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名片
中文學名: | 竹蓀 |
拉丁學名: | Dictyophora indusiata |
別稱: | 長裙竹蓀、竹參、面紗菌、網紗菌、竹姑娘、僧竺蕈、雪裙仙子 |
界: | 真菌界 |
門: | |
綱: | |
目: | |
科: | |
屬: | 竹蓀屬 |
種: | 竹蓀 |
分布區域: | 中國福建,貴州、雲南和四川等地區 |
生長形態
竹蓀(zhu Sun) 幼擔子果菌蕾呈圓球形,具三層包被,外包被薄,光滑,灰白色或淡褐紅色;中層膠質;內包被堅韌肉質。成熟時包被裂開,
菌柄將
菌蓋頂出,柄中空,高15-20cm,白色,外表由海綿狀小孔組成;包被遣留於柄下部形成
菌托;菌蓋生於柄頂端呈鐘形,蓋表凹凸不平呈格線,凹部分密布
擔孢子;蓋下有白色網狀菌幕,下垂如裙,長達8 cm以上;
孢子光滑,透明,橢圓形,3~3.5 × 1.5~2 μm。
竹蓀基部
菌索與
竹鞭和枯死竹根相連,
長裙竹蓀多產於高溫高濕地區,而同屬的
短裙竹蓀則多長在溫濕環境。當孢子萌發形成
菌絲,通過菌絲分解腐竹類的有機物質取得營養,進入
生殖生長階段,
菌絲體形成無數菌索,在其前端膨大發育成紐結狀原基,在適宜條件下,經過一個多月生長,原基形成菌蕾,狀如雞蛋。當菌蕾頂端凸起如桃形時,多在晴天的早晨由凸起部分開裂,先露出菌蓋,菌柄相繼延伸,到中午柄長到一定高度時停止伸長,菌裙漸漸由蓋內向下展開,空氣相對濕度為95%時,菌裙生長正常,溫度偏低和濕度過小時不能正常展裙。下午4~5時菌蓋上擔孢子成熟並開始自溶,滴向地面,同時整個
子實體萎縮倒下。
分布範圍
竹蓀秋季生長在潮濕竹林地,色彩艷麗、具有菌裙,分長裙竹蓀和短裙竹蓀。主要分布於河南、福建、雲南、四川、貴州、湖北、安徽、江蘇、浙江、廣西、海南等地,其中以河南伏牛山、福建
三明、
南平以及雲南
昭通、貴州
織金、四川
長寧縣最為聞名。
栽培技巧
原野生採集的竹蓀,價等黃金,有“真菌之花”、“菌中皇后”之譽。而已有人工栽培。竹蓀於20世紀80年代由福建省
古田縣首先
馴化成功。人工栽培使用的原料有竹類、段木、
甘蔗渣、木屑等,有箱栽、床栽和露天竹林地栽培形式。用菌蕾作材料進行組織分離,用
馬鈴薯培養基,
pH值4.5~5,置於15~20℃培養15~20天得純母種,純種菌絲白色,見光會變淡粉紅色或紫紅色。再用栽培原料製成培養料接入母種,在同樣溫度下培養30~45天即得原種。原種可直接使用,也可進一步擴製成栽培種。早春氣溫回升至15℃以上進行栽培,接種完畢需覆土3~5cm,以便保濕和產生菌索。注意保持覆土濕潤和栽培場地空氣潮濕。子實體發生的適溫為23~26℃,若栽培條件適宜,1個月覆土中長出菌索,2個月出現菌蕾,3個月左右就可採收。採收後洗淨孢子,剔除菌托和泥土,曬乾或烘乾便成商品。色白、體大,無蟲蛀者為上品。
另一種是挖取室外野生竹蓀菌絲(將帶菌絲的竹鞭和土壤一起挖來,要遮光保濕),剔除雜菌,帶到室內栽在預先用腐殖質豐富的竹園土、死竹鞭段、竹葉等配成的培養床上,澆透水,在遮光下溫度保持20~24℃,相對濕度65%~70%。一般經過1個月培養菌絲即可發好,然後將發好的菌絲和竹鞭段及土壤一道挖取,再播種到野外竹園內或室內培養箱內,播種量和培養料之比為1:10。每平方米約需600克栽培種。室外栽培播種深度以挖至見竹鞭細根和腐死竹鞭為宜。覆土厚度與出蕾快慢和子實體生長有關,若種在淺土層中腐死的竹鞭、竹節頭、竹葉、竹蔸等處較易成活,生長也快;若種在深土層中,生長就較慢,竹蓀產量也將明顯減少。室內栽培的竹蓀,在播種後覆土,澆透水,冬季溫度要保持在5℃以上,相對濕度70%~90%。無論室內還是室外栽培,播種後1星期內都應特別注意保濕。
據試驗,早元竹、哺雞竹、
淡竹等的竹鞭、竹葉、竹蔸均能栽培竹蓀。用竹蓀菌絲人工栽培,比實驗室制種栽培所用周期(10~14個月)縮短了3~5個月,而且培養料也容易解決,很適合野生竹蓀資源豐富、且有大面積栽培地的地方推廣栽培。
玉米套種竹蓀立體栽培技術:竹蓀、玉米、
黃豆可同期播種,玉米、黃豆枝桿可為竹蓀遮陰保濕,使竹蓀得以正常發育生長;竹蓀培養料可以改良土壤促使玉米高產豐收;種植竹蓀不在單獨占用耕地,多種作物協調生長,形成良性循環,從而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降低了竹蓀栽培成本。
營養價值
竹蓀是名貴的食用菌,歷史上列為“宮廷貢品”,近代做為
國宴名菜同時也是食療佳品。其營養豐富,據測定乾竹蓀中含蛋白質19.4%、脂肪2.6%,碳水化合物總量60.4%,其中菌糖4.2%、粗纖維8.4%,
灰分9.3%。其對高血壓、
神經衰弱、
腸胃疾病等具有保健作用。還具有特異的防腐功能,夏日加入竹蓀烹調的菜、肉多日不變餿。
竹蓀具有滋補強壯、益氣補腦、寧神健體的功效;補氣養陰,潤肺止咳,清熱利濕。竹蓀能夠保護肝臟,減少腹壁脂肪的積存,有俗稱“刮油”的作用;雲南苗族人患癌症的幾率較低,這與他們經常用竹蓀與糯米一同泡水食用可能有關。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竹蓀中含有能抑制腫瘤的成分。
食用注意
乾品烹製前應先用淡鹽水泡發10分鐘,並剪去菌蓋頭(封閉的一端),同時要去除竹蓀的花朵部分(網狀部分,花朵是竹蓀香味比較集中的地方),只保留莖部,否則會有怪味。注意不要放在日光直射的地方和高溫潮濕的地方,開封時請儘快食用。
烹調方法
原料:
花菇、竹蓀、蘆筍、花椰菜、
胡蘿蔔、清雞湯。
1、竹蓀用淡鹽水浸泡二小時,洗清後剪去頭尾,剪成寸段;
2、花菇用清水浸泡發開;
3、其他材料洗淨後改刀,所有材料分別入沸水綽後過涼
4、清雞湯燒開後,先下花菇、竹蓀煮5分鐘,使花菇、竹蓀充分浸潤雞湯的味道;
5、然後再下蘆筍、花椰菜和胡蘿蔔燒開,加鹽調味即可。
歷史記載
竹蓀入饌,始見載於唐代
段成式《
酉陽雜俎》。南宋
陳仁玉《
菌譜》,明代
潘之恆《
廣菌譜》等均有記載。清代《素食說略》“竹松”條記載較詳:“或作竹蓀,出四川。滾水淬過,酌加鹽、料酒,以高湯煨之。清脆腴美,得未曾有。或與嫩豆腐、玉蘭片色白之菜同煨尚可,不宜夾雜別物並搭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