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中外大學校長論壇

第四屆中外大學校長論壇於2010年5月2日至4日在江蘇省南京市舉辦,論壇主題為“提高大學人才培養質量”。分議題為:——大學營造創新型人才成長的環境——高水平大學的教學模式創新——大學人才培養的質量保障及評價——加強大學與企業合作促進人才培養——可持續大學校園建設(綠色大學建設)參加本屆論壇的人員包括:中國內地及香港、澳門地區120多位大學校長或校務委員會主任,以及30多位來自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的世界知名大學校長;部分國際知名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以及駐華使領館代表。江蘇省省屬重點高校及高職院校領導約90人列席論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四屆中外大學校長論壇
  • 舉辦時間:2010年5月2日至4日
  • 舉辦地點:江蘇省南京市
  • 論壇主題:提高大學人才培養質量
會議開幕,會議閉幕,達成共識,

會議開幕

2010年5月,第四屆中外大學校長論壇在南京舉辦。
第四屆中外大學校長論壇第四屆中外大學校長論壇
論壇主題:“提高大學人才培養質量”。
2010年第四屆中外大學校長論壇在南京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劉延東指出,人類創造了空前的繁榮與文明,也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與挑戰。應對挑戰,需要新視野、新智慧、新方法和新科技,更需要世界各國攜手並肩,共同努力。中外大學校長論壇是大學精神和創新思想的高層對話,是分享智慧、合作交流的互動平台。
通過相互啟迪,凝聚共識,激發創造,對於大學和企業應對共同挑戰,肩負起促進人類進步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具有重要意義。
劉延東強調,教育是國家和民族振興發展的根本事業。決定中國未來發展的關鍵在人才,基礎在教育。大學是培育創新人才的高地,是新知識新思想新科技誕生的搖籃,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精神家園。中國政府確立了建設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現代高等教育的目標,將進一步彰顯大學人才培養功能,改革傳統培養模式和評價制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培育學生的創新精神、國際視野和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探索大學與科研院所、企業聯合、中外大學合作等新模式,以開放合作集聚人才培養的新優勢;進一步強化大學科學研究功能,培育跨學科的教學與科研團隊,支持建設聯合創新平台,以資源共享開闢科學進步新領域;進一步拓展大學社會服務功能,鼓勵大學主動參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發揮思想庫和智囊團作用,加快科研成果轉化,積極開展人文交流,以開拓引領創造文明進步的新空間。
本屆論壇以“提高大學人才培養質量”為主題,圍繞創新型人才培養、教學模式創新、質量保障與評價、綠色大學建設、大學與企業合作等議題進行交流研討。來自9個國家以及中國內地和港澳地區的150餘所知名大學校長出席論壇。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主持開幕式。

會議閉幕

2010年5月4日,在南京閉幕,教育部副部長郝平出席閉幕式並作大會總結講話。
郝平指出,中外大學校長論壇已經成為展示我國高等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要視窗,成為中國教育領域國際合作與交流的品牌項目,產生了獨特的輻射效應。從2002年舉辦第一屆中外校長論壇到現在,中國教育事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教育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此次論壇中外大學校長們站在經濟全球化和教育國際化的戰略高度,既從巨觀上關注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趨勢,也從國家、地區、大學本身層面上深入探討交流大學發展面臨的現實問題,準確把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這個重要話題,可謂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達成共識

一是大學要為人才質量提高創設高效的成長機制和平台。
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各類人才,這是大學發展的關鍵。不管是中國大學校長,還是國外大學校長,都把培養創新型人才作為現代大學的重要職責。雖然各大學在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模式和做法不同,但目的是一致的。
二是大學必須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要以積極的合作和服務姿態,密切與企業界的合作,提高知識創新、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為提高大學人才培養質量,尋求一種內外環境有機結合的鏈條式人才培養模式。
三是要大力倡導綠色大學建設,實現大學的可持續發展。
要圍繞人才培養這一核心,強化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理念,把這種理念融入各個教學和科研環節,建設可持續發展和綠色課程體系,以探求精神、生態文明意識、生態管理意識、全球意識,以及對人類和人類可持續發展的責任心為教育目標,大力培養環保複合型人才和具有可持續發展意識的新一代世界公民。
四是不管是創新還是借鑑世界知名大學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理念、制度和做法,都必須密切結合本國的歷史、文化、制度和教育的實際。在不同的國家,面臨不同的問題和解決辦法,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解決方案。
五是大學必須適應高等教育國際化趨勢,在合作辦學、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合作等方面邁出更大步伐,開展多層次、寬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