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齊新石燕是產於遼寧省(現歸屬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巴爾欽烏拉的下二疊世(P1)的化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整齊新石燕
- 外文名:Neospirifer concinnus Lee et Gu
- 形成時代:下二疊世(P1)
- 產地: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巴爾欽烏拉
整齊新石燕是產於遼寧省(現歸屬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巴爾欽烏拉的下二疊世(P1)的化石。
整齊新石燕是產於遼寧省(現歸屬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巴爾欽烏拉的下二疊世(P1)的化石。特性描述貝體中等到大;輪廓橫菱形;主端較強烈展伸。腹喙強彎掩覆背喙。中槽自喙頂發生均勻放寬,槽底渾圓,中央有一條殼線貫徹始終...
奇線新石燕 奇線新石燕是產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小壩梁的下二疊世(P₁)的化石。特性描述 殼寬可達100毫米;輪廓半圓形或橫卵圓形。腹中槽後窄前寬。殼線粗,頂脊園,多雙分枝;每10毫米內有7條;隔隙窄。殼褶輕微隆起。化石產地 該化石產地為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小壩梁。
簇狀新石燕是產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州奇台縣雙井子的一件化石。特性描述 貝體略大,殼寬40~44毫米,殼長25~29毫米;輪廓橫長,鉸合線的長等於殼寬,主端尖。腹殼凸隆稍強而規則,殼面沿縱向彎曲較橫向遠為劇烈;喙部尖而微拱,肩部僅在殼頂附近彎曲,其餘部分平直;鉸合面凹曲,強烈傾斜,側緣與鉸合線近於...
中間新石燕(新種)是產於四川省攀枝花市鹽邊縣哇落新壩溝的一件化石。特性描述 殼體寬達70mm,輪廓為橫向展伸,近矩形,主端近方形,鉸合線為最大殼寬。腹殼凸,最大凸度位於殼頂區附近,兩側傾斜;腹喙彎曲,主面高達3~7mm,斜傾形,與鉸合線平行,三角孔覆蓋:中槽自殼喙發生,狹窄,前緣寬淺,槽底略圓。殼表飾...
美麗新石燕是產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阿拉坦格爾廟的中石炭世(C₂)的化石。特性描述 貝體大;強烈橫展,主端呈尖翼狀,殼長約35毫米,殼寬90~100毫米,最大殼寬位於鉸合緣。腹殼鉸合面低,三角孔洞開。中槽寬淺而清楚,背殼中隆低圓。殼線細密且多分枝,但不成明顯的簇狀,每側殼線約37條,...
木壘新石燕 木壘新石燕是產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黑山的早石炭世(C₁)的化石。特性描述 貝體大,明顯的橫向展伸,鉸合線即最大殼寬。主端銳角狀,中槽寬淺,槽底平圓,同心層發育。保存單位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博物館。
簇狀新石燕疏線亞種 簇狀新石燕疏線亞種是產於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的晚石炭世(C₃)的化石。特性描述 貝體大,輪廓近橫橢圓形,主端近方,不尖突。每簇殼線的中央一條,較兩側的殼線顯著粗大。全殼均覆有細密的同心紋。保存單位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博物館。
安比新石燕 安比新石燕是產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哈洛蓋特音呼圖濟的下二疊世(P₁)的化石。特性描述 貝體中等到大,輪廓半圓。腹中槽內殼線均雙分叉,殼線較細成簇,一般由3條殼線組成一束,殼褶多,每側約5條以上。保存單位 中國地質博物館。
曲布新石燕是產於日喀則地區江孜縣的一件二疊紀化石。特徵描述 殼體中等至大,橫向伸展,最大殼寬位於鉸合線上。腹殼喙彎曲,尖銳,背殼喙微彎。腹殼主面常平行邊,兩端為截切狀或尖錐狀。中槽中隆發育。放射線密集,成束狀,其上布有鱗片狀的同心線。腹殼內齒板發育,圍繞筋痕。背殼內主突起叢狀。保存單位 國家...
新石燕屬 新石燕屬化石見於海相賓夕法尼亞繫到二疊系。有許多已知種,殼結實,往往完善地保存為化石。殼上通常發育明顯的溝槽、特殊的脊,有助於鑑定。是地層對比的標準化石。腕足動物的絕滅屬。
亞簇狀新石燕 亞簇狀新石燕是產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哈洛蓋特音呼圖濟的下二疊世(P₁)的化石。特性描述 貝體大小不一;輪廓橫卵圓形,主端微尖伸。槽隆微弱。殼線較粗,線頂稜角狀,每3~4條組成一簇,殼簇隔隙大於殼線隔隙。保存單位 中國地質博物館。
產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柯坪縣的中石炭世(C2)的化石本詞條缺少概述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東方新石燕是產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柯坪縣的中石炭世(C2)的化石。中文名 東方新石燕 外文名 Neospirifer orientalis Chao 形成時代 中石炭世(C2) 產地 烏魯木齊市柯坪...
菱形新石燕是產於內蒙古自治區哲斯地區的早二疊世(P₁)的化石。特性描述 貝體小,橫寬的棱形。鉸合線稍短於最大寬度,主端鈍角形,橫中線為貝體最寬部位。腹殼強凸,側區傾斜,喙前為全殼最高點;喙小,彎曲,喙部尖銳,兩肩呈顯著的棱形;鉸合面三角形,微凹,具一般高度;三角孔大,其底邊接近鉸合面...
尖翼新石燕是產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哈洛蓋特音呼圖濟的下二疊世(P₁)的化石。特性描述 貝體大,殼寬可達90毫米;輪廓呈橫展的三角形。腹殼中槽寬而顯著;主端強烈展伸呈尖翼狀;側區每側有3~4條由簇狀殼線形成的殼褶,褶頂由簇狀線中較粗的一條形成;中部殼褶明顯;側翼減緩。全殼...
雙凸強石燕(新屬、新種)是發現於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白馬藏族鄉大水坑西側的石炭紀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體大,鉸合線直,主端圓,最大殼寬位於殼中部,輪廓為長卵圓形,殼長遠大於殼寬。兩殼為等雙凸型,凸度均很強烈,腹殼最大凸度位於殼頂後1/3處,而前縱向彎曲強烈,兩側傾斜較背殼為小,背殼中部凸...
同心分喙石燕(新種)是發現於四川省攀枝花市鹽邊縣岩口彝族鄉乾海子的石炭紀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輪廓橫長,殼體較大,主端方,鉸合線短於最大殼寬。兩殼雙凸型,凸度近等。腹殼後部凸度較高。腹殼主面高,斜傾型,其上布有縱紋,背殼主面平直。中槽始於喙部,至前緣寬而淺,呈舌狀彎向背方。兩側殼線...
近菱形疹石燕(新種)是發現於四川省攀枝花市鹽邊縣岩口彝族鄉乾海子的石炭紀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體小,輪廓為橫向展伸的半圓形,主端圓,鉸合線短於最大殼。兩殼雙凸型,腹殼高於背殼,最大凸度位於殼頂,兩側緩傾,背殼中部凸隆,兩側凸度不大。腹殼喙大,彎曲,背殼喙傾伏於鉸合線上。腹殼主面高大,...
三褶新石燕 三褶新石燕(Neospirifer triplicatus)是採集於德克薩斯州的化石標本。化石產地 德克薩斯州 主要用途 科學研究。
腹凸分喙石燕(新種)是產於四川省攀枝花市鹽邊縣哇落新壩溝的一件化石。特性描述 殼體大,殼寬72.3mm,殼長59.6mm,殼厚30.5mm。輪廓近圓形,主端近方形,為殼體最大寬度,雙凸型。腹殼高凸於背殼,以殼體中部最凸,兩側傾斜,腹喙大,彎曲,主面高4~7mm,向兩側減少,平直,斜傾形,三角孔被三角板覆蓋;中槽自...
龍門山帳幕石燕(新種)是發現於四川省江油市馬角壩鎮的石炭紀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體大,主端略長,鉸合線為最大殼寬,達50毫米。殼體輪廓腹視呈錐形,背視近方形,橫向展伸,前視呈v形。兩殼雙凸型,腹殼高凸於背殼,最大凸度近於殼喙。腹殼主面甚高,達23毫來,副主面窄平,布有細的縱紋;三角...
箱房新石燕是產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烏斯尼黑的中石炭世(C₂)的化石。特性描述 貝體中等;輪廓橫三角形,鉸合線等於最大殼寬。背殼凸隆適中,中隆喙部,窄而高,前緣呈圓棱狀強烈上拱,中隆上有11條殼線。側區每側17~22條左右,殼線作一次或二次分枝,其寬度與隔隙近等;無明顯簇狀...
粗脊疹石燕(新種)是產於四川省攀枝花市鹽邊縣哇落支溝的一件化石。特性描述 殼體小,殼寬15.4mm,殼長11.85mm,殼厚9mm,輪廓為橫向展伸的半圓形,主端圓,最大殼寬位於殼中部,雙凸型。腹殼高凸於背殼,以殼頂後彎曲處為最大凸度,兩側較平;腹主面高聳,斜傾型,三角孔覆蓋;腹喙小,彎曲;中槽始於殼喙,...
東方新石燕(相似種)東方新石燕(相似種)(Neospirifer cf. orientalis (Chao))是採集於額濟納旗的岩石標本。特徵描述 貝體大,腹中槽寬,比較淺。腹殼的放射線直,中槽內殼線10條以上,全殼同心線發育,使殼面呈美麗的疊瓦狀 主要用途 地層劃分與對比。
雷瓦納新石燕 雷瓦納新石燕是產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小壩梁的下二疊世(P₁)的化石。特性描述 貝體巨大;輪廓橫寬。腹中槽寬展。殼線較粗,每5毫米內有3~4條;殼褶可由幾簇殼線組成,褶頂殼線並不加粗;簇狀隆起不明顯。化石產地 該化石產地為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小壩梁。
環江東方新石燕亞種是發現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環江縣的中石炭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貝體巨大,鉸合線為最大殼寬。腹鉸合面高,三角形,不彎曲;中槽始於喙部,槽底近棱形。背喙鈍彎。殼面具密集殼線及明顯呈鱗片狀的同心線;殼線向前作一至二次分枝,於頂區略呈簇狀,前緣間隙稍大於線寬。保存單位 中國地質...
義和烏蘇新石燕是產於內蒙古自治區哲斯地區的早二疊世(P₁)的化石。特性描述 貝體中等大小至稍大,輪廓作橫長的三角形,兩殼等凸。主端缺損,據後、側緣延伸趨勢,兩翼不很尖突。腹殼凸度適中,一喙前隆起最強;喙瘦小而尖銳。輕度彎曲,鉸合面高度一般,稍許凹曲,三角孔呈寬大的等邊三角形,無殼質掩蓋;...
巨型分喙石燕(新種)是發現於四川省攀枝花市鹽邊縣哇落新壩溝的石炭紀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體大至巨大,殼寬85.2~109mm,殼長51~78.8mm,殼厚59.35mm。主端方或圓形,雙凸型。腹殼高凸於背殼,最大凸度位於殼體後部;腹喙大且彎曲,主面高10~15mm,略彎曲,三角孔洞開或覆蓋;中槽始於殼喙,頂部狹窄...
短小帳幕石燕(新種)是發現於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桂溪鄉甘溪沙窩子的石炭紀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體小,殼寬14.8mm,殼長12.7mm,主端方,鉸合線直,稍短於最大殼寬,輪廓腹殼呈錐形,背殼呈橫半圓形。兩殼雙凸型,腹殼高凸於背殼,殼頂後1/3處為最大殼凸,兩側傾斜角約300,背殼中部稍凸,兩側...
當多溝闊石燕(新種)是發現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下吾那東溝的泥盆紀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體大,殼寬94毫米,約為殼長的兩倍。兩翼展伸,具尖銳的主角,鉸合線直,等於殼體最大寬度。兩殼為近等雙凸型,凸度較低。腹殼喙彎曲,略超出餃合面之上。鉸合面低矮,斜傾型。中槽自喙部發生,光滑無褶,...
大塘疹石燕(新種)是產於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的一件化石。特性描述 殼小,寬20毫米左右,近亞圓形。最大殼寬位於中部。鉸線略短於殼寬,腹殼凸隆平緩。腹喙微彎曲。中槽淺寬,中隆在前方顯著。中槽內有3-5條較細的放射褶,中隆上4-5條。兩側各有8-9條簡單放射褶。同心層顯著。化石產地 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