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賢良問》是唐代獨孤及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策賢良問
- 作者:獨孤及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全唐文》
- 作品體裁:散文
《策賢良問》是唐代獨孤及創作的一篇散文。
《策賢良問》是唐代獨孤及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策賢良問問:天六地五,經緯斯列;內和外順,禮樂攸興。體也備而後成,履也踐而乃立。厥語則興導諷誦,厥德則祇庸孝友。而大道之行,本無製作;忠信之薄,翻為亂首。終以六君子繇此,振...
《策賢良問五道·第二道》是唐代顏師古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策賢良問五道·第二道 問:夫雜用霸道,不純德教。是非稽古,何以稱強?權宜一切,寧可垂訓。其理隱微,其說安取?且設官分職,非賢不任,知人則哲,惟帝難之。良由言行相違,名實乖舛,情態難睹,蘭艾莫分,藻鏡銓衡,若其混糅,如何審...
《策賢良問五道·第四道》是唐代顏師古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策賢良問五道·第四道 問:學以從政,昔賢令則。博文強識,君子所尚。結髮升朝,敷衽受職。開物成務,率由茲道。是以登高能賦,可列大夫;試諷籀篇,乃得為史。然而算祀悠貌,載籍實繁,鑽仰雖多,罕能擇練。今將少論古昔,庶異見聞...
《策賢良問五道·第一道》是唐代顏師古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策賢良問五道·第一道 問:天生蒸庶,樹之司牧,立化成俗,闡教宏風。譬璽印之抑塗,若盤盂之置水。污隆各隨所齒,方圓在其所制。夏後尚忠之政,固以率服萬邦;殷人先敬之道,亦足儀型百姓。亟從革變,靡定沿襲,所貴雖殊,同歸於乂...
《策賢良問五道·第三道》是唐代顏師古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策賢良問五道·第三道 問:潔已以進,陳諸往冊,平康正直,彰乎前訓,修身勵操,俱曰可稱。攝職當官,何者尤切?必能兼善,其利溥哉,互有所長,宜甄先後。今既舉茲二事,欲委共康,廣扇清風,大矯流俗,施行條教,可用率下,使人懷...
《策賢良問五道·第五道》是唐代顏師古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策賢良問五道·第五道 問:八政所先,食貨居首;萬商之業,市井為利。菽粟稻粱,饑饉足以充口;布帛絲纊,寒暑足以蔽形。生靈所資,莫此為急。爰及室宇器械,同出五材,皆稟造化之功,取者得供其用。而龜貝之屬,何故為寶?競取而多...
對賢良策,篇名。西漢董仲舒撰。載《漢書》本傳。以賢良對答武帝三次策問,故名。共三篇。因講述天人關係,又稱“天人三策”。提出天人感應說。認為天是至上主宰,王權天授,王者須“承天意以從事”,施行道德教化,實行大一統。在學術思想方面,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
《天人三策》是董仲舒創作的散文。建元六年,太皇太后竇氏駕崩,漢武帝乾綱獨攬。建元初年被扼殺的新政,再一次被提上了日程。元光元年,漢武帝令郡國舉孝廉,策賢良,在內外政策上進行一系列變古創製、更化鼎新。董仲舒《天人三策》《春秋繁露》以儒家學說為基礎,以陰陽五行為框架,建立起一個具有神學傾向的新...
漢代董仲舒的對賢良策,是這種文體的名篇。射策,後來則成為一個典故,杜甫《醉歌行》說“只今年才十六七,射策軍門期第一”,就是在應舉考試的意義上運用這個典故的。解釋 1.以蓍草占問。 〔漢〕袁康《越絕書·德序外傳記》:范蠡 因心知意,策問其事,卜省其辭。2.以經義或政事等設問要求解答以試士。《...
《舉賢良對策》節選自《漢書·董仲舒傳》,董仲舒一生著述頗豐,其成名立身之作為《舉賢良對策》。 公元前140 年漢武帝多次要各地推舉賢良和文學的人才到朝廷參加對策。賢良、文學參加對策的前後約有一百多人。董仲舒作為賢良也被推舉參加對策。漢武帝策問三次,董仲舒對策三次。這三次對策文字,就是《舉賢良對策》。...
元光元年策賢良制,出自《漢書·董仲舒傳》。文獻出處 源自《漢書·董仲舒傳》。原文內容 制曰:朕獲承至尊休德,傳之無窮,而施之罔極。任大而守重,是以夙夜不皇康寧,永惟萬事之統,猶懼有闕。故廣延四方之豪俊,郡國、諸侯公選賢良修博習之士,欲聞大道之要,至論之極。今子大夫褒然為舉首,朕甚嘉...
制曰:蓋聞上古至治,畫衣冠,異章服而民不犯;陰陽和,五穀登,六畜蕃,甘露降,風雨時,嘉禾興,朱草生,山不童,澤不涸;麟鳳在郊藪,龜龍游於沼,河洛出圖書;父不喪子,兄不哭弟。北發渠搜,南撫交,舟車所至,人跡所及,行喙息,鹹得其宜。朕甚嘉之。今何道而臻乎此?子大夫修先聖之術...
陛下有明德嘉道,愍世俗之靡薄,悼王道之不昭,故舉賢良方正之士,論誼考問,將欲興仁誼之休德,明帝王之法制,建太平之道也。臣愚不肖,述所聞,誦所學,道師之言,廑能勿失耳。若乃論政事之得失,察天下之息毛,此大臣輔佐之職,三公九卿之任,非臣仲舒所能及也。然而臣竊有怪者。夫古之天下亦...
賢良對策,創作於漢代,作品來自東漢班固的《漢書·韓延壽傳》,體裁為文言文。賞罰所以勸善禁惡,政之本也。日者燕王為無道,韓義出身強諫,為王所殺。義無比干之親而蹈比干之節,宜顯賞其子,以示天下,明為人臣之義。(《漢書·韓延壽傳》:父義為燕郎中,刺王謀逆,諫而死。昭帝初,相以文學對策,請顯...
董仲舒以賢良對策。漢武帝連問三策,董仲舒亦連答三章,其中心議題是天人關係問題,史稱《天人三策》(或《賢良對策》),後被班固全文收在《漢書·董仲書傳》之中。董仲舒在對策中指出,春秋大一統是“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現師異道,人異論,百家之言宗旨各不相同,使統治思想不一致,法制數變,百家無...
漢武“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適應西漢政治、思想和社會轉軌變型需要的重大舉措,先後以十一年之久,歷經罷黜刑法、議立明堂、增置博士、絀抑黃老,制策賢良和任用儒吏六個階段,由政治開路到理論完成繼而組織實現,構成一個險象環生、波瀾迭出的歷史過程。此舉對後世歷史產生深刻影響:一方面,使漢代儒家經學得到重大...
從這個意義上說,《集解》是一部資料性的著作,與當時政治還有相當距離,無法與唐人其它註疏的易學著作相提並論,故逐漸被人遺忘,以致宋代賢良多不知。“慶曆壬午相府策賢良六題,一出此書,素未嘗見,賢良多下者。”(宋計用章《周易集解後序》)故後世修史不列李氏。其三,李氏官職不顯要。官職是否顯要也是...
漢廷策問 漢文帝前十五年(前165年),晁錯任太子家令時,文帝令大臣們推舉賢良、方正、文學之士,晁錯被推舉為賢良。由文帝親自出題,就“明於國家大體”等問題,提出徵詢(即“策問”)。當時賈誼已死,參加對策的一百多人中,以晁錯的回答為最好(即《舉賢良對策》),深得文帝嘉許,由太子家令升為中大夫。
主要是根據人的“德行”,通過舉薦和策問,在經過一定的考試後,授以相應官職。通過察舉制度,兩漢選出了很多賢良之才,對鞏固兩漢統治、促進社會發展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本文對兩漢察舉制進行了分析。關鍵字:兩漢時期察舉制創立內容影響 戰國時,許多諸侯打破“世卿制”,召集和選拔賢能者擔任官職。秦自商鞅變法...
對賢良策(節錄)深察名號(節錄)十、《史記》論六家要指 儒林列傳 十一、揚雄 學行(節錄)十二、王充 實知(節錄)超奇(節錄)問孔(節錄)十三、劉邵 八觀 十四、顏之推 勉學(節錄)涉務 教子(節錄)十五、韓愈 原性 師說 進學解 十六、柳宗元 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與太學諸生喜詣闕留陽城司業書 十七、王安石 ...
陳政事疏 論積貯疏 論貴粟疏 天人三策 漢武帝策賢良文學之士制一 董仲舒對策一 漢武帝策賢良文學之士制二 董仲舒對策二 漢武帝策賢良文學之士制三 董仲舒對策三 尚德緩刑書 陳兵利害書 上政治得失疏 論衡·自然 政論 浮侈 昌言 闕題 理亂 損益 治國之道:中國歷代諫書 中 治國之道:中國歷代諫書 下 ...
又通作繇。《董仲舒·賢良策》道者所繇,適於治之路。《注》與由同。又許由。《前漢·古今人表》作許繇。又通作䌛。《前漢·宣帝紀》上亦無䌛知。又《楊愼·丹鉛錄》由與農通。韓詩外傳,東西耕曰橫,南北耕曰由。呂氏春秋,管子曆紀皆云:堯使后稷為大由。注大由,大農也。錢譜,神農幣文,農...
貞元元年(785年),鮑防主持策試賢良方正科,錄取穆質、裴復、柳公綽、歸登、崔邠、韋純、魏弘簡、熊執易等人,世人讚美鮑防識人。當時連年旱災,於是策問陰陽災害雲氣等,穆質答道:“按照漢代舊例,要免去三公,卜式則請烹桑弘羊”藉此指責當時輔佐朝政的人。右司郎中獨孤愐打算不取穆質,鮑防不同意,說:“...
對賢良策(節選)二、司馬遷 論六家要指 三、揚雄 學行(節選)四、馬援 誡兄子嚴、敦書 五、王充 問孔(節選)六、班昭 女誡 七、王符 贊學 八、鄭玄 誡子書 九、諸葛亮 (一)誡子書 (二)誡外甥書 十、劉邵 人物誌 十一、顏之推 顏氏家訓 十二、宋若華宋若昭 女論語 十三、韓愈 (一)師說 (...
自漢策賢良,隋加詩賦,罷中正之法,委銓舉之司,由是爭務雕蟲,罕趨函丈。矯首皆希於屈、宋,駕肩並擬於《風》、《騷》。或侔箴闕之篇,或效補亡之句。鹹欲錙銖《采葛》,糠仳《懷沙》。較麗藻於《碧雞》,斗新奇於《白鳳》。暨編之簡牘,播在管弦,未逃季緒之詆訶,孰望《子虛》之稱賞?迨今...
魯迅:①“惟誼尤有文采,而沉實則稍遜,如其《治安策》,《過秦論》,與鼂錯之《賢良對策》《言兵事疏》《守邊勸農疏》,皆為西漢鴻文,沾溉後人,其澤甚遠;然以二人之論匈奴者相較,則可見賈生之言,乃頗疏闊,不能與鼂錯之深識為倫比矣。”②“惟其後之所以絕異者,蓋以文帝守靜,故賈生所議,皆...
事業相比況。裴垍《賢良策》:“至漢文及我太宗皇帝,皆不以寶位自矜,不以洪業自恣,率身以政,御物以仁。”白居易《白氏長慶集》卷四十八《才識兼備明於體用策一道》:“禮行故上下輯睦,樂達故內外和平,所以兵偃而萬邦懷仁,刑清而兆人自化,動植之類鹹煦嫗而自遂焉,雖成康文景之理,無以出於此矣!”
“太學”這一稱謂,西漢武帝時董仲舒在賢良對策中說:“太學者,賢士之所關也,教化之本源也。”東漢光武帝時朱浮上書請廣選博士亦云:“夫太學者,禮儀之宮,教化之所由興也”。東漢末著名學者蔡邕更明確指出:“太學以為博士弟子授業之所”。說明太學的興衰直接關係到國家教化的成敗。“太學”的內含和外延是古...
元壽元年,日蝕。賢良對策多訟新都侯莽者,上於是征莽及平阿侯仁還京師侍太后。曲陽侯根薨,國除。明年,哀帝崩,無子,太皇太后以莽為大司馬,與共征立中山王奉哀帝後,是為平帝。帝年九歲,當年被疾,太后臨朝,委政於莽,莽顓威福。紅陽侯立莽諸父,平阿侯仁素剛直,莽內憚之,令大臣以罪過奏遣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