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狀新石燕是產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州奇台縣雙井子的一件化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簇狀新石燕
- 外文名:Neospirifer fasciger Keyserling
- 產地:昌吉州奇台縣雙井子
- 形成時代:中石炭世(C2)
簇狀新石燕是產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州奇台縣雙井子的一件化石。
簇狀新石燕是產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州奇台縣雙井子的一件化石。特性描述貝體略大,殼寬40~44毫米,殼長25~29毫米;輪廓橫長,鉸合線的長等於殼寬,主端尖。腹殼凸隆稍強而規則,殼面沿縱向彎曲較橫向遠為劇烈;喙部尖而微拱...
簇狀新石燕疏線亞種 簇狀新石燕疏線亞種是產於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的晚石炭世(C₃)的化石。特性描述 貝體大,輪廓近橫橢圓形,主端近方,不尖突。每簇殼線的中央一條,較兩側的殼線顯著粗大。全殼均覆有細密的同心紋。保存單位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博物館。
簇狀隔石燕是產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石灰窯的下二疊世(P₁)的化石。特性描述 貝體中等,輪廓亞圓形或半圓形,主端銳圓或微伸展;殼寬25毫米左右。腹殼喙小,微彎,中槽自喙頂開始向前迅速變寬加深呈深凹的三角形。背殼喙微彎;中隆自頂區開始向前均勻擴展,隆頂圓稜角狀。殼表飾以規則的...
亞簇狀新石燕 亞簇狀新石燕是產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哈洛蓋特音呼圖濟的下二疊世(P₁)的化石。特性描述 貝體大小不一;輪廓橫卵圓形,主端微尖伸。槽隆微弱。殼線較粗,線頂稜角狀,每3~4條組成一簇,殼簇隔隙大於殼線隔隙。保存單位 中國地質博物館。
整齊新石燕是產於遼寧省(現歸屬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巴爾欽烏拉的下二疊世(P₁)的化石。特性描述 貝體中等到大;輪廓橫菱形;主端較強烈展伸。腹喙強彎掩覆背喙。中槽自喙頂發生均勻放寬,槽底渾圓,中央有一條殼線貫徹始終,邊緣殼線分枝一次。背殼中隆高強,沿中隆中間有一溝痕,側坡可見兩條...
邵陽新石燕 邵陽新石燕是發現於湖南省邵陽市的下石炭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貝體半圓形;鉸合線為最大殼寬;兩殼近等雙凸。腹喙強烈彎曲;中槽始於喙部,槽底棱形。殼線簇狀,每簇3條,系由一條殼線於殼後1/3處分枝而成;中槽內中央殼線顯著。保存單位 中國地質博物館。
雷瓦納新石燕 雷瓦納新石燕是產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小壩梁的下二疊世(P₁)的化石。特性描述 貝體巨大;輪廓橫寬。腹中槽寬展。殼線較粗,每5毫米內有3~4條;殼褶可由幾簇殼線組成,褶頂殼線並不加粗;簇狀隆起不明顯。化石產地 該化石產地為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小壩梁。
東方新石燕是產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柯坪縣的中石炭世(C2)的化石。中文名 東方新石燕 外文名 Neospirifer orientalis Chao 形成時代 中石炭世(C2) 產地 烏魯木齊市柯坪縣 目錄 1 特性描述 2 化石產地 特性描述 編輯 播報 貝體大,殼寬54毫米,殼長30毫米;輪廓橫三角形,鉸合線的長度等於殼寬。腹殼...
環江東方新石燕亞種是發現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環江縣的中石炭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貝體巨大,鉸合線為最大殼寬。腹鉸合面高,三角形,不彎曲;中槽始於喙部,槽底近棱形。背喙鈍彎。殼面具密集殼線及明顯呈鱗片狀的同心線;殼線向前作一至二次分枝,於頂區略呈簇狀,前緣間隙稍大於線寬。保存單位 中國地質...
Neospirifer Fredericks(新石燕貝)殼三角形。中隆、中槽高深。殼線粗細不等,分叉多次,作簇狀組合。微細殼飾為顯著細密的同心紋,使殼面呈粗魚鱗狀。齒半段,向前分叉。石炭紀,二疊紀。Athyris McCoy(無窗貝)殼體近橫橢圓形。近等雙凸式。腹中槽、背中隆常限於殼體前半部或完全缺失。鉸合線彎曲。莖孔...
箱房新石燕是產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烏斯尼黑的中石炭世(C₂)的化石。特性描述 貝體中等;輪廓橫三角形,鉸合線等於最大殼寬。背殼凸隆適中,中隆喙部,窄而高,前緣呈圓棱狀強烈上拱,中隆上有11條殼線。側區每側17~22條左右,殼線作一次或二次分枝,其寬度與隔隙近等;無明顯簇...
卵型小石燕是產於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哲斯敖包的下二疊世(P₁)的化石。特性描述 貝體大;輪廓長卵圓形;最大殼寬位於殼體中部,殼長60毫米,殼寬50毫米。腹殼鉸合面較高,喙部彎曲強烈;中槽自喙頂開始,後部窄深,向前迅速變寬可達殼寬1/2左右,前部與側區界限不明顯。背殼中隆高強。
美麗新石燕是產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阿拉坦格爾廟的中石炭世(C₂)的化石。特性描述 貝體大;強烈橫展,主端呈尖翼狀,殼長約35毫米,殼寬90~100毫米,最大殼寬位於鉸合緣。腹殼鉸合面低,三角孔洞開。中槽寬淺而清楚,背殼中隆低圓。殼線細密且多分枝,但不成明顯的簇狀,每側殼線約37條,...
漠沙海新石燕是產於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哲斯敖包的下二疊世(P₁)的化石。特性描述 貝體大;輪廓半圓形,最大殼寬位於鉸合線。腹殼喙強烈彎曲,鉸合面高;中槽後部較窄,向前迅速變寬;每側有3~4個低圓殼褶由簇狀線組成,褶頂由簇狀線中部較粗的一條線形成,褶側殼線較細。背中隆高...
尖翼新石燕是產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哈洛蓋特音呼圖濟的下二疊世(P₁)的化石。特性描述 貝體大,殼寬可達90毫米;輪廓呈橫展的三角形。腹殼中槽寬而顯著;主端強烈展伸呈尖翼狀;側區每側有3~4條由簇狀殼線形成的殼褶,褶頂由簇狀線中較粗的一條形成;中部殼褶明顯;側翼減緩。全殼...
金青鳥,一種鳥類,學名黃額絲雀,身長12.5厘米左右,平均壽命12年左右,石燕(黃額絲雀)只是這種鳥的統稱,按照其亞種多樣化,可以細分為很多品種。嚴格來說它可以再劃分為”大金黃”、”金青”及”吉打”。大金黃現已基本絕跡。金青與家養金絲雀(芙蓉鳥)的野生祖先有血緣關係,因而習性也很接近。日常飼養方法大致相同,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