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殘孔菌

粉殘孔菌

粉殘孔菌(學名:Abortiporus biennis (Bull. :Fr.) Sing.)是乾朽菌科、殘孔菌屬真菌。擔子果一年生,蓋狀或具側生短柄,覆瓦狀疊生,乾後木栓質;菌蓋扇形至圓形,單個菌蓋外伸可達8厘米,寬可達9厘米,基部厚約10毫米;菌蓋表面被細絨毛,乾後灰黑褐色;孔口表面新鮮時淺黃色至酒紅褐色,手觸後變黑,乾後淺灰褐色;管口邊緣薄,撕裂狀;菌肉異質,靠近菌蓋部分淺咖啡色,海綿質,厚約5毫米;菌管淺木材色,長約5毫米。該菌的特點是具膠囊狀體,厚垣孢子以及子實層體漸裂為鋸齒狀,菌肉二層並具厚壁生殖菌絲。

粉殘孔菌生於櫟屬楓楊屬蘋果屬等許多種類的闊葉樹上或地下埋有腐木的地上,也稀生於針葉樹上;主要分布於中國、日本、挪威、丹麥、瑞典、英國、澳大利亞和美國。

粉殘孔菌可入藥,具有抑腫瘤等功效。此外,該菌在染料合成、工業脫色、重金屬及異生物素消除等方面也具有較大的開發潛力。

(概述圖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真菌學史,形態特徵,產地生境,主要價值,保護現狀,

真菌學史

Gilbertson & Ryvarden(1986)在描述中記載菌絲一體型,而在別處說明中記載為生殖菌絲和骨架菌絲。Corner(1984)記載粉殘孔菌為生殖菌絲和骨架菌絲,認為厚壁骨架菌絲是由薄壁生殖菌絲過渡形成的。Ryvarden(1976,1980)記載粉殘孔菌為一體菌絲型。

形態特徵

子實體:擔子果一年生,蓋狀或具側生短柄,覆瓦狀疊生,乾後木栓質;菌蓋扇形至圓形,單個菌蓋外伸可達8厘米,寬可達9厘米,基部厚約10毫米;菌蓋表面被細絨毛,乾後灰黑褐色;邊緣銳,乾後內卷;孔口表面新鮮時淺黃色至酒紅褐色,手觸後變黑,乾後淺灰褐色;孔口多角形至迷宮狀或褶狀,每毫米1-3個;管口邊緣薄,撕裂狀;菌肉異質,靠近菌蓋部分淺咖啡色,海綿質,靠近菌管部分木栓質,淺木材色,厚約5毫米;菌管淺木材色,長約5毫米。
粉殘孔菌
粉殘孔菌顯微結構
菌絲結構:菌絲系統二體系;生殖菌絲具鎖狀聯合;所有菌絲IKI-,菌肉上層菌絲CB+;菌絲組織在KOH試劑中無變化。
菌肉:―生殖菌絲占少數,無色,薄壁,常分枝,直徑為3-4微米;骨架菌絲占多數,無色,厚壁至幾乎實心,不分枝,疏鬆交織排列,直徑為3-4.5微米;上層菌肉骨架菌絲具寬內腔,直徑為3-5.5微米。
菌管菌髓菌絲與菌肉菌絲相似;生殖菌絲占少數,無色,薄壁,常分枝,直徑為2-4微米;骨架菌絲占多數,無色,厚壁至幾乎實心,不分枝,疏鬆交織排列,直徑為2-4微米。膠化囊狀體棒狀至圓柱形,無色,薄壁,光滑,有時膨大或稍縊縮,在Melzer試劑中具強烈的折射反應,基部具一鎖狀聯合,大小為35-58微米×8-11微米;擔子棍棒狀,大小為25-30微米×5-6微米。
孢子:擔孢子廣橢圓形,無色,稍厚壁,光滑,IKI-,CB-,大小為(4.5-)4.6-5.5(-5.6)微米×(3-)3.2-4(-4.1)微米,平均長L=5.1微米,平均寬W=3.7微米,長寬比Q=1.37-1.42(n=60/2);厚垣孢子存在於菌肉中,近球形,無色,厚壁,光滑,大小為7-8微米×6-7微米。
圖註:a.擔孢子;b.擔子和擬擔子;c.囊狀體;d.菌髓菌絲;e.菌肉菌絲。

產地生境

粉殘孔菌生於櫟屬楓楊屬蘋果屬等許多種類的闊葉樹上或地下埋有腐木的地上;也稀生於針葉樹上。該菌可使木材白色腐朽。主要分布於中國、日本、挪威、丹麥、瑞典、英國、澳大利亞和美國;在中國分布於北京、廣東、海南、黑龍江、湖北、湖南、江西、四川、雲南、浙江。

主要價值

粉殘孔菌可入藥,具有抑腫瘤等功效。在中國以外有學者研究表明,該真菌含有抑制腫瘤細胞增殖和胰蛋白酶作用的生物酶類,且在染料合成、工業脫色、重金屬及異生物素消除等方面具有較大的開發潛力。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粉殘孔菌被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大型真菌卷》(Redlist of China’s Biodiversity - Macrofungi),保護級別為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