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屆國際紀錄片協會獎

第35屆國際紀錄片協會獎

第35屆國際紀錄片協會獎(35th IDA Documentary Awards)是由國際紀錄片協會主辦的紀錄片類獎項。

該屆國際紀錄片協會獎共有來自全球的785部作品參與獎項的角逐,有10部紀錄片入圍最佳紀錄長片。最終《為了薩瑪》獲得最佳紀錄長片,《女孩的戰地滑板課》獲得最佳紀錄短片,史蒂文·博格納爾朱莉婭·賴克特憑藉《美國工廠》獲得最佳導演,菲拉斯·法耶德、Alisar Hasan憑藉《洞穴里的醫院》獲得最佳編劇。

美國時間2019年12月7日,該屆國際紀錄片協會獎在美國洛杉磯派拉蒙影業公司舉行頒獎典禮,由威利·加森擔任主持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35屆國際紀錄片協會獎
  • 外文名:35th IDA Documentary Awards
  • 類型:紀錄片類獎項
  • 國家地區:美國
  • 頒獎時間:2019年12月7日
  • 頒獎地點:美國洛杉磯派拉蒙影業公司
  • 最佳紀錄長片:《為了薩瑪》
  • 最佳紀錄短片:《女孩的戰地滑板課》
獎項歷程,獎項主持,提名名單,初評名單,最終名單,獲獎名單,獎項幕後,獎項評析,

獎項歷程

美國時間日程
2019年10月10日
公布最佳紀錄長片、最佳紀錄短片初評名單
2019年10月23日
公布提名名單
2019年11月4日至12月2日
評審評選獎項
2019年12月7日
頒獎典禮紅毯儀式
頒獎典禮
慶祝酒會
第35屆國際紀錄片協會獎

獎項主持

環節主持人
提名典禮
頒獎典禮
參考資料來源:

提名名單

初評名單

獎項名稱提名者
(Best Feature)
魔鬼辯護人》(加拿大、瑞士、以色列)
奇異恩典》 (美國)
美國工廠》(美國)
阿波羅11號》(美國)
水墨》(英國、德國、丹麥)
《黑人母親》(美國、牙買加)
《肯寧漢》(德國、美國)
《黑色太陽》(加拿大)
馬拉多納》(英國)
《土地》(加拿大)
為了薩瑪》(英國、敘利亞)
《撒旦萬歲?》(美國)
蜂蜜之地》(北馬其頓)
喀布爾,風中之城》(阿富汗、德國、荷蘭)
勒莫貝爾》(智利、哥倫比亞)
午夜急救之家》(墨西哥、美國)
午夜行者》(美國、英國、卡達)
獨生之國》(美國)
時光機》(中國)
完美現在時》(中國、美國)
《罪惡小城》(美國)
《暗海》(奧地利、美國)
傳奇劇院阿波羅》(美國)
最大的小小農場》(美國)
洞穴里的醫院》(丹麥、卡達、美國)
民主的邊緣》(巴西、美國)
《被監視的感覺》(美國)
《最熱的八月》(美國、加拿大)
《提議》(美國)
《這不是一部電影》(加拿大、德國)
(Best Short)
《A Love Song for Latasha》(美國)
《America》(美國)
《異鄉人在紐約》(美國)
《魔力手環》(芬蘭)
《Black to Techno》(美國)
《Easter Snap》(美國)
正義仍缺席》(韓國、美國)
《La bala de Sandoval》(厄瓜多)
《Sam and the Plant Next Door》(英國)
女孩的戰地滑板課》(英國)
《Lost and Found》(英國、孟加拉)
《Mack Wrestles》(美國)
《Marielle and Monica》(英國、巴西)
《Sam and the Plant Next Door》(英國)
《Scenes from a Dry City》(美國)
《The Nightcrawlers》(美國、菲律賓)
《Valley of the Rulers》(塞爾維亞、以色列)
《Show Me the Way》(美國)
聖路易斯的超人》(美國)
《The Love Bugs》(美國)
《The Separated》(美國)
《The Unconditional》(美國)
註:僅最佳紀錄長片、最佳紀錄短片有初評名單,參考資料來源:

最終名單

獎項名稱提名者
最佳紀錄長片
(Best Feature)
魔鬼辯護人》(加拿大、瑞士、以色列)
獨生之國》(美國)
為了薩瑪》(英國、敘利亞)
午夜急救之家》(墨西哥、美國)
《暗海》(奧地利、美國)
民主的邊緣》(巴西、美國)
蜂蜜之地》(北馬其頓)
最大的小小農場》(美國)
美國工廠》(美國)
阿波羅11號》(美國)
最佳紀錄短片
(Best Short)
《A Love Song for Latasha》(美國)
《America》(美國)
《異鄉人在紐約》(美國)
《Black to Techno》(美國)
《Easter Snap》(美國)
正義仍缺席》(韓國、美國)
《Sam and the Plant Next Door》(英國)
女孩的戰地滑板課》(英國)
《The Nightcrawlers》(美國、菲律賓)
《Valley of the Rulers》(塞爾維亞、以色列)
最佳導演
(Best Director)
佩特拉·科斯塔《民主的邊緣
瑞秋·利·瓊斯、Philippe Bellaiche《魔鬼辯護人
塔瑪拉·科特夫斯卡、盧博·斯特法諾夫《蜂蜜之地
最佳策劃向紀錄系列片
(Best Curated Series)
《美國歷史》(美國)
《BCC 故事村》(英國)
《Dokumania》(丹麥)
《POV》(美國)
《AJE 直擊》(卡達)
最佳劇情向紀錄系列片
(Best Episodic Series)
《抽象:設計的藝術第二季》(美國)
《Finding Justice》(美國)
《Kids Behind Bars: Life Or Parole》(美國)
《無證人生》(美國)
我們的星球》(英國)
最佳多部分紀錄片
(Best Multi-Part Documentary)
《逐月》(美國)
逃離夢幻島》(美國)
《勞瑞娜》(美國)
《逃脫R. Kelly的魔爪第一季》(美國)
《武當幫:麥克風與人》(美國)
最佳短片向紀錄系列片
(Best Short Form Series)
《A Cure for Fear》(美國)
《A Moment in Mexico — The New York Times Op-Docs》(美國)
《Guardian Documentaries》(美國)
《POV Shorts》(美國)
《The F Word》(美國)
最佳音頻紀錄片
(Best Audio Documentary)
《Gladiator: The Aaron Hernandez Story》(美國)
《Headlong: Running from COPS》(美國)
《Heavyweight》(美國)
《Latino USA》(美國)
《A Sense of Quietness》(英國)
最佳音樂紀錄片
(Best Music Documentary)
奇異恩典》(美國)
歸家:碧昂絲作品》(美國)
傳奇劇院阿波羅》(美國)
《禮物:約翰尼·卡什之旅》(美國)
《武當幫:麥克風與人》(美國)
最佳編劇
(Best Writing)
Don BernierJacqueline Olive《正合時宜》
Julien Elie《黑色太陽》
菲拉斯·法耶德、Alisar Hasan《洞穴里的醫院
佩特拉·科斯塔《民主的邊緣
卡里姆·阿米爾、埃林·巴內特、佩德羅·科斯《隱私大盜
最佳攝影
(Best Cinematography)
Ernesto Pardo、François Messier-Rheault《黑色太陽》
Hannu-Pekka Vitikainen《莫倫貝克之神》
Fejmi Daut、Samir Ljuma《蜂蜜之地
盧克·洛倫岑《午夜急救之家
Jon Kasbe《狩與獵之間》
最佳剪輯
(Best Editing)
Lindsay Utz《美國工廠
托德·道格拉斯·米勒《阿波羅11號
Chris King《馬拉多納
Regina Sobel《人性使然》
盧克·洛倫岑、Paloma López Carrillo《午夜急救之家
Jon Kasbe、Caitlyn Greene 、Frederick Shanahan《狩與獵之間》
最佳配樂
(Best Music Score)
Matt Morton《阿波羅11號
Keegan Dewitt《人性使然》
H. Scott Salinas《暗海》
Hans Appelqvist《筏子》
大衛·L·沃爾泊學生紀錄片獎
(David L. Wolper Student Documentary Award)
《All That Remains》(美國)
《Beyond the North Winds: A Post Nuclear Reverie》(英國)
《Brewed in Palestine》(美國)
《Follow the Sun》(美國)
《In the Wake》(美國)
ABC新聞視頻源獎
《邁克·華萊士在此》(美國)
《天下霓裳》(美國)
《會見戈巴契夫》(英國、美國、德國)
《我們的羅伊·科恩哪兒去了?》(美國)
參考資料來源:

獲獎名單

獎項名稱獲得者
最佳紀錄長片(Best Feature)
為了薩瑪》(英國、敘利亞)
最佳紀錄短片(Best Short)
女孩的戰地滑板課》(英國)
最佳導演(Best Director)
最佳策劃向紀錄系列片(Best Curated Series)
《Dokumania》(丹麥)
最佳劇情向紀錄系列片(Best Episodic Series)
《抽象:設計的藝術第二季》(美國)
最佳多部分紀錄片(Best Multi-Part Documentary)
逃離夢幻島》(美國)
最佳短片向紀錄系列片(Best Short Form Series)
《A Moment in Mexico — The New York Times Op-Docs》(美國)
最佳音頻紀錄片(Best Audio Documentary)
《A Sense of Quietness》(英國)
最佳音樂紀錄片(Best Music Documentary)
歸家:碧昂絲作品》(美國)
最佳編劇(Best Writing)
菲拉斯·法耶德、Alisar Hasan《洞穴里的醫院
最佳攝影(Best Cinematography)
Fejmi Daut、Samir Ljuma《蜂蜜之地
最佳剪輯(Best Editing)
盧克·洛倫岑、Paloma López Carrillo《午夜急救之家
最佳配樂(Best Music Score)
Hans Appelqvist《筏子》
大衛·L·沃爾泊學生紀錄片獎(David L. Wolper Student Documentary Award)
《Brewed in Palestine》(美國)
ABC新聞視頻源獎(ABC News VideoSource Award)
《邁克·華萊士在此》(美國)
帕爾·羅倫茲獎(Pare Lorentz Award)
蜂蜜之地》(北馬其頓)
帕爾·羅倫茲獎特別提及(Pare Lorentz Award Honorable Mention)
《人類紀》(加拿大)
紀錄片新人導演獎(Emerging Documentary Filmmaker Award)
雷切爾·利爾斯
火線勇氣獎(Courage Under Fire Award)
先驅獎(Pioneer Award)
Cinereach
法庭之友獎(Amicus Award)
出版自由記者委員會
捍衛真相力量獎(Truth to Power Award)
事業成就獎(Career Achievement Award)
參考資料來源:

獎項幕後

  1. 該屆國際紀錄片協會獎首次設定最佳導演、捍衛真相力量獎。
  2. 獲得該屆國際紀錄片協會獎最佳音樂紀錄片的紀錄片《歸家:碧昂絲作品》是碧昂絲的導演處女作。
  3. 在該屆國際紀錄片協會獎頒獎典禮上,網飛Netflix決定贊助國際紀錄片協會每年25000美元,用以支持新興紀錄片製作人的職業發展。

獎項評析

敘利亞電影製作人瓦德·阿爾·卡特布因為其製作講述飽受戰爭蹂躪的敘利亞生活的紀錄片《為了薩瑪》而獲得第35屆國際紀錄片協會獎火線勇氣獎,而該紀錄片也獲得了最佳紀錄長片,成為該屆國際紀錄片協會獎的最大贏家。史蒂文·博格納爾、朱莉婭·賴克特通過紀錄片《美國工廠》巧妙地展現出中美工廠制度的差異,因此獲得最佳導演。麗亞·雷米尼在飽受科學教的騷擾和人身攻擊下,製作了揭露科學教背後真相的系列紀錄劇集《麗亞·雷米尼:科學與後遺症》,她也憑藉該劇集獲得首個捍衛真相力量獎。(《好萊塢報導者》《Variety》綜合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