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與組織
行銷這件事情與“
分工”有關,分工的結果是“供求分離”。供求分離之後,必須形成一個整體,這就是“
組織”。組織的結果就是“供求一體化”。對一個供應者或企業生產者來說,可以採用兩種方式實現供求一體化,或自組織或有組織。我們把分工之後的供求一體化組織,稱之為“
行銷”或“行銷職能活動事項”。
1、分工與供求分離
在分工以前,每一個人(或稱勞動主體與利益主體)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生產與消費是統一的。每個人都知道消費什麼就生產什麼,消費多少就生產多少,什麼時候消費就什麼時候生產。反之也然,能生產什麼就消費什麼,能生產多少就消費多少,能什麼時候生產就什麼時候消費。兩者沒有什麼不適,可以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維持著生產與消費之間的平衡。
分工之後,生產者就成了“供應者”,消費者就成了“需求者”。供求者雙方是對立的,生產過程與消費過程也是對立的。供應者不再為自己的消費而生產,必須為需求者的消費而生產。生產多少、生產什麼、什麼時候生產,通常不由供應者說了算,而由需求者說了算。所謂“按需生產”,行銷學把這說成是“行銷”或“行銷觀”。
把“按需生產”說成是行銷觀,可能不妥。在需求者主導市場的情況下,供應者“按需生產”是必須的,否則,一天都混不下去。在供應者主導市場的情況下,供應者說了算,“按需生產”未必重要。看一下計畫經濟制度下的國有企業就清楚了,看一下農貿市場練攤的就清楚了。也許行銷學會把這歸結為“以產定銷”或“生產觀”。
順便提一下,“分工”與“組織”是解開人類社會演變的鑰匙。主流經濟學並不知道“分工”與“組織”之間的對應關係。從兩者的對應關係上說,“分工”就是供求分離,“組織”就是供求一體化。在人類社會的歷史上,有人討論過“分工”,另有人討論過“組織”,很少有人把“分工”與“組織”聯繫起來加以討論。按照彼得·德魯克說法,
分工是實現社會目標的一種有效的工具,組織也是實現社會目標的一種有效的工具,兩種工具必須同時得到有效套用。
分工以及供求分離大約在一萬年前已經發生,中國西安的半坡遺址表明,七千年前分工已經很發達了。分工之後,原本統一的供求過程,分解為“生產過程與消費過程”;原本統一的勞動主體和利益主體,分解為“供應者與需求者”。
2、西安半坡遺址
按照德魯克的說法,“分工”大約在一萬年前就自然發生了,可謂“自然分工”。據考證,中國西北地區的西安半坡遺址,是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一處母系氏族聚落遺址,距今5600—6700年了。(參閱圖2—1《西安半坡遺址復原圖》)
在半坡遺址中,我們可以觀察到,一些人從事制陶,另一些人則從事狩獵、農耕與紡織,從而,一些人成為陶器的供應者,另一些人則成為獵物、農作物和紡織品的供應者。同樣的,一些人成為陶器的需求者,另一些人則成為獵物、農作物和紡織品的需求者。可以肯定,在半坡這樣的自然村落中,每個人都在忙於為別人的需求,不是為自己的消費而勞作。(參閱圖2—2《半坡分工狀態復原圖》)
3、社區與自然分工
自然分工一定有內在的自然動因,第一,每個自然人希望發揮各自的長處,發揮長處本身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所謂“成就感”。每個人的長處可以來自於天賦,也可以來自於後天的學習,包括家族的傳承或實踐經驗的積累。第二,每個人都希望獲取個人價值最大化,都希望在自然分工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各自的長處,獲取更多的物質財富,所謂“成就”。沒有自然動因,自然分工不會發生。
自然分工一定存在著外在的條件,借用社會學家滕尼斯是概念,就是守望相助的自然社區。有人稱自然村落或原始部落。有了社區,有了人與人之間守望相助的關係。人們才可能有良好的預期,在“預期的供求一體化”關係中,謀求個人價值的最大化。沒有社區,沒有人群,沒有鄰里或沒有彼此熟知的關係,荒島上的羅賓斯只能自給自足。
有了這個外在的條件,分工才會發生,供求一體化才可能自然形成。可以說,在自然分工的狀態下,供求分離與供求一體化,兩者是在相互促進中逐漸形成並清晰起來的。可以說,供求分離與供求一體化,是一件事情的兩個方面,相輔相成、相互強化,互為前提、互為因果。兩者互動的基礎條件是社區,是自然形成的社區。
自然形成的社區及其社交關係,可以稱作“自然社區”,也稱部落或村落。可以斷言,離開了人與人之間的社區及其社交關係,每個人只能自給自足,分工不會發生,供求也不會分離。就像荒島上的羅賓斯那樣,衣食住行,樣樣都得自己乾。別想著發揮自己的長處,獲取個人價值最大化。
有了社區及其社交關係,每個人才有機會從事各自擅長的事情,謀求個人價值的最大化。有了社區及其社交關係,供求分離與供求一體化開始同步發生,一些人開始嘗試著從事某項專業化作業,以回響另一些人的請求。換言之,在自然社區的基礎上,供求分離與供求一體化是同時發生的。
社區的本質特徵,是人與人之間結成的生活圈。這種生活圈的存在的價值與理由,按照滕尼斯的說法,就是“守望相助”,包括慰藉心靈上的孤獨,抗拒自然界的風險。有了守望相助的社區關係,人們才有可能發展各自的專長,結成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商務關係。可以說,彼此的信任,是商務關係或供求一體化關係的基礎。
借用時下流行的概念,分工之後的供求一體化關係,就是部落經濟或社區經濟,準確地說,是“社區商務”。所謂“社區商務”,就是在社區基礎上構建的買賣關係或商務關係。社區與社區商務是不同的概念,在社區中的人們可以有商務往來,也可以沒有商務往來。可以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過著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的生活;也可以天下熙熙為利而來,天下攘攘為利而往,過著互通有無的商務經濟的日子。
4、組織與供求一體化
供求者雙方又是統一的,供應者與需求者誰也離不開誰。生產與消費兩個過程也必須加以統一,否則,分工也不會發生。“供求兩者”的對立統一,“產消兩個過程”的對立統一,有賴於組織。組織是一種手段,也稱“組織的協調手段”。組織就是實現“供求分離之後一體化”或稱“供求一體化”的協調手段。
組織起來或供求一體化的全部難點,是如何協調供應者與需求者之間的關係。供求之間的關係,說到底,就是利益關係與勞動關係。不能協調供求雙方的利益關係和勞動關係,就不能實現供求一體化,確保生產過程與消費過程的對立統一。
依據半坡遺址,我們可以想像,當時半坡村的人是如何構建與維持“供求一體化”關係體系的。第一種方式,有意識地藉助於市場交換的方式及其規則,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讓渡各自的勞動成果,換取各自所需的物品。換言之,通過平等互利,以物易物,從他人手中獲取“生產消費資料”與“生活消費資料”,以維持各自的再生產循環以及家庭生活。市場交換的規則,即“等價交換原則”,要求交易雙方“誠實守信,平等互利”。人類社會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學會了這一點,懂得以等價貢獻獲取等價報酬。
第二種方式,通過管理分配,包括工作分配(分工)、責任分配(目標任務),權力分配(支配資源的權力),以及利益分配,實現供求一體化。可以說,管理協調也是一種很古老的方式。不妨構想一下,半坡村落可能是一個原始部落,有一個部落首領,以管理分配的手段,構建與維持供求一體化。
無論是那種協調手段,都需要有權威的力量,否則,就不能讓供求雙方心甘情願地接受任何一種利益關係和勞動關係。在這裡,權威是這樣一種力量,就是你說了不算,我說了也不算,市場競爭及其價格體系說了算(看不見的手),或者共同認定的管理當局及其規則說了算。作為一種組織協調的手段,其內容與性質是由背後的權威類別決定的。
從巨觀經濟層面上說,依靠看不見的手實現供求一體化,稱之為“自然組織”或“自組織”,如市場經濟體制;依靠看得見的手實現供求一體化,稱之為“有意組織”或“有組織”,如計畫經濟體制,或組織經濟體制(西蒙,1937年)。
從微觀經濟層面上說,或對一個企業來說,無論是自組織還是有組織,無論是用看得見的手還是看不見的手,去構建供求一體化關係,都是不得不做的事情,都是必須有意為之的一種職能活動事項,以維持企業再生產的良性循環。對企業來說,所謂“自組織”就是藉助於市場協調方式,構建供求一體化關係;所謂“有組織”就是套用管理協調方式,構建供求一體化關係。
供求一體化是企業的命脈所在,應該成為行銷真正要做的事情。行銷作為一項核心職能,必須在企業的命脈上做事情。企業可以藉助於看不見的手,也可以藉助看得見的手,去構建供求一體化的關係。不同的是,在巨觀經濟層面上稱作“自組織與有組織”,在微觀經濟層面上則為不可或缺的“商務職能活動”。
5、供求一體化的實質
供求一體化講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一體化關係,講的是供應者與需求者之間的一體化關係。供求一體化的實質,是供求者之間的“勞動關係”與“利益關係”。供求一體化的難點,是如何協調供求者之間的勞動關係和利益關係。
在“自組織”的情況下,依靠“看不見的手”,協調著供求者之間的勞動關係與利益關係。這時供求者關係的特性,是交換關係,包括“勞動交換關係”與“利益交換關係”。在“有組織”的情況下,依靠“看得見的手”,協調著供求者之間的勞動關係與利益關係。這時供求者關係的特性,是分配關係,包括“勞動分配關係”與“利益分配關係”。
無論是“看不見的手”,還是“看得見的手”,都是一種權威的力量。不然,就無法協調供求者之間的勞動關係與利益關係。換言之,離開了權威的力量,就無法協調各個利益主體之間的勞動關係與利益關係。
值得一提的是,在自組織方式下,供應者提供的是產品,需求者付出的是貨幣。於是乎,供應者與需求者之間的關係,很容易被簡化為“產品—貨幣”的交換關係。原本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容易變成了“物與物”之間的關係;供求者之間的關係,就變成了“供求關係”,變成了“產品供求關係”。
具有契約精神的西方人,喜歡把這種關係稱作“理性關係”,有別於“情感關係”。受傳統社會影響較重的東方人,似乎更關注人情與人脈,喜歡說“買賣不成情義在”。在傳統社會以及守望相助的社區中,情感與理性往往交織在一起。“社區(一體化關係)”和“社區商務(供求一體化關係)”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現代社會背離了自然規律,分工及其供求分離過程,沒有建立在社區基礎上,沒有建立在預期的供求一體化關係或可預期的社區商務基礎上。這是現代社會的難題所在,也是現代社會中人們的糾結所在。
以往,人們喜歡把交易與合作對應起來,殊不知,交易與合作不在一個維度上。交易是一種方式,或稱交易方式,即市場協調的方式;而合作是一種狀態,或稱合作狀態,即供求一體化狀態。
科斯認為,長期合作也是一種長期交易(《
企業的性質》1937年)。巴納德則認為,短期交易也是一種合作(《經理人的職能》1938年)。兩者之爭的焦點在於,科斯把交易視作本質或研究對象;巴納德把交易當做形式,把合作(即協同關係)作為研究對象。倘若我們站在“供求一體化”的概念上看,兩者似乎都錯了,交易是方式,合作是狀態。供求一體化狀態就是“合作”,合作(即供求一體化)有兩種協調方式,市場協調方式(即交易)與管理協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