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村隸屬於建寧街道小坡社區居民委員會,屬於壩區。位於麒麟城北邊,距離小坡社區1公里,距離建寧街道3公里。國土面積1950畝,海拔1888.8米,年平均氣溫17℃,年降水量1100毫米。全村有農戶492戶,有鄉村人口1436人,其中農業人口1436人,勞動力87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70人。2011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35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945元。農民收入主要以務工為主。 該村有耕地410畝,均為旱地,人均耕地0.29畝,山林633畝,水面12畝,其它面積356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第四村
- 地理位置:麒麟城北邊
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1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話、通電視,沒有路燈。全村有492戶通自來水。有492戶通電,有492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92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00%和99%);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7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65戶。
該村到辦事處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3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48輛,機車78輛。
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185戶。該村到2011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混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0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89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0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該村到辦事處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3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48輛,機車78輛。
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185戶。該村到2011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混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0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89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0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1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35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85萬元,占總收入的6%;畜牧業收入386萬元,占總收入的28%;漁業收入5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694萬元,占總收入的51%:工資性收入156萬元,占總收入的12%。農民人均純收入6945元,農民收入以務工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5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23人,在省內務工121人,到省外務工2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縣內。2011年二、三產業收入694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1%。無自辦企業及農民專業合作組織。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92戶,鄉村人口1436人,其中男性715人,女性721人,其中農業人口1436人,勞動力876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回族5人。
到2011年底,全村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1436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100%;享受低保41人(人員名單附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距離居委會衛生所1公里。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8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87戶。
到2011年底,全村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1436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100%;享受低保41人(人員名單附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距離居委會衛生所1公里。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8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87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小坡國小,中學生就讀到麒麟區第三中學。村距離國小校0.8公里,距離中學 4公里。目前該村義務育在校學生271人,其中小學生189人,中學生82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O11年底,已建立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37萬元,有固定資產38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財務、村務、黨務。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支部1個,黨員總數41人,黨員中男黨員33人,女黨員8人。該村設有團支部1個,團員11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一是引進小坡物流項目後,耕地大部份被征占,農民失地、少地後,持續增收難度較大;
二是在征地拆遷等項目建設服務中,各種矛盾和居民利益交織在一起,服務重點項目建設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難度都較大。
三是新規劃的安置小區雖已啟動,但推進難度仍然較大。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抓住珠江源大城市建設向北轉移、曲靖物流園區建設和區域內交通便捷優勢的三大機遇,努力推動經濟社會快速發展。1、加快安置新區建設,積極協調相關部門辦理建設手續,儘快建成分配安置。2、全面完成農轉城工作。3、加強農民專業技能培訓,提升其整體素質,儘可能讓農民就地、就近轉移就業,不斷增長居民工資性收入。4、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壯大集體經濟,實現經濟總收入快速增長。
一是引進小坡物流項目後,耕地大部份被征占,農民失地、少地後,持續增收難度較大;
二是在征地拆遷等項目建設服務中,各種矛盾和居民利益交織在一起,服務重點項目建設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難度都較大。
三是新規劃的安置小區雖已啟動,但推進難度仍然較大。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抓住珠江源大城市建設向北轉移、曲靖物流園區建設和區域內交通便捷優勢的三大機遇,努力推動經濟社會快速發展。1、加快安置新區建設,積極協調相關部門辦理建設手續,儘快建成分配安置。2、全面完成農轉城工作。3、加強農民專業技能培訓,提升其整體素質,儘可能讓農民就地、就近轉移就業,不斷增長居民工資性收入。4、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壯大集體經濟,實現經濟總收入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