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簡介
2011年臘月28日,
梅國雲午休時夢到回家過年辛苦趕路的人們,腦子裡忽然呈現有點怪異的“回家”二字,醒來後遂寫了下來。他感到這字還挺有趣味,就發到自己的微博里,沒想到卻引起網友的熱評。網友們都說那個“回”字,有望眼欲穿、恨不得很快到家的意思,也像車輪滾滾的回家潮。那個“家”字,就像為回家的親人亮著燈的房子,房子裡有老人孩子,還有小狗。此後,常常有怪異的文字在梅國雲的腦海里忽然跳出。能夠用筆墨記下來的文字,梅國雲就將它發在微博里,慢慢地竟引起越來越多網友的喜歡,每幅作品一般都有十萬以上網友的閱讀。包括《大公報》、《文藝報》、北美《紅杉林》雜誌在內的眾多媒體都介紹了梅國雲的“
筆外意象”。
新的筆墨藝術
從夢中得來的怪異文字到底屬於什麼藝術類,梅國雲自己也說不清楚。取了個“筆外意象”這個概念,還是網友支的招。當時有不少人幫助取名,其中有個叫小白白的網友對梅國雲說,你這個書法不像書法、美術不像美術的作品沒個名號不行,搞不好會無路可走,無家可歸。既然你是用寫字畫畫的筆弄出來的東東,這東東又能引發大家無窮無盡想像,就叫筆外意象如何?梅國雲感到這個概念還算熨帖,就採納了這個網友的意見。
“筆外意象”是不是梅國雲獨創的筆墨藝術?支持梅國雲的絕大多數網友都表示肯定,說是前無古人。但也有人質疑:不是有人就將“舞”字寫得像個女孩在持練旋轉,將“壽”字寫得像活靈活現的猴,將“虎”啊“蛇”的寫得像這個動物形狀。支持梅國雲的網友們覺得,這個看法沒有說服力。“舞”也好,“壽”也好,這些字偏形,是形而下的物。梅國雲的“筆外意象”偏意,是形而上的意。
透過梅國雲的“筆外意象”作品,能夠看到梅國雲人文關懷的愛,能夠看到字後面的宗教、哲學、文學思想。左邊的“岸”,觀者看到的是苦海里迷途的眾生和西方佛陀的慈悲和引渡。“心之逸”,看到的不僅是一幅畫,更是佛家追求的心如蓮的禪意和境界。躺著的“舟”,是對“野渡無人舟自橫“詩意的絕妙演繹。“望月”里有禪思有詩境有人文有畫美。“杜牧的詩《山行》”更是將一首詩的意境作了演繹和擴展,在網上引起不少的轟動。
著名作家楊文森說,梅國雲的“筆外意象”重在書法作品之外的意象。我以為其之所以引起網友和媒體的廣泛關注,是因為梅國雲創造性地把書畫藝術向傳統空間之外作了合理的延伸。以書法模式為基本要素,以繪畫模式留白布局,以文章的模式作為其表達的主要手法,亦書亦畫亦文,堪稱書、畫、文三位一體的完美結合。同時我還認為,梅國雲的“筆外意象”是中國文字書寫和表達藝術的重大創新和突破,既有別於傳統的書法藝術,也有別於傳統的國畫藝術。“筆外意象”用獨特的藝術語言表達了漢字的魂。重魂的“筆外意象”的藝術力量應該在重形的書法藝術力量之上。“筆外意象”是一門新的漢字表達藝術。
無論是不是新的藝術類別,總之,梅國雲創造的獨一無二的“筆外意象”藝術值得為此慶賀和自豪。
釋放漢字光芒
漢字本身的作用只是語言交流的工具,中國古人通過對漢字書寫的探索,形成了全球唯一的獨具魅力的漢字書寫藝術,也就是書法。梅國雲本身是使用漢字進行文學創作的著名作家,他認為“筆外意象”的出現,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偶然,只是緣於一個夢境。必然,因為漢字的內涵並不僅止於語言交流和書法藝術的功能。中國人發明文字,遠非傳說那么簡單。不少文字可能是某個古人大腦頻道與天地傳過來的信息剎那間相通了形成的映象。如果這個意義成立,不少文字卻不是發明的,而是發現的。既然是天地人共同作用的結果,漢字的魅力豈止人力可以估量。梅國雲認為測字打卦便是算卦先生通過漢字探索天地未知的信息。
這樣,梅國雲於夢境中得到“筆外意象”就不再那么讓人費解。他其實就是接受天地信息的合格的接受器。
有人寫文章評論梅國雲的“筆外意象”時說,梅國雲對佛學很感興趣,常年用他創造的“蓮花體”抄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在軍校時曾是哲學課代表,哲學考試“狀元”得主,兼詩人和作家。光有這些還不夠,梅國雲自青年時離家入伍,闖蕩大半箇中國,閱歷極為豐富,還有一個重要方面,他小時候臨於不少書法名家的帖子。所以接受天地間關於漢字的信息,他是功率很大的頻道。缺哪一方面都不行。比如,如果沒有書法底子,就沒辦法通過筆墨來展現。
著名作家黃孝陽說,梅國雲的“筆外意象”極富感染力。為什麼這么說?因為他將中國文字象形會意的基因密碼用筆墨進行了生動破譯。中國文字是56個民族不同文化的共同符號。梅國雲的“筆外意象”觸動享有這共同符號者的心靈。什麼是基因密碼?這隻有天知道。解密碼的人,就是天讓知道的人。梅國雲是肩負這樣使命的人。
創新開闢道路
中國的書法藝術自古人規範了篆、隸、楷、行、草,還有章法後,書家們一直在“媚俗”和“欺世”的矛盾中糾集。太像了也被罵,太不像了也被罵。罵來罵去,最後大家覺得還是泥古最為安全。所以書家們幾乎都是躺在古人的懷抱里取暖,造成臨好古人了就能成為書法家,但很難成為書法大家的局面。
梅國雲介紹說,他的“筆外意象”發在微博里,也常有人過來罵。罵他不效古法,甚至給他戴破壞中國書法藝術的大帽子。但不少罵的網友漸漸地發現,梅國雲的“筆外意象”並沒有割斷中國漢字表達的文化傳統,只是換了一個表達方式而已。一些人後來成為梅國雲“筆外意象”的堅定支持者。
著名作家、藝術評論家林森為此撰文說,書法藝術傳承至今,早已發展成有獨特審美的藝術形式。可一旦成為一種帶著條條框框的形式,自然便有無數人試圖去突破。很多書法家更多的是在筆畫結構上下功夫,每有一個小小的變化,已經難能可貴。梅國雲卻發現了書法在純粹的線條變化之外,還有著更多的與他人溝通、互動的可能性。梅國雲認為,書法藝術從古至今,大師輩出,若只從字型、字形上修煉出個人特色,恐怕已極難拓寬想像;在自媒體把人互相勾連起來的今天,應該把新的形式引入到書法當中,才能激起更多共鳴。他決定做出嘗試,他調動自己所有的信息資源和思想經驗,把多年來對社會現象的觀察思考、對佛學經典的研讀領悟、對世事人心的洞察反省都引入書法,這便使得他的作品煥發了一種前所未見的別樣光彩。
網友孫德威說,字中有乾坤,梅老師的“筆外意象”,讓作品自己說話,表達宗教思想和哲學意義,這不僅是對書法藝術的進一步挖掘,更是充分發揮了漢字的表意作用,是文化的進步。
傳遞吉祥和快樂
梅國雲說,把“筆外意象”發在微博里本來是玩的,但沒想到越玩越好玩。為什麼會越玩越好玩?是網友們從作品裡得到的喜悅之情反過來讓梅國雲分享到更多的快樂。
記者從網友們發表的評論里看到,大家對“筆外意象”的解讀和評價遠遠超過對書法作品的認識。
有位叫貓咪咪的網友說,書法作品不外乎線條、結構、章法之美。無論你站在書法作品前看多長時間,字還是字,無非是好看的字而已,看完也就完了。如果是草書,你可能連字都不認識。但是看梅老師的“筆外意象”就不一樣了,你會一下子被深深吸引,然後是長時間地品味,躺在床上還在想這幅作品,過幾天還會翻出來再次欣賞,意味無窮。
有位叫鬼祟的網友說,梅國雲老師的“筆外意象”傳遞給人吉祥、自信、力量和美的感動。做夢都想得到梅老師的“筆外意象”作品用來鎮宅,用來調節心情。
網上還有兩個網友在轉播梅國雲作品時的留言——
黃強:梅老師您好,請問你什麼時候出新作品啊。我和我朋友張楊都很期待,因為她還吃不進東西,說是也許看到你作品會好點,謝謝您了。
張揚伊圓:上次表哥去世時,我不吃不喝,父親打開梅老師博,看到梅老師作品和帶著禪意的音樂,壓制的心得緩釋,哭了一天好了。
當記者將這些網友的留言找出來給梅國雲看時,梅國雲很是感慨:現在社會節奏快,大家生活壓力大,如果網友們看到我的“筆外意象”作品能夠開心,我會不斷地將腦海里蹦出來的字寫下來發在博上,讓大家分享。
當問及梅國雲會不會走商業運作,作品會不會送人或者做其它用途時,梅國雲說,媒體報導後,確實有不少人跟我商量是不是走走市場,我覺得本來是玩一玩的東西竟然要走向市場,有點不可思議,根本沒想著用它賺錢。當記者求字時,梅國雲一笑,鋪開紙,筆走龍蛇寫了一幅“智慧如海”書法作品饋贈。梅國雲說,實在對不起,我只是玩玩而已,“筆外意象”作品我一幅不贈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