篦齒地星

篦齒地星是擔子菌綱的一個物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篦齒地星
  • 外文名:Geastrum pectinatum
  • 中文科名地星科
  • 定 名 人:Pers.
名稱,形態特徵,

名稱

編 號 2840
拉丁綱名 Basidiomycetes
中文綱名 擔子菌綱
拉丁目名 Lycoperdales
中文目名 灰包目
拉丁科名 Geastraceae
中文科名 地星科
拉 丁 名 Geastrum pectinatum
中 文 名 篦齒地星
定 名 人 Pers.
參考文獻 戴芳瀾: 中國真菌總匯, 第 472 頁, 科學出版社, 1979.
采 集 地  (雲杉林中地上):新疆 ( 40 ).

形態特徵

成熟子實體 型至大型,多為中型,大小為2.5~6.0(-8.0)cm。 外包被 拱形,開裂至一半或大於一半處,形成5~8(-10)瓣裂片,裂片狹窄,漸尖或少數急尖,常向外反卷於外包被盤下或水平展開 ,少數向內彎曲指向內包被體或垂直向上、向下(圖25-7、圖25-8),非吸濕性。肉質層較厚,暗栗色、污褐色至黑色,沿裂瓣 邊緣收縮或不規則開裂收縮,完整留存或部分脫落,脫落者常在柄基部形成環狀菌領,一些老標本的肉質層脫落,僅稀疏地殘留 於纖維層上,少數標本可見肉質層完全包裹著柄。纖維層 白色、淡玫瑰色、草黃色、沙土色至棕黃色。菌絲體層 明顯具植物 殘體殼(圖25-7、圖25-8),殼內可見聚密的白色菌絲體,裂瓣先端的殘體殼部分脫落,可見菌絲體層呈沙土色、淡草黃色、暗 奶油色、棕黃色、赭黃色至暗煙色,老標本上的殼則連同菌絲體層全部或大部分脫落,致使纖維層外側裸露。 內包被體 球形 、近球形、扁球形或梨形,直徑為1.2~2.3(-3.2)cm,頂部呈尖或鈍的狹圓錐形或近圓柱形突起,基部具囊托和柄。內包 被暗沙土色、暗栗色、污褐色,多數為暗煙色,較厚、稍硬,表面所被粉狀物呈灰色、淺棕色,多為白色,是殘留於內包被上的 中包被層(內包被蓋),無中包被層的內包被平滑,或者被有棕色、褐色細茸毛。子實口緣狹圓錐形或近柱形,高0.4~0.8 cm,頂尖或鈍,細褶皺狀,可為10~35個褶(圖25-4),顏色多同於或深於內包被,少數淺於內包被;表面被有灰色、淺棕色多 為白色的粉狀物(子實口緣蓋)(圖25-1),基部絕大多數具凸起的圓形、橢圓形或卵形口緣環,少數無口緣環。柄較長,0.3 ~0.7 cm,多扁平,表面光滑或被有肉質層殘片(圖25-6),草黃色、黃棕色、菸草棕色、暗赭色、暗栗色,柄基部大多數有 肉質層形成的菌領(圖25-5~圖25-7),少數已脫落。囊托頂部腫大狀,基部沿柄逐漸狹縮,表面大多數具有呈放射狀的皺褶( 圖版Ⅵ2、圖25-6),皺褶外表光滑或被有肉質層殘留物,顏色淺於或深於內包被,有時平滑。擔孢子 球形或近球形,直徑為 (5.5-)6.0~8.0(-9.0)μm,棕色,多數為暗棕色、黑褐色,在光學顯微鏡下表面紋飾為長柱狀突(圖25-2),掃描電 鏡照片顯示其柱狀突可達0.8~1 μm高,疣突先端大多平,少數鈍圓且部分相連(圖版Ⅻ5)。孢絲不分枝,少數具短分枝,直 徑3.0~7.0(-8.5)μm,棕色,少數無色透明,壁厚,較光滑,有少數顆粒狀突起(圖25-3)。
篦齒地星顯著的特徵是外包被拱形,內包被體頂部具狹圓錐形或柱形細褶皺狀的子實口緣,有明顯凸起的子實口緣環,基部具長柄,柄的長度通常超過3mm,囊托腫大狀且表面有皺褶,內包被平滑,擔孢子具長柱形疣突,突起的頂端平。Sunhede(1989)曾描述幼小子實體生於地下,具明顯植物殘體殼,球形、扁球形,頂部臍突狀或洋蔥形,有時為卵圓形。在剛展開子實體的肉質層或內包被上可見棕色或灰棕色的中包被殘留物,為菌絲和晶狀體交織而成。研究材料均為乾標本,且已完全展開,未見幼小子實體。雖有少數標本有稀疏的內包被蓋,但製片觀察僅見透明薄壁的菌絲小段,晶狀體已消解或脫落。在地星屬中,與篦齒地星外包被同為拱形、內包被體具柄及囊托且子實口緣褶皺狀的種有矮小地星G.nanumPers.和伯克利地星G.berkeleyiMassee。它們的區別在於:矮小地星的柄短,僅1~2mm長,孢子表面的疣突短,頂端鈍圓;伯克利地星的柄更短些,通常1mm左右且內包被表面粗糙,密布顆粒狀突起。篦齒地星與褶皺地星G.striatumDC.也很相像,都具有非吸濕性的呈拱形的外包被,裂瓣數相近,內包被體具柄且子實口緣均為褶皺狀,但篦齒地星的擔子果要大一些,缺少褶皺地星具特徵性的環狀、領形的囊托。在老標本里,後者外包被多呈褐色而該種外包被顏色較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