簙

拼音:bó,筆畫:18,釋義;古同“博”,古代的一種棋戲。六簙,亦作“ 六博 ”。古代一種擲採下棋的比賽遊戲。《楚辭·招魂》:“菎蔽象棊,有六簙些。分曹並行,遒相迫些。成梟而牟,呼五白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簙
  • 筆劃:18
  • 注音:ㄅㄛˊ
  • 部首:竹
  • 五筆:TFGF
  • 結構:上下結構
  • 筆順編號:314314121251124124
  • 造字法:形聲
  • 詞性:動詞
基本信息,古籍解釋,組詞:六簙,

基本信息

筆劃:18
部首:竹
倉頡:HJII
筆順:314314121251124124
四角:88442
注音:ㄅㄛˊ
康熙字典筆畫:( 簙:18; )
分解查字:博(zhubo)
五筆輸入法:86版 TFGF、98版 TFSF
筆順讀寫:撇橫捺撇橫捺橫豎橫豎折橫橫豎捺橫豎捺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補各切《集韻》《韻會》《正韻》伯各切,𠀤音博。《說文》局戲,六箸十二棊也。《楚辭·招魂》菎蔽象棊,有六簙些。《注》投六箸,行六棊,故為六簙也。《世本》古者烏曹作簙。《揚子·方言》簙謂之蔽,或謂之箘。秦、晉之閒謂之簙,吳、楚之閒謂之蔽。
《類篇》匹各切。義同。 通作博。《論語》不有博奕者乎。

組詞:六簙

亦作“ 六博 ”。古代一種擲採下棋的比賽遊戲。《楚辭·招魂》:“菎蔽象棊,有六簙些。分曹並行,遒相迫些。成梟而牟,呼五白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