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蠓

箭蠓有點類似傳說中苗族的蠱毒,是電影《趙氏孤兒》中唯一的生物角色,擔當了刺殺國君的重要使命———這場戲堪稱整個悲劇的導火索。如果沒有這隻小蟲,搜孤、救孤就變得不太可能,至少沒有如此戲劇的開場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箭蠓
  • :動物界
  • :蠓目
  • :蠓科
簡介,習性,趙氏孤兒中的角色,替身姬蜂,

簡介

箭蠓有點類似傳說中苗族的蠱毒,是電影《趙氏孤兒》中唯一的生物角色,擔當了刺殺國君的重要使命———這場戲堪稱整個悲劇的導火索。如果沒有這隻小蟲,搜孤、救孤就變得不太可能,至少沒有如此戲劇的開場了。
“替身”姬蜂看上去十分妖冶“替身”姬蜂看上去十分妖冶
在片子裡,“箭蠓”被設定為一種嗜血的小飛蟲,能向動物體內注射迅速致命的毒劑。而現實生活中,蠓的確存在,它是蒼蠅蚊子的近親,同屬雙翅目。

習性

蠓嗜血,大部分以吸血為生,只不過它的體型很小,最大不超過5毫米,通常只有1~3毫米,因此俗稱“小咬”。
蠓吸食人血給人造成的主要麻煩是痛癢難忍,其次最大的威脅是它可以傳播絲蟲病。絲蟲是一種寄生性的線蟲,絲蟲病的最著名特徵是象皮腫,如果你看過絲蟲造成的四肢甚至陰囊象皮腫的照片,一定會覺得驚悚。另外,如果得了盤尾絲蟲病,還有可能引起河盲症,也就是絲蟲感染眼球造成的視力下降乃至消失。河盲症是世界上除沙眼外致盲的第二大因素。

趙氏孤兒中的角色

電影《趙氏孤兒》中,箭蠓高高抬起的尾刺、快速循環蠕動的腹部、致命的毒液的樣子,顯出極強的攻擊性。“箭蠓”從竹筒中出來的那場戲,是它在整場戲中第一次亮相,它一出現,就把那種靈活、兇猛、暴躁,甚至連它的主人都想要攻擊的角色性格完全體現出來。
動畫師張冉昊說,當他們根據現場拍攝的素材做了幾個測試鏡頭給陳凱歌看時,陳凱歌覺得這個生物太生活化,建議將性格感覺應該更加強烈一點!要像一個刺死國君、導致悲劇發生的導火索。
於是箭蠓的概念設計師袁碩根據導演提供的文字描述和圖片,做了幾個版本。起初他們只是把箭蠓描繪成一種體型如蜻蜓大小、長有翅膀、尾部有毒刺的昆蟲,整體造型更貼近現實生活。但導演看過之後,發現箭蠓的造型過於現實,提出要突出一種造型更加邪惡和魔幻,但又不完全脫離現實的昆蟲。經過分析和討論,陳凱歌在新的設計稿中找到了他想要的東西,示意幾張不同設計稿中的元素,最終定下了兩張完成度較高的設計稿。
然而片中出鏡的卻不是蠓,而是替身姬蜂。

替身姬蜂

姬蜂是螞蟻和蜜蜂的近親,屬於膜翅目昆蟲,是一個擁有超過6萬種的大家族。可以說姬蜂是膜翅目中的美人,它們長著長長的觸角,細長的腰身,看上去十分妖冶。不過一般來說它們的個頭也都不大,最大不過四五厘米長,一般都在一厘米左右。最為人稱道的是雌性姬蜂肚子末端都長著長長的“刺”,有時候這根刺的長度能占到體長的一半。
但跟蜜蜂不一樣,這根刺並不是用來蜇人的,它是姬蜂的產卵器,用來刺穿厚厚的樹皮或者泥土。它們要找的理想產房是其他節肢動物的幼蟲或者蛹,也就是說,姬蜂實際上是一類寄生昆蟲。當它的卵孵化,幼蟲便會以寄主為食。
為了避免寄主的免疫系統毀掉自己的卵,有些姬蜂甚至會把一類稱作DNA多態病毒(Polydnavirus,PDV)的病毒連同卵一起注射到寄主體內。這種病毒會抑制寄主的免疫系統而不殺死它。但是現實中既不存在以哺乳動物為寄主的姬蜂,也不存在能秒殺寄主的姬蜂。
為了滿足劇情的需要,導演設計了“箭蠓”蜇兔子那場戲。動畫師們在裝配部分做了一些特殊的技術處理。裝配是在Houdini中完成的,動畫師們通過一些Mataballnode來製作了一系列畫面:毒汁在體內滾動時身體變形;當刺伸縮時,腹內彎曲的刺也被旋轉出體內,同時變為直刺並加長;此外,當“箭蠓”噴射毒液時,它的腹部形體出現膨脹和緊縮。
動畫師將注意力放到“箭蠓”脊椎的曲線上,而且確保了前後鏡頭過渡效果看起來是自然的。
因此觀眾在看完這一系列真實的動畫效果後,在“箭蠓”最終刺殺那場戲中,更加相信“箭蠓”的致命能力,從而完成它在整部片中推動劇情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