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紀以來非洲季風演化的沉積學與地球化學記錄

第四紀以來非洲季風演化的沉積學與地球化學記錄

《第四紀以來非洲季風演化的沉積學與地球化學記錄》是依託同濟大學,由趙玉龍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四紀以來非洲季風演化的沉積學與地球化學記錄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趙玉龍
  • 依託單位:同濟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非洲季風的演化對於理解全球氣候變化的熱帶驅動具有重要意義,而要理解非洲季風在軌道尺度上的演化必須有較長時間尺度上連續的沉積記錄。本次研究旨在通過對位於東地中海中部的ODP 969站合成深度最上部45米沉積物進行粘土礦物學和元素地球化學分析,以獲得第四紀以來東地中海中部陸源碎屑輸入的連續的高解析度沉積記錄。結合在東地中海東部黎凡特海盆和西部艾奧尼亞海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建立尼羅河河流輸入和撒哈拉粉塵輸入在東地中海的替代性指標,重建非洲季風第四紀以來的變化及其控制因素。該項研究預期將回答非洲季風演化研究中的若干重要科學問題,有望在海洋沉積學和沉積地球化學方面對非洲季風演化的研究提供幫助。

結題摘要

本項目通過對東地中海沉積柱狀樣進行礦物學和沉積地球化學分析,旨在建立尼羅河河流輸入和撒哈拉粉塵輸入在東地中海的替代性指標,重建非洲季風第四紀以來的變化及其控制因素,回答非洲季風的演化對“熱帶驅動”回響機制的科學問題。通過對大洋鑽探計畫160航次在東地中海獲得的ODP 969站、ODP 964站、ODP 966站以及法國“Marion Dufresne”科考船PROMETE III航次在地中海最東部獲取的MD90-964沉積柱狀樣進行粘土礦物、雷射粒度以及X射線螢光主量元素分析,得到以下認識:(1)愛奧尼亞海在中更新世氣候轉型前陸源碎屑主要來源於撒哈拉粉塵輸入,其變化主要受非洲季風的歲差周期變化控制;中更新世氣候轉型導致歐洲南部氣候和植被發生變化,來自亞平寧半島的輸入增強;300 ka以來,亞平寧半島南部的構造運動對該海區陸源輸入也有較大影響。(2)地中海東部盆地的沉積物輸入主要受尼羅河的輸入控制,大量來自尼羅河的粗組分在非洲季風降雨引發的尼羅河洪泛期被帶至地中海,形成濁流或異重流;尼羅河古洪水事件在1500-1000 ka期間頻發且強度很大,顯示非洲季風在這段時間較強;(3)撒哈拉沙漠向東地中海輸入的粉塵在上新世時主要來源於靠近阿爾及利亞南部的源區,其輸送介質為非洲季風,因此撒哈拉粉塵輸入量的峰值對應於偏心率極大值;而中更新世以來粉塵的主要源區為利比亞沙漠,主要輸送介質為撒哈拉熱帶低壓氣團,此撒哈拉粉塵輸入量的峰值對應於偏心率極小值;引起該變化的原因可能包括中更新世氣候轉型引起的熱帶氣旋活動增強或者沃克環流發育造成的非洲季風減弱。綜上,本研究通過對不同沉積物岩芯進行沉積和地球化學分析,重建了尼羅河沉積物以及撒哈拉粉塵對東地中海海輸入上新世以來的變化,並探討了不同盆地沉積輸入的控制因素,全面的評估了非洲季風變化對該海區沉積輸入的影響並通過代用指標的建立,重建了非洲季風變化的歷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