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號學派

符號學派

在大眾傳播符號領域中,這個學派認為傳播是利益的產生與交換,因此它是一種產品,關注信息文本如何與人發生互動並由此產生利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符號學派
  • 起源:法國
  • 代表:阿爾都塞
  • 起源時間:20世紀初
符號學派從研究傳播符號來審視傳播,1、阿爾都塞,2、法國結構主義思想家巴爾特,3、文化的巨觀形式也可以理解為廣義的符號,4、荷蘭符號學家梵·迪克,

符號學派從研究傳播符號來審視傳播

1、阿爾都塞

(Louis Althusser,1918-1990)認為,概念、詞句在不斷的複製、重組過程中貫穿著意識形態(這裡指人們有意無意中共同接受的規範、傳統和對社會關係的認識)。媒介是意識形態國家機器之一,促使人們以可以接受的方式自然地思考和行動,使話語的統治權力合法化。

2、法國結構主義思想家巴爾特

(Roland Barthes,1915-1980)以對符號的研究,體現了這種泛意識形態的觀點。他以報刊上的照片為例,諸如一位穿著法國軍服的黑人士兵在向法國國旗敬禮、一位法國將軍向獨臂的塞內加爾人授勳、一位修女將杯子遞給臥床不起的阿拉伯人、一位白人校長給一群神情專注的黑人小孩上課,等等,都明顯地帶有意識形態。他稱被符號固定了的內涵為“神話”,而符號學就是要“去神話”,揭示符號的實質意義。

3、文化的巨觀形式也可以理解為廣義的符號

法國學者福柯(Michel Foucalt,1926-1984)在一系列文化符號學著作中表達了這樣的觀點:任何權力的行使,都離不開知識的提取、占有、分配與保留。通過知識的製造和傳播,獲得了行使權力的權利。因而權力是具有說服效力的,人類科學產生出的知識和真理,在某種意義上是與權力聯繫在一起的。這裡的“權力”是指廣義的支配力和控制力。傳播中體現的權力與日常生活共存。傳播的話語規則體現了話語的社會結構,表明誰可以講話,可以講多少,可以講什麼,以及在什麼場合講。只要我們想想人們對於電視“上鏡”的嚮往,對於影像中明星的渴望,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說“傳播”是“權力認可的儀式”了。

4、荷蘭符號學家梵·迪克

(Teun van Dijk,1943-),對“新聞”這種傳媒上最常見的信息進行了文本分析和語境分析,試圖說明新聞的深層“意識形態”成份。新聞話語的多層級結構特徵,決定了客群一般只能得出既定結構所提供的解釋框架,其他的解釋框架,會被使用到反面的解釋中。他指出:記者在以職業的新聞價值標準製作新聞時,實際上不斷複製著社會的話語,無形中將與事實相關的政治、經濟和意識形態等方面的價值觀內涵其中了。 “我們的新聞、新聞製作和報紙已深深地被他們為有效地以一套固定程式收集每天新聞而編織的那張網所束縛住了。”
但是,批判學派固有的“只破不立”的立場,使得傳播學批判研究流派更像是一種社會思潮,一劑清新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