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鷹鵑

笛鷹鵑

笛鷹鵑(學名:Hierococcyx nisicolor):形外觀與鷹鵑相似,但體型要小很多。體長28-30厘米,體重69·2-93克。羽色與雀鷹略似,但嘴尖端無利鉤,腳細弱而無銳爪。頭灰;背褐;尾具寬闊橫斑;喉及上胸具縱紋,下胸和腹密布橫斑;兩性相似。嘴強,嘴峰稍向下曲。翅具10枚初級飛羽。尾長闊,呈凸尾狀。腳短弱,具4趾,第1、4趾向後,趾不相併。雌雄外形大體相似,幼鳥羽色與成鳥不同。

有巢寄生的習性,自己不營巢,寄生於喜鵲等鳥類巢中產卵,卵與寄主卵的外形相似,孵化後雛鳥將寄主雛鳥殺死,被寄主餵養至成熟。一般棲息于山林中、山旁平原、冬天常到平原地帶以及限於樹上活動。分布於中國和東南亞。

註:笛鷹鵑曾經歸屬於杜鵑屬Cuculus),2014年由IUCN重新分類,歸屬鷹鵑屬(Hierococcyx)。英文名稱“Hodgson's Hawk-cuckoo”是紀念東方學者和生物學家布萊恩·霍頓·霍奇森(Brian Houghton Hodgson)。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笛鷹鵑成鳥羽色和外觀與鷹鵑相似,但體型要小很多。體長28-30厘米,體重69·2-93克。頭和頸側灰黑色,眼先近白色,背部和臀部深灰色,尾上覆羽較暗,具寬闊的次端斑和窄的近灰白色或棕白色端斑。尾灰褐色,具四道黑色帶斑,初級飛羽內側具多道白色橫斑。頦暗灰色至近黑色,有一灰白色髭紋。其餘下體白色。喉、胸具栗色和暗灰色縱紋,下胸及腹具較寬的暗褐色橫斑。
虹膜橙色至朱紅色,眼周黃色;上嘴角黑,基部和下嘴端部淡角綠色;腳鮮黃色。

生活習性

多單獨活動於常綠闊葉林,針葉林或山地灌木林中,性隱蔽,不易發現。喜在高樹上嗚叫,其聲尖銳而輕,反覆鳴叫十數次方停歇一次。以昆蟲,尤其是鱗翅目幼蟲為主要食物,喜食毛毛蟲、地老虎、甲蟲、蟬、蟋蟀。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不丹、高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新加坡、泰國、越南。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