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樸生活真諦》是2012年08月南方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傅士德。本書主要講述了現代的人們正逐步被誘惑充斥著的社會背景與簡樸生活的真正內涵。
基本介紹
- 書名:簡樸生活真諦
- 作者:【美】傅士德
- ISBN:978-7-5501-0820-2
- 頁數:240
- 出版社:南方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08月
- 開本:32
主題,內容簡介,作者簡介,評 論,目 錄,書 摘,
主題
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快樂的;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貴的;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的。
——《哥林多後書》6:10
內容簡介
現代人面臨更多的誘惑——更多的錢、更多的享受、更優越的生活,這些都在吸引我們的注意力,令我們離聖經所呼籲的生活方式越來越遠。當我們專注於攫取的時候,奉獻就成了難事;當我們專注於錢財的時候,心靈與誠實的敬拜就不復存在;當我們專注於自我的時候,節制、憐憫和愛就盡成空談。
正因如此,我們需要傅士德的諄諄教誨。他如同先知,站在時代的洪流之中向我們發出呼喊,指引我們重歸歷代聖徒走過的道路,找到我們生命的真正重心,活出與世人截然不同的樣式。
本書因其思想與靈性並重、知識與操練並重而聞名,更因作者在字裡行間流露出的厚重的生命見證,成為靈修作品中的經典之作。
作者簡介
傅士德(Richard J. Foster),阿茲塞太平洋大學(Azusa Pacific University)教授,與畢德生(Eugene Peterson)、侯士庭(James Houston)並列為北美三大最具影響力的靈修作家,他還是久負盛名的講員。他的處女作《屬靈操練禮讚》自1978 年出版面世後,在英語世界大受歡迎,榮獲當年的北美年度作家獎。《簡樸生活真諦》則是對這本書中“簡樸的操練”一章內容的深化和拓展。三十多年來,他一直以引領人們走出這個時代的“淺薄”為己任,努力推動深刻的靈性生命成長工作。他的主要作品還有《屬靈操練禮讚》、《禱告真諦》、《屬靈傳統禮讚》等。
評 論
簡樸也像禱告、崇拜或者任何屬靈操練一樣重要。
——傅士德(Richard J.Foster)
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的;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的。
——使徒保羅
所有豐富,如不屬我的神,於我仍是貧乏。
——聖奧古斯丁
《簡樸生活真諦》一書理論及實踐兼備,重現內在與外在簡樸的平衡,亦提出個人及團體的簡樸並重。此書提醒人歸回神的創造及安息的秩序,亦勉勵教會推動簡樸生活,在世俗文化中活出基督門徒的特質。在信仰感受化的趨勢底下,此書能夠幫助我們重視信仰的生活實踐,加深與神的關係,值得仔細閱讀。
——郭鴻標博士(建道神學院助理教授)
傅士德認為,簡樸與禱告、崇拜等任何屬靈操練一樣重要。為此他寫了一部大作《簡樸生活真諦》,非常值得一讀。
——范學德,《活在美國》作者
這是一本好書,看得我很激動。現代人被各種欲望驅使,自認為自由,其實是被捆綁。這本書讓人明白:簡樸生活才能帶來心靈的自由。我願意過簡樸的生活,因為做個簡樸的人真的很好,做個認識真理的人也真的很幸福!
目 錄
序
致謝
第一部 根基
第一章 簡樸之複雜性
第二章 聖經根源:舊約
第三章 聖經根源:新約
第四章 聖徒論簡樸
第二部 實踐
第五章 內在的簡樸:神聖的中心
第六章 內在的簡樸:聖潔的順服
第七章 外表的簡樸:起步
第八章 外表的簡樸:展步
第九章 團體的簡樸:教會
第十章 團體的簡樸:世界
跋:簡樸中的簡樸
書 摘
簡樸之複雜性:部分與整體
簡樸要放在整體的亮光下去察看。例如,簡樸與禱告之間有內在的關聯,特別是與禱告的核心——信靠——有關。我的兩個孩子喜歡吃煎餅,因此我有時特別早就起來,給他們煎一疊薄餅。看他們吃餅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他們狼吞虎咽,似乎食物源源不絕,也毫不掛慮雞蛋的價錢,更不擔心我是否有能力給他們提供煎餅。我從來沒有見過他們悄悄地把幾個煎餅放進口袋裡,心中想著:“我不曉得爸爸會怎樣,不如收藏一些,保證明天有煎餅吃。”對他們來說,煎餅的供應是無限的,他們所要做的只是開口要求。如果這對他們最有益處,他們相信會得到所要的。他們活在信靠中。如果沒有這種信靠,你便會發覺,借禱告去祈求日用的飲食過活非常困難(我是否應該說“不可能”呢?)。不行,我們需要有足夠的儲備,以防萬一——單保證今日所需,我們很難安心。
保羅勸勉基督徒不要掛慮。那當然是說時容易做時難。我們所受的訓練以及我們的文化都與無憂無慮、毫無牽掛的精神相敵對。那么我們怎能一無掛慮呢?有什麼資源可以讓我們採用呢?保羅知道,那資源是禱告:“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借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腓4: 6)禱告釋放我們,使我們可以無所掛慮,因為它教導我們信靠的功課。結果乃是平安:“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里,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4: 7)禱告與簡樸是互動纏結、連在一起的。
此外,簡樸與獨處也互相牽連。獨處主要是指心靈的合一,這種合一能夠釋放我們,讓我們脫離誠惶誠恐、要尋求他人稱讚和激賞的心態。借著簡樸的生活態度,我們真的能夠獨處,因為我們不再懼怕寂寂無聞;我們也真能與別人共處,因為他們不能再控制我們。
不難看出,想要簡樸,就必須操練獨處。受別人的意見奴役,乃是現代社會裡許多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行動之根源。多少時候我們發覺,我們的行動不是因為受了那神聖中心的激發,而是由於擔心別人會說什麼、會怎樣想。我們必須悲哀地承認,我們的經驗常有一種特色,就是想方設法為所做的或不去做的事辯護。而我們一旦尋求一種比較簡樸的生活方式時,這劣根性就會強烈地揚起它那醜惡的頭。我們以前身不由己地想在人前顯得富裕,如今又身不由己地想表現清貧。如果我們所擁有的東西能夠看似有點樸素、未加修飾,那么別人也許會認為我們在過簡樸的生活。我們痛苦,曉得自己過於重視別人的讚許。我們至誠地想做當做的事,可是我們的自我意識顯明我們的內心缺少了真正的簡樸。我們的掙扎證實了費奈隆(Francois Fénelon)的觀察:“這些人是至誠的,但他們並不率真。”如果想用心了解簡樸,那么,首先必須讓獨處的恩典在我們裡面深深紮根。
基督徒的一切操練都是如此。如果我們把簡樸與其他操練分開,就會令簡樸變質。但我們只要從屬靈事物的全景上著眼,便可以獲得平衡和正確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