋兩工序,最初在單架二輥機上進行,以後分別在兩架軋機上進行。也有用一架三輥勞特式軋機進行粗軋,產品供給兩架二輥軋機精軋。疊軋法可生產厚0.28~2.0mm,寬750~1000mm,長1500~2000mm的熱軋薄鋼板,也可生產厚2~4mm熱軋鋼板。產品主要有屋面板、酸洗板、鍍鋅板、搪瓷用鋼板、油桶用薄板和矽鋼片;此法也可生產不銹耐酸鋼板和耐熱鋼板等。

控制原理

側壓軋制過程中,在軋制道次的開始和結束時將出現兩個非穩定階段。開始側壓時, 帶鋼頭部在出輥縫之前就已經與軋輥表面脫離接觸。這是因為帶鋼頭部基本上處於無應力狀態,沒有一個力矩能回牽軋件以保持軋件與軋輥的接觸,這部分金屬將向中間流動,並且是非均勻延伸,從而造成失寬。只有當時間足夠長,帶鋼頭部出現塑性變形區時,帶鋼內部才形成回牽剪下應力,強迫軋件充滿輥縫。對於帶鋼尾部通過軋輥時的非穩定軋制情況可以作類似解釋。另外, 帶鋼中間部分的“狗骨”形比帶鋼兩端嚴重,平軋後的恢復量也比兩端大。因此, 經過平軋道次後, 原來的失寬被進一步擴大。
短行程控制是大側壓條件下用於克服帶鋼頭尾部產生的失寬、提高帶鋼成材率的一項先進技術。其基本思想是:根據大側壓調寬時帶鋼頭尾部收縮的輪廓曲線,在軋制過程中不斷改變立輥軋機的輥縫,使其變化曲線與輥縫的變化對稱且相反,以補償側壓失寬量。再經過水平軋制後,使帶鋼頭尾部的寬度失寬量減少到最低限度。
經驗設定模型是以來料寬度和寬度壓下量為基礎的數學模型,其常數都是通過經驗得到的,它並沒有考慮來料厚度、厚度壓下量和軋輥輥徑的變化。因此,採用該設定模型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頭尾部的失寬量,但是並沒有達到最佳狀態。通過最佳化短行程控制曲線的參數,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失寬量。

特點

粗軋帶鋼頭部和尾部寬度變化的數學模型
立輥軋制、水平輥軋制後的帶鋼端部寬度變化可用數學模型描述。此模型有下列特點:
1.它由3 個基本模型累加而成:
①立輥軋制後寬度變化的模型;
②由隆起寬展引起的寬度變化模型;
③只進行水平軋制的寬度變化模型。
2.以帶鋼中間段的穩定變形部分作為基準來考慮上述寬度變化量。
3.把寬度變化量視為距端部距離的函式。
4.考慮入口帶鋼寬度和立輥開口度的變化。

總結

疊軋薄板生產規模小,投資少,建設快;軋機的結構簡單,為下輥單輥傳動,不用齒輪機座。但缺點很多,高溫疊軋容易產生疊層間粘結,廢品量大;軋速低,熱軋件薄而冷卻快,又不能對軋輥進行冷卻;採用溫度在400~500℃的熱輥軋制,使生產難於準確控制,軋輥消耗量也很大;軋輥軸承需用瀝青潤滑,油煙很大,污染環境。此外,勞動生產率低,勞動強度高,操作條件惡劣;金屬切損和燒損高,產品質量和尺寸精度低。一些工業已開發國家已不再採用此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