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獎項歷程,獎項主持,獎項評審,提名名單,獲獎名單,獎項評析,
獎項歷程
日程 | 時間 |
---|---|
獎項報名日期 | 2003年9月1日至9月30日 |
公布入圍名單 | 2003年11月4日 |
頒獎典禮 | 2003年12月13日 |
以上參考資料:
獎項主持
以上參考資料:
獎項評審
以上參考資料:
提名名單
獎項 | 提名名單 |
---|---|
最佳劇情片 | |
最佳創作短片 | |
最佳紀錄片 | |
最佳卡通片 | 入圍從缺 |
最佳導演 | |
最佳男主角 | |
最佳女主角 | |
最佳男配角 | |
最佳女配角 | |
最佳新演員 | |
最佳原著劇本 | |
最佳改編劇本 | |
最佳攝影 | |
最佳視覺效果 | |
最佳美術設計 | |
最佳造型設計 | |
最佳動作設計 | |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 |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 |
最佳剪輯 | |
最佳音效 |
以上參考資料:
獲獎名單
獎項類別 | 獎項名稱 | 獲獎名單 | |
---|---|---|---|
影片獎項 | 最佳劇情片 | 《無間道》 | |
最佳卡通片 | 入圍從缺 | ||
最佳紀錄片 | |||
最佳創作短片 | 《風中的小米田》 | ||
個人獎項 | 最佳導演 | 《無間道》 | |
最佳男主角 | 《無間道》 | ||
最佳女主角 | 《金雞》 | ||
最佳男配角 | 《無間道》 | ||
最佳女配角 | 《黑狗來了》 | ||
最佳新演員 | 《盲井》 | ||
《跑吧!孩子》 | |||
最佳原著劇本 | 《PTU》 | ||
最佳改編劇本 | 《盲井》 | ||
最佳攝影 | 《不見》 | ||
最佳視覺效果 | 《千機變》 | ||
最佳美術設計 | 《金雞》 | ||
最佳造型設計 | 《金雞》 | ||
最佳動作設計 | 《千機變》 | ||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 《黑白森林》 | ||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 《向左走 向右走》 | ||
最佳剪輯 | 《不散》 | ||
最佳音效 | 《無間道》 | ||
特別獎項 | 年度最佳台灣電影 | 《不散》 | |
年度最佳台灣電影工作者 | |||
終身成就特別獎 | |||
非正式競賽 | 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 《無間道》 |
以上參考資料:
獎項評析
許多人用“風雨飄搖”來形容金馬獎走過的風風雨雨,除了1964年停過一屆外,已經是第四十屆。台灣本土電影日漸衰落,金馬獎上“港強台弱”已成事實,很難想像,在沒有港片參與的情況下,還有多少人關注金馬獎。該屆金馬獎的情況依然如此,一共51部報名,而台灣參賽的劇情片只有8部,而香港則有18部之多。(青年時報評)
該屆金馬獎臨時決定出席的劉德華成為“金馬獎最受傷的男人”。因為輿論都認為他和吳君如成為最後贏家,但賽果出來後,吳君如大贏,劉德華卻一票飲恨,該屆金馬獎最令評審痛苦抉擇的,當屬“最佳男主角獎”劉、梁之爭,11位評審經過7次投票,最後梁朝偉以6票對劉德華5票辛苦拿下影帝。評審認為梁朝偉於《無間道》片中為傳統臥底角色,找到了創新的詮釋角度,豐富了角色亦苦亦喜的複雜度,也拉高了全片藝術層次,因此終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新京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