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範文藻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中國
詳細資訊:
1942年考入國民政府重慶中央研究院轄國立藝專,拜會一代宗師張大千,被“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展”精美絕倫的作品的歷史厚重深深打動。被張大千追本求源的態度來面對莫高窟浩大的藝術寶藏的行為深深打動。那時起認識了于右任,謝稚柳,陳寅恪,徐悲鴻,梁思成,常書鴻,史岩,董希文,李洛,張民權,烏密風,周紹森,潘潔茲等等,立志漫長、曲折、艱辛的藝術生涯中這臨摹和複製敦煌學乃至歷史學中不可缺少的研究手段,這一切都緣起張大千一代宗師了。
1943年6月,國民政府監察院院長於右任倡導下國民政府決定成立“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由教育部出面,邀請留法歸畫家常書鴻擔任籌委會副主任,負責籌辦。 1945年底,著名學者傅斯年此時代理朱家嘩擔任中央研究院院長。 傅斯年先生對敦煌遺書的研究亦有心得。正式宣布敦煌藝術研究所歸中央研究院管轄,為研究院的一個所。1946年由中央大學教授呂斯百、王臨乙、沈文福教授推薦,招聘了國立藝專畢業生郭世清、凌春德、範文藻和青年教師霍熙亮;南京師範大學畢業生劉縵雲;藝專教授沈文福夫婦也一起搭車前往敦煌考察。成為繼張大千、常書鴻之後,我國最優秀的敦煌學家。 範文藻為當時國立藝專畢業高才生,徐悲鴻校長專門寫下了‘智勇仁天下之大德也’的書法題詞贈於以致勉勵。從此同所有奔赴敦煌的等人一樣,為臨摹和複製這歷史學中不可缺少的研究手段中耗盡了才華和生命。
1948年8月28日敦煌藝術研究所在南京舉辦大型《敦煌藝展》。展出作品500幅。場面輝煌,聲勢浩大。蔣介石冒雨參觀,于右任、陳立夫、孫科、傅斯年等都是熱情觀眾。
1950年4月10日,在新中國剛剛成立後的北京故宮的更大規模的《敦煌文物展覽》,同時範文藻舉辦了個人《臨摹敦煌壁畫展覽》。
1952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首次組織中央美術學院、西北軍政委員會文化部、敦煌文物研究所等單位共同組成西部西行考察團。考察團的人員組成:吳作人(名畫家、教授)、肖淑芳(名畫家、教授、吳作人先生的夫人)、李瑞年(畫家、教授)、張仃(畫家、教授)、夏同光(教師);趙望雲(名畫家、文物處處長)、範文藻(畫家、攝影師、臨摹家);常書鴻(名畫家、所長)、段文杰(畫家、當時任考古組組長)、孫儒僩(保護組業務幹部)、竇占彪(技工):馮國瑞(考古學家)、曹隴丁(畫家)。考察團團長;趙望雲,副團長:吳作人、常書鴻。當時參加考察的人員現多半已經去世,在此謹表示對他們的懷念。
1950年1月,西北軍政委員會成立,彭德懷任主席,習仲勛、張治中任副主席。
1955年西北軍政委員會文化部文物處處長趙望雲受西北軍政委員會之命親點範文藻從敦煌文物研究所借調陝西籌建歷史博物館為當時唯一的專家。同年範文藻象新中國年青的陝西歷史博物館的捐獻了1950年4月10日,在新中國剛剛成立後的北京故宮的更大規模的《敦煌文物展覽》中範文藻個人《臨摹敦煌壁畫展覽》全部作品280副。
範文藻從此一借再也沒有回敦煌,範文藻從此一借就默默把所有生命才華在此《陝西乾陵唐墓壁畫》唐人繪畫“曹氏山水、吳帶當風”的手跡之中殆盡。30年繪製臨摹了所有的《陝西乾陵唐墓壁畫》。範文藻把良知、藝術乃至靈魂留在了敦煌;把責任和使命留在了陝西!上海博物館馬承源曾評價:“文藻作唐壁畫冠絕當世,今覩舊物真有長溝流水之感。珍之。”遺憾的是無數次的文化浩劫後的今天在,我們只能在敦煌藝術研究院,以及沈叢文的中國歷代服飾里看到範文藻大冰山一角的曾經輝煌藝術身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