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尾樹鼩是樹鼩的一種。樹鼩共5屬15種,分布於中國西南、華南地區、印度、印支半島、馬來半島、加里曼丹和菲律賓。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筆尾樹鼩
- 拉丁學名:Tupaia belangeri
- 界:動物界
- 綱:哺乳綱
- 目:靈長目
- 科:樹鼩科
- 屬:樹鼩屬
- 分布區域:馬來西亞熱帶雨林
- 稱號:世界上酒量最好的動物
簡介,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千杯不醉”,以“酒”為食,種群分布,分類學,
簡介
筆尾樹鼩是一種低等靈長類動物,也是現存生物中與生長於5500萬年前的靈長類祖先最相近的一種。研究人員認為,因為筆尾樹鼩與人類靈長類祖先有許多相似之處,研究它們對研究人類的飲酒和酗酒行為有借鑑作用。
研究小組發現,筆尾樹鼩不會出現酒醉或宿醉的情況,很可能因為它們體內有一種分解或排除酒精的生物機制,但這種機制目前尚未查明。
此前,人們普遍認為只有人類才經常飲酒。而研究發現,與自身體重相比,筆尾樹鼩的酒量遠大於人類,且已經“飲酒”5500萬年。研究人員希望通過研究筆尾樹鼩,找出人類喜歡飲酒的原因。
形態特徵
筆尾樹鼩是樹鼩的一種。樹鼩共5屬15種,分布於中國西南、華南地區、印度、印支半島、馬來半島、加里曼丹和菲律賓。中國只有樹鼩1屬,分布於華南、西南各地,包括海南省。筆尾樹鼩吻部不長,尾部近乎裸露無毛。
體型細長,體長10~22厘米,尾長9~22.5厘米,體重不超過500克。毛被與食蟲目其餘各科不同,除底絨外,另具針毛。部分種類肩部乃至臉部有淺色斑紋。頭骨有團鎖的眼眶,腦顱較發達。晝行性,半樹棲,以昆蟲、野果等為食。終年繁殖,孕期約50天,每胎產1~4仔。
生活習性
“千杯不醉”
成年筆尾樹鼩平均體重47克。研究人員發現,依照體重比例,筆尾樹鼩每天攝入的酒精量相當於成年人每天喝9杯葡萄酒。但筆尾樹鼩卻沒有醉酒現象。他說:“其他動物也會攝入酒精,但不會像筆尾樹鼩一樣長期攝入。它們一年到頭每天都攝入含酒精食物,這很特別。”令人驚奇的是,儘管筆尾樹鼩每天“豪飲”,卻從未醉過。研究人員在筆尾樹鼩經常採食的馬來凸果櫚附近用錄像記錄下它們的行動,結果發現,它們平均每晚在馬來凸果櫚上呆138分鐘。
馬來凸果櫚花蕾中的花蜜酒精含量較高。研究小組負責人、德國拜羅伊特大學動物生理學系的弗蘭克·威恩斯說:“我們在距它們僅3米遠的地方觀察,它們沒有明顯的醉酒跡象。”
以“酒”為食
筆尾樹鼩之所以酒量驚人,是因為它們主要以生長在馬來西亞西部叢林中的馬來凸果櫚花蕾中的花蜜為食。這種植物的花蜜酒精含量與普通啤酒相當,可達3.8%,是自然界中酒精含量最高的天然食物之一。在筆尾樹鼩的棲息地,馬來凸果櫚數量龐大,因此成為它們的主要食物來源。拉錢斯說:“馬來凸果櫚在馬來西亞西部分布非常廣泛。”他介紹說,馬來凸果櫚的花蕾中有一種酵母菌使花蜜發酵,產生酒精。而且這個發酵的過程全年都在進行,因此這種植物成為筆尾樹鼩穩定的食物來源。
研究人員認為,儘管其他叢林動物也會不同程度地通過吃下馬來凸果櫚的花蕾攝入酒精,但筆尾樹鼩的酒精攝入量最大,且從未表現出酒醉。筆尾樹鼩長期攝入大量酒精,如果包括人在內的其他哺乳動物像它們一樣“豪飲”,恐怕早已斃命。
種群分布
國內分布:西南各省。
國外分布:中南半島國家、喜馬拉雅山區和緬甸等。
分類學
樹鼩阿薩姆亞種(學名:Tupaia belangeri assamensis),Wroughton於1921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西藏(阿波爾山)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阿薩姆。
樹鼩滇西亞種(學名:Tupaia belangeri chinensis),Anderson於1879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四川(西南部)、雲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雲南蚌西和孟拉的桑達河谷。
樹鼩高黎貢山亞種(學名:Tupaia belangeri gaoligongensis),Wang於1987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雲南(高黎貢山中段及北段)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雲南瀘水。
樹鼩喜馬拉雅亞種(學名:Tupaia belangeri lepcha),Thomas於1922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西藏(南部)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
樹鼩海南亞種(學名:Tupaia belangeri modesta),G. Allen於1906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海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海南島黎母山。
樹鼩越北亞種(學名:Tupaia belangeri tonquinia),Thomas於1925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廣西(西南部)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越南。
樹鼩瑤山亞種(學名:Tupaia belangeri yaoshanensis),Wang於1987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廣西(大瑤山)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廣西金秀。
樹鼩滇南亞種(學名:Tupaia belangeri yunalis),Thomas於1914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雲南(紅河流域及以東地區和中部無量山)、貴州(西南部)、廣西(百色地區)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雲南蒙自。
樹鼩滇西亞種(學名:Tupaia belangeri chinensis),Anderson於1879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四川(西南部)、雲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雲南蚌西和孟拉的桑達河谷。
樹鼩高黎貢山亞種(學名:Tupaia belangeri gaoligongensis),Wang於1987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雲南(高黎貢山中段及北段)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雲南瀘水。
樹鼩喜馬拉雅亞種(學名:Tupaia belangeri lepcha),Thomas於1922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西藏(南部)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
樹鼩海南亞種(學名:Tupaia belangeri modesta),G. Allen於1906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海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海南島黎母山。
樹鼩越北亞種(學名:Tupaia belangeri tonquinia),Thomas於1925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廣西(西南部)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越南。
樹鼩瑤山亞種(學名:Tupaia belangeri yaoshanensis),Wang於1987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廣西(大瑤山)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廣西金秀。
樹鼩滇南亞種(學名:Tupaia belangeri yunalis),Thomas於1914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雲南(紅河流域及以東地區和中部無量山)、貴州(西南部)、廣西(百色地區)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雲南蒙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