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永新宗令寄石耳

《答永新宗令寄石耳》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雜言詩。此詩先通過對石耳的描繪,將自己感激的心情很好地表現出來;後詩意轉折,在對石耳來之不易的感慨中寄寓了自己的規箴之意。全詩安排巧妙,表達委婉,以賦體與襯托手法表現了石耳之美,抒寫出積極的思想意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答永新宗令寄石耳
  • 出處:《全宋詩
  • 作者:黃庭堅
  • 創作年代北宋
  • 創作時間:1083年
  • 作品體裁雜言古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答永新宗令寄石耳
飢欲食首山薇,渴欲飲潁川水。
嘉禾令尹清如冰,寄我南山石上耳。
筠籠動浮煙雨姿,瀹湯磨沙光陸離。
竹萌粉餌相發揮,芥姜作辛和味宜。
公庭退食飽下筋,杞菊避席遺萍虀。
雁門天花不復憶,況乃桑鵝與楮雞。
小人藜羹亦易足,嘉蔬遣餉荷眷私。
吾聞石耳之生常在蒼崖之絕壁,苔衣石腴風日炙。
捫蘿挽葛采萬仞,仄足委骨豺虎宅。
佩刀買犢劍買牛,作民父母今得職。
閔仲叔不以口腹累安邑,我其敢用鮭菜煩嘉禾。
願公不復甘此鼎,免使射利登嵯峨。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永新:吉州屬邑,太和鄰縣。石耳:地衣類植物,在山林岩石上生長,可以食用。
②首山,即首陽山。薇:一種野菜,又名野豌豆。
③嘉禾:永新縣別稱。
④瀹湯:以湯煮物。磨沙:磨成碎末。
⑤竹萌:竹筍。粉餌:糕點一類食品。相發揮:互相映襯,使之更美好。
⑥下筋:下筷子。
⑦杞菊:構杞與菊花。避席:退席離去。遺:棄,不用。萍:一種水草。
⑧雁門天花:代州雁門郡五台山有天花蕈。佛教有天雨花之說。
⑨桑鵝:菌類,一作桑耳。櫧雞:樹上生的木耳,一作樹雞,因其味類雞而得名。
⑩藜羹:用嫩慕煮成的羹,一種粗劣食品。藜,植物名,嫩葉可食。
⑪嘉蔬:此指石耳。遭餉:派人饋贈。荷眷私:承受卷顧恩惠。
⑫苔衣:苔蘚類植物。石腴:水邊石上生長的苔藻。風日炙:風吹日曬。
⑬鼎:此指菜餚,即石耳。
⑭射利:追求財利。嵯峨:這裡指高山。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我飢餓的時候就想吃首陽山出產的野豌豆菜,我口渴之時就想喝潁川河的水。
嘉禾的縣令啊,你為官清廉,給我寄來了南山產的石耳。
看著那竹籠里的石耳,想著它們生長在山野之中的樣子,把它們磨成碎末用來熬湯,那湯水閃耀著誘人的光澤。
如果配上竹筍、粉團一類的食材,加上芥末、生薑之類的調料之後,味道實在是鮮美極了。
我忙完公幹回到家裡,看到這道萊,我幾乎停不下來,枸杞、莉花及醃菜之類我已經都視而不見了。
烹製後的石耳的味道甚至讓我忘記了雁門五台山的香花,更何況經常見到的鵝、雞之類的東西。
我平時吃飯很隨意,藜葉煮湯也能吃得很開心,承蒙你的眷顧,讓我吃到石耳這種稀有的東西。
我聽說石耳生在懸崖峭壁之上,它們與山澗上的苔蘚一起經受風吹日曬。
要想採得此物,要攀援到萬丈之上,採摘的人雙腳不能站立,也經常會發生意外。
你作為永新的縣令,重農安民,作為一方地方官,你要使這裡的人們安居樂業。
我聞聽古時候的賢人閔仲叔就不以自己的口腹之慾而勞累人們,我們藝敢因一己之私而勞煩嘉禾的人們和你呢?
但願你我之後不要再對這種食物樂此不疲,以免人們為了各種利益而做種而走險的事情。

創作背景

北宋元豐六年(1083),黃庭堅擔任太和令時,鄰縣的縣令給他寄贈了出產于山中的石耳,想到採集石耳的艱辛,他有感而發,作此詩以答謝。

作品鑑賞

詩句一開始,即借古人的事跡明志,實為全詩之綱。從下面所接一句來看,又似為對宗令的稱許,實在精妙。詩的前一部分通過對石耳這一山珍的描繪,將自己感激的心情很好地表現出來。這一段詩人採用賦體筆法,先寫石耳之美。那置於籠中的石耳讓人想像到它們在山野之中生長的情形,用它煮出的湯水色澤明亮,配上竹筍芥姜,真是味道鮮美,讓人饞涎欲滴。接著再用其他食物從側面襯托,就連杞菊、萍虀也只能退避一邊,來自天國的極品也不再被人記起,更別說那些普通的食物了。這樣一來,正反結合,更加襯托出石耳的味道之鮮。“小人”一聯承上啟下,既很好地表達出自己的謝意,也從另一方面說明自己秉性簡樸自然,詩意由此而作一大的轉捩,在對石耳來之不易的感慨中寄寓了自己的規箴之意。石耳生於萬丈懸崖絕壁之上,採摘十分不易,因此詩人才勸宗令不要因偏愛它而讓人民趨之求利。但這種表達是委婉的,先稱頌他重農安民,治縣有方,再表示自己不敢以口腹累人,經此轉折之後最後才說明自己的意思,由此達到“主文譎諫”的效果。看似普通的一首贈答詩,經詩人的巧妙安排,就將積極的思想意義抒發出來,實在是妙極妙極。

作者簡介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著作佐郎、秘書丞。紹聖初,以校書郎坐修《神宗實錄》失實貶涪州別駕,黔州安置。徽宗立,召知太平州,九日而罷,復除名,編管宜州。三年而徙永州,未聞命而卒,年六十一。與秦觀、張耒、晁補之並稱“蘇門四學士”,詩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詞與秦觀齊名,號“秦七、黃九”。著有《豫章集》《山谷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