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根霉

米根霉

米根霉(Rhizopus oryzae Went et Pr.Geerl.) 是中國藥和酒麴中的重要黴菌之一 。在土壤、空氣及其他物質上亦常見。菌落疏鬆或稠密,最初白色後變為灰褐至黑褐色,匍匐枝爬行,無色。假根發達,指狀或根狀分枝。囊托楔形,菌絲形成厚垣孢子,接合孢子未見。發育溫度30~35℃,最適溫度37℃,41℃亦能生長。能糖化澱粉、轉化蔗糖 ,產生乳酸、反丁烯二酸及微量酒精。產L(+)乳酸能力強,達70%左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米根霉
  • 外文名:米根霉
  • 類型:中國藥和酒麴中的重要黴菌之一 
  • 最適溫度:37℃
形態特點,生活史,1無性世代,2有性世代,培養方法,發酵套用,分布,

形態特點

米根霉在分類上屬於接合菌亞門(Zygomycota),接合菌綱(Zygomycetes),毛霉目(Mucorales),毛霉科(Mucoraceae),根霉屬(Rhizopus)。菌落疏鬆或稠密,最初呈白色,後變為灰褐色或黑褐色。菌絲匍匐爬行,無色。假根發達,分枝呈指狀或根狀,呈褐色。孢囊梗直立或稍彎曲,2-4株成束,與假根對生,有時膨大或分枝,呈褐色,長210-2500μm,直徑5-18μm,囊軸呈球形或近球形或卵圓形,呈淡褐色,直徑30-200μm.囊托呈楔型。孢子囊呈球形或近球形,老後呈黑色,直徑60-250μm.孢囊孢子橢圓形、球,其形狀、大小不一致,未見接合孢子。該菌於37-40℃能生長.
米根霉4倍鏡下照片米根霉4倍鏡下照片
斜面培養基:PDA培養基 .去皮馬鈴薯200 g,切成小塊,加水1 L,煮沸30 min,雙層紗布過濾取清液.加水補充至1 L,再加瓊脂20 g.基礎發酵培養基 (g/L):葡萄糖100,尿素2.0,KH2PO4 0.3,NaH2PO4 0.08,MgSO4·7H20 0.25,ZnSO4·7H20 0.08,CaCO3 50(單獨滅菌).

生活史

米根霉的生活史分為有性繁殖世代和無性繁殖世代,在台灣環境以無性繁殖為主。

1無性世代

孢子囊孢子為多室球形,從孢子釋放離開,早良好的生長條件下先長出發芽管,再形成白色、分枝、氣生的菌絲。真菌在菌絲基部形成匍匐絲和假根,最後由後者再長出孢子囊柄和孢子囊,孢子囊裡面長有孢子囊孢子。如此完成無性生殖。

2有性世代

米根霉是屬於異宗配合的真菌,有性繁殖世代有兩個不同的生理親和型菌絲,即陽性(+)和陰性(—)菌絲。這些菌絲是由孢子囊孢子發芽形成。當兩個可親和的接合子梗接觸後形成原配子囊。兩個原配子囊融合形成配子囊,進行質配,發育成原接合孢子囊,以後成為黑色厚壁的接合孢子囊,內部含有一個接合孢子。接合孢子發芽形成孢子囊和孢子囊孢子,完成有性繁殖
米根霉孢子圖米根霉孢子圖

培養方法

斜面培養:34℃,培養5~7 d.
搖瓶發酵培養:取一新鮮的斜面活化菌種,加入20 mL生理鹽水,用接種環刮下孢子,製成孢子懸浮液,取1 mL孢子懸浮液接種於裝有60 mL發酵培養基的250 mL三角瓶中,添加一定量CaCO3,34℃,200 r/min搖床培養60 h.
培養時最佳培養基和培養條件為( L):葡萄糖160,氯化銨2,KH2PO4 0.3,MgS04·7H20 0.25,ZnSO4·7H20 0.08.最佳培養條件為:34℃,搖床轉速200 r/min,250 mL三角瓶裝培養液50mL,一次性添加CaCO3 80 g/L用於調節pH值.選自集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米根霉

發酵套用

米根霉產糖化酶發酵條件的研究[A]
米根霉經常被用於發酵工程,主要是利用它分泌的澱粉糖化酶,將澱粉轉化為葡萄糖。
其澱粉糖化酶的活性受環境的影響,如下:
①發酵時間最好在40小時左右,大約40小時以後酶活性開始下降,60小時後不足一半。
②最適溫度約30℃左右,高於30℃後酶活性急劇下降。
③最佳ph約6,酸性環境要好於鹼性環境。
④最適酒精濃度約6%vol,高於12%vol後活性急劇下降。
⑤金屬Cu、Ca、Mg離子能促進酶活性,Mn、Zn則不利於酶活性,Fe亞鐵離子對酶的抑制作用最大。

分布

中國、泰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