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糧屯高蹺是北京市的傳統民俗文化。源於清乾隆年間創建的“同樂高腳會”,曾受過皇封,距今已有250餘年歷史,已被列為本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米糧屯高蹺
- 前身:同樂高腳會
- 起源時間:清乾隆年間
- 榮譽:本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信息,現狀,歷史事件,現狀,北京市級保護項目,
基本信息
米糧屯“同樂高腳會”創建於清朝乾隆年間,曾受過皇封,距今已有250餘年歷史。最早是由家住米糧屯、在北京打工的馬四爺帶領本村幾個人創辦的。
米糧屯高蹺蹺上角色13人,旗手伴奏25人及演出保衛勤雜人員數人,總計45人。全程表演分大場引入、頭蹺指揮,分跑大場、個人現計亮絕活(上大跳、旱地拔蔥)等高難動作;後面接著清場逗俏,小戲表演,最後以麒麟送子收場。
米糧屯高蹺作為豐臺區享有盛名的花會,有著其獨特的風格和動作特點。其獨腿高為1.6米,動作險,技巧多,難度大。有“夜叉探海”、“蘇秦背劍”、“蹲襠”、“彈跳”、“懷中抱月”、“鷂子翻身”、“蠍子擺尾”、“挾麥個”、“端盤子”等絕活。
米糧屯高蹺會在北京各地區的高蹺會中獨樹一幟,受到同行和廣大民眾的普遍尊崇,具有較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民眾基礎。它具有獨特的表演形式和風格特點,在表演技法、人物設定、音樂伴奏、會禮會規和高蹺的製作工藝上保持了傳統風貌。其表演自然風趣,技巧較高,是流傳在民間的的優秀傳統文化表演藝術。同時對活躍民眾文化生活具有特殊功效。
自20世紀90年代恢復活動以來,受到民眾的普遍歡迎。但是米糧屯高蹺面臨逐步衰落、退化甚至失傳的危險。搶救、挖掘、整理工作迫在眉睫。
現狀
目前,米糧屯高蹺會共有隊員52人,主要角色有:托頭、小二兒哥、公子、藥先生、魚翁、柴王、漁婆、俊鼓、醜鼓、老做作、醜鑼、醜婆。米糧屯高蹺會創建於乾隆初年。最早由一位叫馬四爺的在天橋打把式賣藝的人創辦的,他把當時豐臺西局的高蹺、少林棍分別傳到了米糧屯和沙鍋村,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現在高蹺會掌門人已是第五代傳人了。創會之初,一切都是自力更生,靠全村人一家一戶贊助些糧食換成銀兩購置了服裝頭飾、脂粉、鑼鼓。會木工的會員義務用村民捐獻的木頭做十幾付高蹺腿子、高凳等。因為是一幫窮人組織這么一個會自娛自樂,因此定名為同樂會,會有會規,三十幾名會員每人發一面三角“會”字旗,持旗參加活動。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馬四爺的傳授下,會員們苦練基本功,幾年下來,同樂會的高蹺在周邊十里八村小有名氣,聞得鑼鼓聲大家都知道是同樂會的高蹺又在演練活動了。
歷史事件
乾隆十五年,乾隆到賀照雲村澤公爺墳祭奠上墳,事畢到黃辛莊行宮休息,傍晚忽聞羅鼓聲,好奇地問行宮管事,主管回話說:是米糧屯同樂會的高蹺在活動,隨後把高蹺的表演說給皇帝聽,乾隆感覺新鮮,隨後著便裝帶幾名侍從由行宮主管帶路直奔永安屯要親眼見見這鄉下的高蹺怎樣耍。翻過行宮西北的山坡,見前面山坡下有一片農舍,一個小自然村,管事說:這就是永安屯,您老看,村南空地場上的一圈人就是同樂會高蹺在演練,近前只見,十幾人足登五尺高蹺,身穿古裝,頭飾鮮艷各異,粉彩勾臉,隨著有節奏的鑼鼓聲,前進、後退、左扭右擺、展轉騰翻、上竄下蹲、龍騰虎躍,令人驚嘆不已。足登五尺高蹺單腿上大平台,平台上方八仙桌,再從八仙桌騰空跳下。手持摺疊扇,單腿在八仙桌上一尺見方的高凳上表演夜叉探海、蘇秦背劍;在七尺高的大板凳上倒放上雪亮的鍘刀,從上面縱橫跨越,如履平地,疊羅漢的麒麟送子叫人驚嘆,表演技巧爭齊鬥豔,動作驚險,令人叫絕。乾隆看罷脫口稱好,拍手叫絕說:朕還未曾看過這樣的民間絕活,隨後叫主管賞些銀兩,高蹺會員專注的練習,不曾發現行宮主管一班人前來觀看。演練完畢,行宮主管說:這位爺看了你們的演練很高興,特給賞錢,會員聽後,非常感謝這位年輕少爺,目送少爺、主管回黃辛莊行宮,當時會員誰也不知道年輕少爺是乾隆皇帝。時隔不久,行宮主管陪皇宮來人,乘一輛黃緞子蓬馬車給同樂會送來乾隆皇帝御批聖旨“三件寶”。
一是乾隆手書御旨:永安屯高蹺會為皇會,落款:乾隆十五年(原物已損)。
二是欽賜三角九尺飛龍旗一面,黑旗中央繡一條金龍,旗尖兩條黃色飄帶。
三是賜飛虎旗兩面、白色三角旗兩面,中央各繡一隻黃色猛虎,旗尖兩條黃色飄帶。自此同樂會更名為高蹺會,從那年起高蹺年年被召進宮中進行表演,當初小有名氣的高蹺一下名聲大振:南至涿洲、北至京城,方圓幾十里,商人開業,大的慶典活動都盛請高蹺會參加,京城地區各大廟會都有高蹺會的身影,經常性的活動,更刻苦勤奮的演練,也使會員的個人演技更熟練,表演更驚險,技藝更爐火純青,成為京城聞名遐邇、獨具特色的民間花會。
現狀
200年米糧屯高蹺僅剩3人會全活,流傳200年的豐臺米糧屯高蹺,目前已經被列為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昨天記者來到米糧屯村,一探這個曾經輝煌如今只有3個人會“全活”的古老高蹺會。0多歲的米糧屯高蹺會第五代傳人王連,一提起高蹺他就唏噓不已。米糧屯村明末清初稱永安屯,是清代皇帝出京南巡第一驛站。米糧屯高蹺會就創建於乾隆初年,最早由一位叫馬四爺的在天橋打把勢賣藝的人創辦的,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當時靠全村人一家一戶贊助些糧食換成銀兩購置了服裝頭飾、脂粉、鑼鼓。因為是一幫窮人組織這么一個會自娛自樂,因此定名為同樂會,三十幾名會員每人發一面三角“會”字旗,持旗參加活動,很快同樂會的高蹺在周邊十里八村小有名氣。相傳一次乾隆無意間看到了同樂會的表演,手書御旨“永安屯高蹺會為皇會”,還欽賜三角九尺飛龍旗一面、飛虎旗兩面、白色三角旗兩面,自此同樂會更名為高蹺會,並開始被年年召進宮中進行表演,高蹺會逐漸成為京城聞名遐邇、獨具特色的民間花會。63歲的高蹺隊組織者王惠說,米糧屯高蹺的扮演者所扮演的人物各有各的行當:“頭蹺”是武丑打扮,手持馬鞭,是全隊的指揮;“老蒯”是彩婆子,穿農村生活服裝,持長菸袋鍋子或棒槌;“上裝”是梳大辮扎彩球,彩色大襟上衣、長裙,手持扇子或手巾,一般為兩三名;“下裝”是穿帶短水袖大襟上衣,長褲,腰扎彩帶,一般為兩三名。還有漁翁、漁女、傻柱子、白蛇、青蛇、許仙等戲曲人物。米糧屯高蹺擅長互相扭逗,表演以雙人對舞為主。由上、下裝為一組,稱作“一副架”。
會“全活”只剩下3人
現在村裡的高蹺隊有40個人,設有13至15個角兒,還有樂隊、保護者、打門旗的,如今米糧屯的高蹺已經是第五代了,第五代傳人王連已經80多歲,他現在就是指導指導,已經不上蹺了。據介紹,由於沒有形成產業化管理,缺乏活動經費,演出也是自發和不取報酬的自娛自樂或者公益性活動,所以高蹺會會員們沒有經濟收入,平時大家根據自己的勞動技能分散在本市的不同行業自謀職業,遇到慶典或鎮村組織活動時提前進行集中訓練。高蹺是具有一定風險的活動,村集體沒有資金為大家投相應的人身保險,另外經費也是個不小的問題,道具、服裝、給會員的補助等都要支出,這些都困擾著高蹺隊的發展。現在全村會“全活”的只剩下3個人了,年輕人基本上在外務工,一是很難對高蹺感興趣,二是也沒時間練習,整個高蹺隊面臨“絕唱”的危險。
北京市級保護項目
高蹺是舞蹈者腳上綁著長木蹺表演的傳統表演藝術形式,由於演員踩蹺比一般人高,而且流動方便無異於活動舞台,便於遠近觀賞,故名高蹺。高蹺表演技藝性強、形式活潑多樣,因此深受觀眾喜愛。
米糧屯高蹺會創建於清朝乾隆年間,相傳最早是由一位叫馬四爺的老藝人在天橋把式場創辦的。他把當時豐臺西局的高蹺、少林棍術分別傳到了米糧屯和沙鍋村,距今已有250餘年的歷史。米糧屯高蹺在乾隆十五年曾受過皇封,在京城各地的高蹺會中獨樹一幟,受到同行和廣大民眾的普遍尊崇,具有較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民眾基礎。
米糧屯高蹺表演技巧較高,自然風趣,在表演技法、人物設定、音樂伴奏、會禮會規和高蹺的製作工藝上,至今保持了傳統風貌,是流傳在民間的優秀的傳統表演藝術。米糧屯高蹺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曾為我國革命和建設做出過積極貢獻,自上個世紀90年代恢復組織以來,曾多次參加市級大型慶典表演和展演活動,得到民眾的普遍好評,在當地具有較大影響力和知名度。目前,米糧屯高蹺會共有隊員40人,主要角色有:托頭、小二兒哥、公子、藥先生、漁翁、柴王、漁婆、俊鼓、醜鼓、老做作、醜鑼、醜婆。表演形式以武蹺為主,兼有歌唱,蹺高1.6米,有著其獨特的風格和動作特點。其獨腿動作險,技巧多,難度大。表演者足登五尺高蹺,單腿上大平台,平台上放八仙桌,再從八仙桌騰空跳下;在七尺高的大板凳上倒放上雪亮的鍘刀,從上面縱橫跨越;手持摺疊扇,單腿在八仙桌上一尺見方的高凳上表演絕技。八種角色分別稱為八仙,各顯神通,有夜叉探海、蘇秦背劍、蹲襠、彈跳、懷中抱月、鷂子翻身、蠍子擺尾、挾麥個、端盤子等絕活。米糧屯高蹺有著悠久的歷史,同時也具有神秘的傳奇色彩,因此保留和發展有著悠久文化歷史的民間花會──米糧屯高蹺,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更有著特殊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