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從平面和垂直兩種維度,我們可以把對城市的感知模式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從平面角度看,今天的都市包括四種形態:常規意義上的建築、人工的自然/文化景觀(在華僑城它體現為以主題公園為代表的特殊建築)、以各種形式引進的傳統意義上的公共藝術和活動的人群。從垂直角度看,它又體現為四個層面,即高層建築、中低層建築、景觀建築以及人流/交通。上述各方面互相交織形成了當代城市現實的四個感知系統。
這四個系統共同構成了我們今天對都市的感知模式,它們同時也造就了高密度和過度混雜的都市景觀。由此提出的問題是,當代藝術如何面對和介入這樣一個新的現實。更加具體的說,公共藝術在這種都市環境中如何被重新定義。作為一種非物質形態的觀察和評價,藝術應該是既介入又超越上述四者的“第五系統”。針對華僑城的特定現實,我們希望借第五屆深圳國際當代雕塑展的契機,通過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十多位藝術家的特定作品,引入這個“第五系統”,為公眾提供觀察和重新發現城市現實的新角度。這個“第五系統”將勾劃出介於其他四個系統之間的場域,從而促使公眾和城市同時從內部和外部發生更新也更開放的聯繫。華僑城代表的是一個高速度和高效率的獨特城市形態,它濃縮了來源於各種地域文化的因素及不同現代化模式的影響。由此而建成的城市因其對通常現代主義規劃模式的超越,而成為“後規劃城市”。和傳統的城市相比,這種城市具有更為強大的可塑性和開放性,並預示著一個城市建造新階段的到來。“第五系統”力圖做到的是通過為這個特殊文化語境所製作的作品,在新的城市現實中為公共藝術的實驗開闢空間。
策劃人簡介
侯瀚如,1963年生於中國廣州,1990年以後移居巴黎。現為阿姆斯特丹的
皇家美術學院教授,他同時也是美國明尼蘇達州沃克藝術中心的國際藝術顧問委員會成員。從1997年到2000年侯瀚如策劃的“運動中的城市”探討了亞洲當代城市建設和藝術的互動及其在全球化過程中的發展,該展覽先後巡迴到世界7個城市,引起了國際藝術和建築界的高度重視。近年來,他集中探討城市空間中藝術的形態和可能性,並策劃了一系列公共藝術的計畫,比如巴黎的伊文斯基金會的公共藝術比賽(2002年)及義大利在托斯卡納地區6個城市的公共藝術計畫(2003年)。他策劃的展覽還包括“從中心出走”(1994年芬蘭Pori Art Museum)、“巴黎人”(1997年,倫敦Camden Arts Center),“
約翰內斯堡雙年展”(1997年南非),“墨西哥國際攝影雙年展”(1999年,墨西哥)、1999年威尼斯雙年展的法國國家館(義大利)、“2000上海雙年展”(上海),2001年釜山藝術節(韓國)、 2002年光州雙年展(韓國),2003年威尼斯雙年展(2003年義大利)。侯瀚如同時也是歐洲、亞洲以及美國很多藝術基金會的委員和評審,重要的藝術刊物的專欄批評家,並先後在很多地方重要的藝術機構進行講演。他的英文文集《在中間地帶》於2002年出版。
皮力,1974年生於中國武漢,現任教於
中央美術學院。他策劃的展覽包括“希望之星”(青島雕塑藝術博物館,2000),“狂想區”(2001,韓國東亞日報美術館,2002年北京遠洋藝術中心)、“正在建設”(東京歌劇院美術館,2002年)、“潤化:亞太媒體藝術”(2002年,北京世紀壇美術館)和“圖像就是力量”(2002年深圳何香凝美術館)。此外,他是2002年“
聖保羅雙年展”、2002年“
上海雙年展”和2003年“中國怎么樣?”(2003,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的助理策劃人。皮力出版的著作包括《後現代雕塑》(江蘇美術出版社),同時他還曾是美術同盟網站的創始人之一,《現代藝術》特約主編,2002年中國當代藝術獎金評選的藝術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