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屆泰迪獎(31st Teddy Awards)又名第6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泰迪獎,是由柏林國際電影節與泰迪贊助協會(TEDDY Sponsorship Society)主辦的電影類獎項。
第31屆泰迪獎共設定6個獎項,評選範圍為所有參加第6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與LGBTQAI+相關的影片。最終《普通女人》獲得最佳劇情片,《日常對話》獲得最佳紀錄片,《我的同志姐姐》獲得最佳短片。
德國時間2017年2月17日,該屆泰迪獎在德國柏林藝術劇院(Haus der Berliner Festspiele)舉行頒獎典禮,由Jack Woodhead擔任主持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31屆泰迪獎
- 外文名:31st Teddy Awards
- 別名:第6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泰迪獎
- 類型:電影類獎項
- 國家地區:德國
- 頒獎時間:2017年2月17日(德國時間)
- 頒獎地點:德國柏林藝術劇院
- 主辦方:柏林國際電影節、泰迪贊助協會
獎項歷程,獎項評審,入圍名單,競賽影片,展映影片,獲獎名單,獎項幕後,獎項評析,
獎項歷程
德國時間 | 日程 |
---|---|
2016年10月31日 | 參賽長片報名截止 |
2016年11月15日 | 參賽短片報名截止 |
2016年12月19日 | 公布該屆泰迪獎海報 |
2017年1月4日 | 公布競賽評審團成員名單 |
2017年1月14日 | 公布讀者評審團成員名單 |
2017年1月17日 | 公布泰迪特別獎獲得者 |
2017年1月31日 | 公布入圍片單 |
2017年2月17日 | 頒獎典禮 |
慶祝秀 |
獎項評審
評審類型 | 評審姓名 | 備註 |
---|---|---|
競賽評審團 | Gizem Bayiksel | 土耳其策展人、攝影師、製片 |
Sachiko Imai | 日本翻譯、策展人 | |
Hassan Kamoga | 烏干達策展人、製片、活動家 | |
Saadat Munir | 丹麥策展人、製片 | |
Marjo Pipinen | 芬蘭策展人 | |
Carl Spence | 美國策展人 | |
Martin Wolkner | 德國策展人、影評人 | |
讀者評審團 | Hannes Richter | 電影愛好者 |
Stephanie Rohde | 電影愛好者 | |
Ulf Spengler | 電影愛好者 | |
Katayun Pirdawari | 電影愛好者 | |
註:競賽評審團由專業電影人組成,評選最佳劇情片、最佳紀錄片、最佳短片、泰迪評審團獎4項獎; 註:讀者評審團由業餘電影愛好者自主報名,經泰迪贊助協會篩選後組成,評選泰迪讀者獎1項獎。 | ||
參考資料來源: |
入圍名單
競賽影片
類型 | 片名 | 導演 | 國家地區 |
---|---|---|---|
劇情片 | 《檳榔血》 | 中國香港、中國大陸 | |
《流動體》 | 中國台灣 | ||
義大利、法國 | |||
《選角》 | Nicolas Wackerbarth | 德國 | |
《革命半途而廢的人終將自掘墳墓》 | 馬修·德尼、西蒙·拉瓦 | 加拿大 | |
《如父如母》 | 萊斯·博丹斯基 | 巴西 | |
《謹慎》 | 美國 | ||
《EMO音樂劇》 | Neil Triffett | 澳大利亞 | |
《怪奇秀》 | 楚蒂·斯泰勒 | 美國 | |
《上帝之國》 | 英國 | ||
《人生密密縫》 | 日本 | ||
《厭男者》 | 德國 | ||
《普通女人》 | 智利、德國、西班牙、美國 | ||
《酒會》 | 英國 | ||
《肌膚》 | 愛德華多·卡薩諾瓦 | 西班牙 | |
《La prima sueca》 | 奧古斯丁納·聖馬丁、Inés María Barrionuevo | 阿根廷 | |
《理查大冒險》 | 托比·格恩科爾 | 德國、比利時、盧森堡、挪威 | |
《瘋狂的老鼠》 | 奧地利 | ||
《傷口》 | 南非、德國、荷蘭、法國 | ||
《愛的路》 | 克里斯·米瑞阿 | 德國 | |
《怪胎》 | 加拿大 | ||
紀錄片 | 《日常對話》 | 中國台灣 | |
《偷牛賊》 | 阿爾貝蒂娜·卡里 | 阿根廷 | |
《爭論之骨》 | Andrea Weiss | 美國 | |
《羅斯貝爾家族》 | Camila José Donoso | 墨西哥、智利 | |
《查維拉》 | 凱瑟琳·岡德、達雷沙·姬 | 美國 | |
《夢之船》 | Tristan Ferland Milewski | 德國 | |
《我不是你的黑鬼》 | 美國、法國、比利時、瑞士 | ||
《我美妙的西柏林》 | 約亨·希克 | 德國 | |
《堅強之島》 | 恩斯·福特 | 美國、丹麥 | |
短片 | 《最後階段》 | 尼可拉斯·施密特 | 德國 |
《聖瑪利亞島3D》 | Oliver Husain | 加拿大 | |
《Kometen》 | Victor Lindgren | 瑞典 | |
《我的同志姐姐》 | 利亞·希塔拉 | 瑞典、挪威 | |
《烏爾麗克的大腦》 | Bruce La Bruce | 德國、加拿大 | |
《Vênus – Filó a fadinha lésbica》 | Sávio Leite | 巴西 | |
參考資料來源: |
展映影片
獲獎名單
獎項名稱 | 獲獎方 |
---|---|
最佳劇情片(Best Feature Film) | 《普通女人》 |
最佳紀錄片(Best Documentary-/Essay Film) | 《日常對話》 |
最佳短片(Best Short Film) | 《我的同志姐姐》 |
泰迪評審團獎(TEDDY Jury Award) | 《人生密密縫》 |
泰迪讀者獎(TEDDY Readers’ Award) | 《上帝之國》 |
泰迪特別獎(Special TEDDY Award) | |
參考資料來源: |
獎項幕後
- 該屆泰迪獎海報是cabine設計的。
- 獲得該屆泰迪讀者獎的影片《上帝之國》是導演弗朗西斯·李的長篇處女作。
獎項評析
智利影片《普通女人》在故事中融入了理解和同情心,闡明了全球跨性別人士的被持續歧視和邊緣化的困境,因此獲得了第31屆泰迪獎最佳劇情片。荻上直子在影片《人生密密縫》中強調獨特的細節、精美的攝影,使得影片具有普遍的吸引力,從而將泰迪評審團獎收入囊中。紀錄片《日常對話》的導演黃惠偵對她的家庭故事進行了勇敢地刻畫,讓觀眾深入地了解並不熟悉的文化,該片既具有大眾性又有一定的私密性,成功收穫了最佳紀錄片獎項。此外,作為德國酷兒電影的先驅,導演莫妮卡·楚特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就在電影中謳歌了女權主義,並且關注到了女同性戀者的權益,她勇敢的開拓精神和進取態度值得嘉獎,因此獲得了該屆泰迪特別獎。(《好萊塢報導者》《Hornet》《Männer》綜合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