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境繁殖,分布範圍,物種保護,
形態特徵
頭體長56.5~64毫米,小於尾長。頭、頸、軀幹、尾基及四肢背面的粒鱗間均具疣鱗。體背兩側及後肢背面的疣鱗粗大。趾間具蹼跡。尾基部兩側具1列肛疣2~3個。雄性具肛前窩10~15個。液浸標本體背淡棕色,2條棕紋自鼻孔經眼至顳部。頭、軀幹及四肢背面有不規則的棕色點斑和網斑,並在頸及軀幹背面形成7~9條橫斑。尾背具棕色橫斑10~14條。體腹面淡肉色。
生境繁殖
棲息於建築物的縫隙中,亦在野外田埂的裂縫等處居住。夜晚,在牆上有燈光處及暗處活動,捕食鱗翅目、雙翅目昆蟲,亦在田埂上捕食鱗翅目的幼蟲。繁殖期在5月下旬到7月,8月初已採到頭體長為28~33毫米的幼體。
分布範圍
分布於四川(米易)、雲南(永仁)、貴州(貴陽)。
物種保護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級別為易危(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