篝(漢語漢字)

篝(漢語漢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篝,漢語二級字,讀作篝(gōu),形聲。從竹,冓( gōu)聲。本義指竹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篝
  • 拼音:gōu
  • 部首:竹
  • 總筆畫:16
  • 注音:ㄍㄡ
現代釋義,古籍釋義,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篝gōu
熏籠。[篝火]原指用籠子罩著的火,指野外或空曠的地方燃燒的火堆。
基本詞義
◎ 篝 gōu
〈名〉
(1) (形聲。從竹,冓( gōu)聲。本義:竹籠) 同本義 [bamboo cage]。
篝,笿也,可熏衣。——《說文》。方言註:“今熏籠也。”
夜篝火。——《史記·陳涉世家》
(2) 上大下小而長,可以盛物的竹籠。如:篝石(以竹籠盛石塊);篝燈呵凍(置燈於籠中,並以口氣噓物取暖。喻寫作之勤奮);篝車(指水車);篝簍(竹筐)
(3) 指熏籠。如:篝衣(把衣服放在熏籠上烘乾或烘暖)

古籍釋義

廣韻》古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侯切,𠀤音鉤。《說文》笿也,可薰衣。《揚子·方言》篝,陳楚宋魏之閒謂之牆居。《郭注》今薰籠也。《廣雅》篝,籠也。《史記注》篝火,以籠覆火也。
負物籠。《類篇》上大下小而長,謂之篝笭。《史記·滑稽傳》淳于髠曰:道傍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而祝曰:甌簍滿篝。
《類篇》居𠋫切《正韻》古𠋫切。 音𥵡。竹器也。 《正韻》亦作𥵡。
說文解字
篝【卷五】【竹部】
笿也。可熏衣。從竹冓聲。宋楚謂竹篝牆以居也。古侯切
說文解字注
(篝)笿也。可熏衣。按也字衍文。當雲笿可熏衣者。廣韻曰。熏籠。從竹。冓聲。古侯切。四部。宋楚謂竹篝牆居也。各本牆居之閒誤衍以字。方言曰。篝、陳楚宋魏之閒謂之牆居。廣雅。篝、籠也。薰篝謂之牆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