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非洲楝、烏金檀木
- 拉丁文名: Kahaya seegalesis Desr.A.Jss
- 不規範名稱:烏金檀木,烏檀木、大烏檀木 大葉褐檀木
- 界:植物界
- 科名:蝶形花科 Fabaceae
- 類型:硬木
- 價值:價格昂貴
- 氣乾密度:0.80~0.86g/cm3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播種,移栽,扦播,管理,肥水管理,木材價值,
形態特徵
大喬木,高達35米或更高;幼枝具暗褐色皮孔,樹皮呈鱗片狀開裂。葉互生,葉軸和葉柄圓柱形,無毛,長15-60厘米或更長;小葉6-16,近對生或互生,頂端2對小葉對生,長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下部小葉卵形,長7-17厘米,寬3-6厘米,先端短漸尖或急尖,基部寬楔形或略圓形,稍不對稱,葉面深綠色,背面蒼綠色,側脈9-14對,乾後兩面稍突起,全緣;小葉柄長5-10毫米。圓錐花序頂生或腋上生,短於葉,無毛;萼片4,分離,闊卵形長約1毫米,無毛;花瓣4,分離,橢圓形或長圓形,長3毫米,無毛;雄蕊管壇狀;子房卵形,無毛,通常4室。蒴果球形,成熟時自頂端室軸開裂,果殼厚;種子寬,橫生,橢圓形至近圓形,邊緣具膜質翅。
此樹屬蝶形花科Fabaceae。半落葉喬木,高可達30米;葉互生,羽狀複葉;圓錐花序腋上生;花兩性,4-5基數;花萼4-5裂,裂片幾達基部;花瓣4或5片,分離;雄蕊管壇狀或杯狀,花葯8-10枚,著生於雄蕊管內而近頂端;花盤杯狀;子房4-5室,每室有胚珠8-16顆,柱頭圓盤狀,上面具4槽;果為蒴果,球形或近球形,木質,成熟時頂端4-5瓣裂;種子寬,橫生,實際是非洲紫檀屬(Swieteniamahagoni(Linn.)Jacq.)的近屬種,並非真正紫檀木。
生長環境
喜光,喜溫暖至高溫濕潤氣候,抗風較強,不耐乾旱和寒冷,抗大氣污染。夜晚,葉片垂落閉合。
原產非洲熱帶地區和馬達加斯加;東南亞及我國台灣(中南部)、海南等地有栽培。
分布範圍
大喬木,無或不具板根;常高45m,樹幹通直,枝下高12-21m;胸徑100cm以上,材表常見稀疏的縱向淺溝槽。本屬9種,硬雜木類,生長成材期幾十年至百年,非洲常見木材。分布於乾濕兩季的非洲熱帶地區,主要從Aboudikro(象牙海岸)、Penkwa(加納)和Sapele-wood、Sapelli-mahagoni、Ubilesan(奈及利亞)到Sapelli(喀麥隆),東至Muyovu(烏干達)和Undianuno(安哥拉、剛果)進口。
繁殖方法
播種前首先要對種子進行挑選,種子選得好不好,直接關係到播種能否成功。
1、最好是選用當年採收的種子,種子保存的時間越長,其發芽率越低。
2、選用籽粒飽滿,沒有殘缺或畸形的種子。
3、選用沒有病蟲害的種子。
消毒包含兩個概念,一個是指對種子進行消毒,另一個是指對播種用基質進行消毒。家庭對種子消毒常用60℃左右的熱水浸種一刻鐘,然後再用溫熱水催芽12-24小時。對播種用的基質進行消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鍋里炒熱,什麼病蟲都能燙死。
催芽:用溫熱水(溫度和洗臉水差不多)把種子浸泡12-24個小時,直到種子吸水並膨脹起來。
對於很常見的容易發芽的種子,這項工作可以不做。
播種
對於用手或其它工具難以夾起來的細小的種子,可以把牙籤的一端用水沾濕,把種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質的表面上,覆蓋基質1公分厚,然後把播種的花盆放入水中,水的深度為花盆高度的1/2—2/3,讓水慢慢地浸上來(這個方法稱為“盆浸法”);
對於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夾起來的種粒較大的種子,直接把種子放到基質中,按3×5公分的間距點播。
播後覆蓋基質,覆蓋厚度的種粒的2-3倍。播後可用噴霧器,細孔花灑把播種基質淋溫,以後當盆土略乾時再淋水,仍要注意,澆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種子衝起來。
播種後的管理。在深秋,早春季或冬季播種後,遇到寒潮低溫時,可以用塑膠薄膜把花盆包起來,以利保溫保濕。
一般種子發出土需要10-12天,幼苗出土後,要及時把薄膜揭開,並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後讓幼苗接受太陽的光陽,否則幼苗會生長得非常柔弱。
大多數的種子出齊後,需要適當地間苗;把有病的,生長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間有一定的空間;當大部分的幼苗長出了3片或3片以上葉子以後就可以移栽。
移栽
小苗移栽時,先挖好種植穴,在種植穴底部撤上一層有機肥料作為底肥(基肥),厚度約為4-6公分,再覆上一層土並放入苗木,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
放入苗木後,回填1/3深的土壤,把根系覆蓋住,扶正苗本,踩緊土壤到穴口,用腳把土壤踩實,澆透水,澆水後如果土壤有下沉現象,再添加土壤,最後用小竹桿把苗木綁紮牢固,不使其隨風搖擺,以利新根生長。
挖頭移植有大樹也有小樹,不管種哪種樹都必須要具備以下條件樹才能存活.一是被移植的樹必須是健康的,不帶任何病茵的;二是要種植地方的土地必須是消毒過的.同時在此特的講土壤和樹距對樹生長的影響.在此以小苗移植為例.2006年3月在同一塊地方採用紅土和沙土搞實驗,一年實驗證明,在同等水份同等肥料同等管理的情況下,紅土地和沙土地種樹的長勢是不一樣的,樹和樹之間的距離不同對樹的長勢也不同.如在紅土地上,樹距離為一米的地方種的樹身高為4米,身寬為8公分,在紅土地上,樹距離為80公分的地方種的樹身高為3米,身寬為3公分;在沙土地上,樹距離為一米的地方種的樹身高為3米,身寬為3.5公分,在沙土地上,樹距離為80公分的地方種的樹身高為2米,身寬為2公分因此,決論是,非洲楝最適合的環境是紅土,行列距離為2米,因為該樹的長勢比較快,樹枝較大,樹葉較多,只有長距離才能起到光合作用有利於樹的生長,而沙土對該樹的生長也比較好;三是被移植的樹必須要帶有一定數量的根系,經免損壞樹頭影響樹的成活率;四是剛移植種植的樹澆灌一定要到位,如果水份不夠樹就會枯死.
扦播枝條(這裡只談小樹苗)
扦播
常於春末秋初用當年生的枝條進行嫩枝扦播,或者早春用過去一年生的枝條進行老枝扦播。
扦播基質:就是用來扦播的營養土或河砂,泥碳土等材料。消過毒的扦播基質,用中粗河砂也行,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沖洗幾次,海砂及鹽鹼地區的河砂不要使用,它們不適合花卉植物的生長。
扦播枝條的選擇:
進行嫩枝扦播時,在春末至早秋植株生長旺盛時,選用當年生粗壯枝條作為播穗,把枝條剪下後,選取壯實的部位,剪成5-15公分長的一段,每段要帶3個以上的葉節,剪取播穗的要注意的是,上面的剪口在最上一個葉節的上方大約1公分處平剪,下面的剪口在最下面的葉節下方大約為0.5公分處斜剪,上下剪口都要平整(刀要鋒利)。
進行硬枝扦播時,在早春氣溫回升後,選取過去一年的健壯枝條做播穗,每段播穗通常保留3-4個節,剪取的方法同嫩枝扦播。
管理
播穗生根的最適溫度為20℃-30℃,低於20℃播穗生根困難、緩慢;高於30℃,播穗的上下兩個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爛,並且溫度越高,腐爛的比例越大,扦播後才遇到低溫時,保溫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來扦播的花盆或容器包起來,扦播後溫度太高溫時,降溫的措施主要是給播穗遮蔭,要遮去陽光的50-80%,同時,給播穗進行噴霧,每天3-5次,晴天溫度較高,噴的次數也較多,陰雨天溫度較低,噴的次數則少或不噴。
扦播後必須保持空氣的相對溫度在75-85%,播穗生根的基本要求是,在播穗未髮根之前,一定要保證播穗鮮嫩能進行光合作用以製造生根物質。但沒有生根的播穗是無法吸收足夠的水份來維持其體內的水分平衡的,因此,必須通過噴霧來減少播穗的水分蒸發,在有遮蔭的條件下,給播穗進行噴霧,每天3-5次,晴天溫度越高噴的次數越多,陰雨天溫度越低,噴的次數則少或不噴。但過度地噴霧,播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爛,因為很多種類的病菌,就存在於水中。
光照:扦播繁殖離不開陽光的照射,因為播穗還要繼續進行光合作用,使養分和生根的物質來供給其生根的需要。但是,光照越強,則播穗體內的溫度越高,播穗的蒸騰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於播穗的成活。因此,在扦播後必須把陽光遮掉50-60%,根系長出後,再逐步移去遮光網,晴天時每天下午4:00除下遮光網,第二天上午9:00前蓋上遮光網。
對光線要求不嚴,喜歡陽光充足,也耐半蔭。
肥水管理
對於盆載的植株除了在上盆時添加有機肥料外,在平時的養護過程中,還要進行適當的肥水管理。
殺蟲管理:非洲楝這種樹不管大小樹每月至少殺蟲一次。
春、夏、秋三季,這三個季節是它的生長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花寶”清水順序循環,間隔周期大約為1-4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不澆。
冬季,在冬季林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清水—“花寶”—清水—清水順序循環,間隔周期大約3-7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
對於地栽的植株,春夏兩季根據乾旱情況,施用2-4次肥水,先在根頸部處30-100公分,開一圈小溝(植株越大,則離根頸部越遠),溝寬,深部為20公分,溝內撒進25-50斤有機肥,或者1-5兩顆粒複合肥(化肥),然後澆上透水。入冬以後開春以前,照上述方法再施肥一次,但不用澆水。
修剪:冬季修剪,在冬季植株進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蟲、枯死、過密等枝條剪掉。
五.非洲楝在東南亞國家能否種植.通過多方調查研究,決論是東南亞國家可以種植非洲楝,條件有三,一是東南亞國家的比較好,一年中溫度低於20℃高於30℃的時候比較少,常年溫度一般在20℃-30℃之間;二是東南亞國家的降雨量比較多,不易乾旱也不太潮濕;三是東南亞國家的土壤中紅土和沙土比較多,對非洲楝的生長有利.
木材價值
木材強度高,耐久,抗白蟻,宜於製作地板,室內裝飾配件及護牆板;櫃櫥,高檔家具、樂器、工藝品、鑲嵌細木工、運動器材、重型結構,某種程度上可以用作大件紅木家具的輔材及其相關工藝產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