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波:20世紀後期的民主化浪潮

第三波:20世紀後期的民主化浪潮

《第三波:20世紀後期的民主化浪潮》是美國政治學家塞繆爾·P·亨廷頓著政治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991年。

該書分別論述了第三波民主化轉型的內容、原因、過程、特徵、鞏固和走向等問題。整本書體現了作者宏大的視野、敏銳的洞察力和很強的前瞻力。這本書總共有六章,邏輯非常清楚,論述層層遞進,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第三波:20世紀後期的民主化浪潮
  • 外文名稱:The third wave: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 作者:【美】塞繆爾·P·亨廷頓
  • 類別:政治學
  • 首版時間:1991年
  • 字數:268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作品評價,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書中總結了19世紀以來三波世界民主化浪潮的進程及其產生的原因,重點分析了20世紀後期重要的、或許也是最為重要的全球性的政治發展:大約有30個國家從非民主政治體制向民主政治體制發生的轉型,並試圖解釋發生在1974年到1990年間的這一波民主化浪潮發生的原因、方式及其所帶來的直接後果。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發生了什麼第二章 為什麼發生第三章 如何發生?民主化的過程
一、第三波的肇始二、民主的含義
三、民主化浪潮
四、民主化的問題
一、對浪潮的解釋二、對民主化浪潮的解釋
三、解釋第三波
四、正在衰落的合法性和政績困境
五、經濟發展與經濟危機
六、宗教變革
七、外部力量的新政策
八、示範效應或者滾雪球
九、從起因到起因製造者
一、威權政權二、轉型過程
三、主動轉變
四、政權取代
五、交相改變
第四章 如何發生?民主化的特點第五章 持續多久?第六章 何去何從?
一、第三波民主化之共相二、妥協和參與/適度交易
三、選舉:既出乎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四、暴力的低水平
一、鞏固及其問題
二、施虐者的問題:起訴和懲處VS?寬恕與忘懷
三、軍事執政官問題:忤逆成性而又力量強大的軍隊
四、背景性問題、幻想破滅與威權懷舊
五、培育一種民主政治文化
六、對民主政治行為進行制度化
七、有利於新興民主政權鞏固的條件
一、第三波之根由:持續、削弱,還是發生改變?二、第三波回潮?
三、進一步民主化:障礙與機遇
四、經濟發展與政治領導層

創作背景

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增長和科技革命的發展,世界範圍內的民主化浪潮逐漸興起。對此,西方的一些學者將其稱之為近代以來的第三次民主化的浪潮(簡稱“第三波”)。1991年,為對當代世界的民主化提出描述和分析,美國政治學家塞繆爾·P·亨廷頓發表了《第三波:20世紀後期的民主化浪潮》。

作品思想

亨廷頓在該書中談道:“經濟的發展與民主和民主化之間的關係是複雜的,而且可能因時因地而異。經濟因素對民主化有著重大的影響,但這些因素不是決定性的。在經濟發展的程度與民主之間存在著一種全面的相關性,然而沒有一種經濟發展的格局自身對導致民主化是必不可少的,或是充分的。”也就是說,經濟發展與民主化轉型之間存在相關性,卻不存在因果性關係。而相關並不是一種必然,相關只能說明聯繫的存在,而不能致使結果的必然出現。亨廷頓在該書中講到民主化轉型的區間問題,也即探討經濟發展到何種程度與民主化轉型的關係問題。他指出人均C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間(1980年美元價格計算)時民主化轉型最容易到來。人均GDP低於1000美元不可能實現民主;但當達到3000美元之後,再高也不會增加實現民主的機率;只有在這個轉型區間內,以往的統治方式最難於維持,社會要求新的利益整合機制的呼聲最高。亨廷頓實質認為,經濟發展與政治民主化之間的相關性並非是一種線性相關,而是N形曲線關係。
由此可見,經濟的發展與民主化之間並不存在必然關係,只有當經濟發展到達某種程度時才會最有利於民主化的轉型。經濟的發展只是影響民主化轉型的一個重要因素,但絕對不是決定因素或先決因素。經濟因素只有與其他因素相結合的時候才會發揮促進民主化轉型的效果。亨廷頓在該書中論述經濟因素與第三波民主化轉型關係的最後總結道:“經濟發展的實質程度與短期的經濟危機或失敗相結合,是最有利於威權政權向民主政府過渡的經濟公式。”

作品評價

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張桂琳:亨廷頓在《第三波:20世紀後期的民主化浪潮》當中指出了選舉民主必須以一系列政治價值追求、社會集團的公平競爭、民主制度的穩定性、新聞自由等重要因素聯繫在一起考慮。

出版信息

書名ISBN出版社出版時間
第三波:20世紀後期的民主化浪潮
978-7-300-14875-5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3-04

作者簡介

塞繆爾·P·亨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1927—2008),當代西方政治學家。早年就讀於耶魯大學、芝加哥大學和哈佛大學,1951年在哈佛大學獲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曾擔任美國政治學會主席。代表作有《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變化世界中的政治秩序》《第三波:20世紀後期的民主化浪潮》等。亨廷頓的學術研究橫跨政治思想、比較政治學和國際政治學等領域,學術影響逾半個世紀,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