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皺地星

成熟子實體 小至中型,直徑為2.5~5.6 cm,外包被盤直徑約1.5 cm。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褶皺地星
  • 成熟子實體:小至中型
  • 直徑:2.5~5.6cm
  • 外包被盤直徑:1.5cm
簡介
成熟子實體 小至中型,直徑為2.5~5.6 cm,外包被盤直徑約1.5 cm。 外包被 從大於 一半處開裂,裂成6~8個裂片,裂片反卷呈拱形(圖28-3),也可向內包被體彎卷而呈淺囊狀(圖28-4),非吸濕性。肉質層 菱色,不開裂,緊貼於纖維層,在新展開的子實體裡,部分肉質層可以呈柱狀包住內包被體的柄部,但容易脫落。有時,肉質層 上覆有白粉層,為中包被層的殘餘物,由菌絲和晶狀體組成,初為粉白色,後漸成淡褐色、暗褐色。纖維層因肉質層和菌絲體層 的存在而很少外露。菌絲體層 明顯被有植物殘體殼,且殼常留存,有時部分脫落,露出暗肉色、淺褐色、平滑的菌絲體層。 內包被體 近球形、扁球形,頂部呈窄或寬的圓錐形,基部有明顯的領狀囊托和柄。內包被 紙革質,薄,直徑為1.8~2.0( -2.5)cm,剛展開的子實體裡,呈奶油色,常有白粉層覆蓋,白粉漸消失,最終呈深棕色、褐色至污褐色。囊托 多為精緻的 環形、領狀,故又稱囊領(圖28-1、圖28-2),生於內包被基部;囊托的顏色同於內包被或稍淺,只有少數情況下囊托不明顯。 柄 短或較長(圖28-1),2.0~3.0(-9.0)mm,剛展開的子實體裡,柄呈粉白色、淺灰色,老標本里為褐色。有時肉質層 可蓋住柄的一部分。子實口緣 褶皺狀,高約3.0(-7.0)mm,寬8.0 mm左右,為寬或窄的錐形,頂部較尖(圖28-2),但有 時鈍。據Sunhede(1989)描述,褶皺較密者多達19~36個褶。子實口緣環明顯,微下凹(圖28-3),下凹部分與內包被同色。 剛展開的子實體裡,子實口緣也會被內包被蓋所遮蓋。 擔孢子 成堆時呈污褐色,球形,直徑為5.0~6.0 μm,在光學顯微 鏡下其表面紋飾為微疣突、粗疣突,掃描電鏡照片顯示疣突呈柱狀,高可達0.8μm,頂部平或鈍圓,疣突側面有時具放射狀的 脊(圖版ⅩⅢ3)。孢絲 淺褐色,不分枝,直徑為2.0~8.0 μm。
幾乎所有的作者都提到褶皺地星與篦齒地星GeastrumpectinatumPers.非常相像,也都把兩個種做了比較。的確,這兩個種因外包被非吸濕性,被有植物殘體殼;內包被體均具囊托和柄,內包被表面被有白色粉狀物,子實口緣都是褶皺狀且褶較密等特徵而相近。但篦齒地星的子實體要大一些,其囊托是內包被的延伸且有皺褶,而褶皺地星的囊托為一環狀、實心、無皺褶的囊領。但Sunhede(1989)也指出:當篦齒地星部分留存的肉質層圍繞著柄時易被誤認為是褶皺地星的囊托,故標本室里的乾標本,兩個種常易混淆。再者,篦齒地星的擔孢子大於該種,直徑為(5.5-)6.0~8.0(-9.0)μm,在光學顯微鏡下,孢子表面紋飾為長柱狀突、微疣突、粗疣突。戴芳瀾(1979)、劉波(1984)報導我國有布勒恩地星G.bryantii(Berk.)E.Fisch.分布,該名稱是G.striatum的異名。此外,Persoon曾把G.striatum作為矮小地星G.nanumPers.的異名,但G.nanum的囊托非環狀、領狀。據Dissing和Lange(1961)分析,G.striatum多生於落葉林下而G.nanum多生於沙地、沙丘上,國內研究的5號G.nanum標本采自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草原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的海流特草原,擔子果也都生於牧草叢中的沙地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