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瓜果腐病

節瓜果腐病

節瓜果腐病是由立枯絲核菌AG-4菌絲融合群引起的、發生在節瓜的病害。被害瓜果(幼瓜或成瓜)果面部分或大部分呈褐色病變,然後形成大片濕腐狀污腐區,表面長滿白色菌絲體;後期白色菌絲體可糾結成菜籽狀的茶褐色小菌核或鼠糞狀黑色大菌核。

節瓜果腐病一般在播種過密、間苗不及時、溫度過高時容易發生。該病主要通過水流,農具傳播。病原菌發育適溫24℃,最高40~42℃,最低13~15℃,適宜pH3~9.5。

節瓜果腐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了解品種的抗性,選擇高產抗病良種,採用種子包衣;重病地或重病田實行輪作,管理好肥水;發病初期選擇合適的化學藥劑噴淋防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節瓜果腐病
  • 外文名:Chiehqua Rhizoctonia fruit rot
  • 為害作物:節瓜
  • 為害部位:果實
  • 病原:立枯絲核菌AG-4菌絲融合群
病原特徵,為害症狀,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農業防治,藥劑防治,

病原特徵

節瓜果腐病病原為立枯絲核菌AG-4菌絲融合群(學名:Rhizoctonia solani Kühn AG-4),屬半知菌亞門真菌。該菌群是一種不產孢的絲狀真菌,其菌絲形態與一些子囊菌、擔子菌非常接近,該菌有菌絲融合現象。菌絲在融合前常相互誘引,形成完全融合或不完全融合及接觸融合三種融合狀態。在中國,已發現並建立了十多個菌絲融合群,其中AG-4是引起黃瓜、冬瓜等立枯病和玉米紋枯病的優勢菌群,是個重要菌群。寄主廣泛,引致多種作物病害。AG-4菌絲融合群的菌株根據菌核形態及去氧核糖核酸的氮鹽基序列同源性又分為AG-4 HG-I、AG-4 HG-Ⅱ兩亞群,前者在PDA培養基上形成菌核為暗褐色,後者有1/3~1/2形成灰色至白棕色菌核。
節瓜果腐病
立枯絲核菌AG-4
立枯絲核菌分為三大群,一群是多核的立枯絲核菌,具3個或以上的細胞核,菌絲較大型,直徑約6~10微米,其有性態為瓜亡革菌(學名: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 Donk)。在土壤中形成薄層蠟質狀或白粉色網狀至網膜狀子實層,產生的擔子桶形至亞圓筒形,比支撐擔子的菌絲略寬一些,擔子具3~5個小梗,其上著生擔孢子;擔孢子橢圓形至寬棒狀,基部較寬,大小7.5~12微米×4.5~5.5微米,擔孢子能重複萌發,在擔子上形成2次擔子。立枯絲核菌是由單一菌絲尖端的分枝密集而形成或是由尖端緊密地和菌絲密集而形成菌絲結。菌絲融合群不同,在形態、病理、生理和生態方面也不完全相同。至於各融合群的致病特異性及他們之間的內在聯。
該病菌除為節瓜害外,還可侵染冬瓜、黃瓜、玉米、豆類、白菜、油菜、甘藍等作物。
節瓜果腐病
病原特徵

為害症狀

節瓜果腐病主要為害節瓜的果實,幼瓜、成瓜均可發病。發病初期在與地面接觸的部位產生黃褐色病變、後病部凹陷形成大小不等不規則的病斑;成熟果實染病,形成大片的水漬狀腐朽區域,後變褐乾裂,濕度大時病部長出白色菌絲。

侵染循環

病原菌以菌絲體或菌核在土中越冬,且可在土中腐生2~3年。菌絲能直接侵入寄主,通過水流,農具傳播。

流行規律

病原菌發育適溫24℃,最高40~42℃,最低13~15℃,適宜pH3~9.5。一般播種過密、間苗不及時、溫度過高易誘發節瓜果腐病。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1. 了解品種的抗性,找出適於本地栽培的高產抗病良種。
  2. 重病地或重病田實行輪作,最好水早輪作。
  3. 管理好肥水。勿施帶菌上雜肥,注意清溝排漬降濕、收集病果集中燒毀。
  4. 苗期噴灑植寶素7500~9000倍液或0.1~0.2%磷酸二氫鉀,可增強抗病力。

藥劑防治

  1. 發病初期噴淋甲基立枯磷20%乳油(利克菌)或50%可濕性粉劑1200倍液,或5%井岡黴素水劑1500倍液、10%立枯靈水懸劑300倍液、15%惡霉靈水劑450倍液;每平方米2~3升。
  2. 採用種子包衣。採用種衣劑9-2號,對種子包衣技術是以種子為載體,將高效內吸殺菌劑、殺蟲劑及微量元素、激素等藉助成膜劑包衣種子表面,迅速固化成不易脫落的藥膜,種子播種後吸水發芽、出苗、生長、種衣劑上的有效成份逐漸被根吸收傳導到植株各部,對地上、下的病菌、害蟲、老鼠均有防治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