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口弦

竹口弦,又稱響篾,是瀘西彝(撒尼、白彝)族自娛自樂、社交和愛情生活中常用的一種撥簧樂器,靠簧舌震動時主要發出基音,通過口型、唇舌、口腔、氣流的變化,使簧舌振幅頻率發生變化,發出不同的泛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竹口弦
  • 外文名:Bamboo mouth
  • 拼音:zhukouxuan
  • 又稱:瀘西彝(撒尼、白彝)族自娛自樂
簡介,使用場合,史料記載,相關傳說,製作,演奏方法,音體系,彈奏曲目及風格,

簡介

竹口弦是瀘西彝(撒尼、白彝)族自娛自樂、社交和愛情生活中常用的一種撥簧樂器,也是婦女隨身佩戴的一種精美的裝飾品。這種樂器,流行於瀘西彝族(撒尼、白彝)村寨,彝人稱之為“母出”,“母”是竹,“出”是響,譯作“響篾”。在彝家村寨中,從青年男女到中老年夫婦,幾乎每人都有一筒精巧的竹口弦(響篾)。

使用場合

彝族青年男子製作出口弦後,將它作為愛情信物贈送給心愛的姑娘,姑娘們大都在夜晚到寨邊、山間、岩旁彈奏口弦,向小伙子表達自己的愛慕思念之情;夫妻間逗趣、姊妹妯娌間頃訴取樂等也使用口弦。竹口弦有一定音調,可以彈奏出一些民間小調,抒發歡樂和悲傷之情。

史料記載

據《南詔野史》載:“……男吹竹笛,女彈口弦,唱和相悅”。清檀萃《滇海虞志》載:“口弦,剖竹為之,……民家及彝女多習之,且和以歌。”

相關傳說

關於口弦,在彝族村寨有一個非常動聽的傳說: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樹木蔥鬱的密枝山下,住著一對剛成婚不久的小夫妻,他們聰明能幹,日子過得很幸福。
有一年的夏天,在一個陰雨連綿的中午,阿妹帶著阿哥給她精心製作的紡麻線的梭子去田間薅秧。她沿著草色青青,鮮花盛開的山間小道,邊走邊紡麻線,口裡還唱著動聽的“爬山調”,不知不覺就到了自家的田邊。
她正準備放下梭子下田去,突然,腳下一滑,就跌下了田埂,手上拿著的梭子正好戳在脖子上,把她戳死了。
阿哥上山砍柴回家,見阿妹薅秧還沒有回來,就動手做起了飯菜,等她回家吃飯。天快黑了,還不不見阿妹回來,他便立即跑到田裡,邊喊邊找。
稻田裡不見阿妹的身影,惆悵迷惘突襲而來,阿哥焦急萬分,他一屁股坐在田埂上,傷心地哭了起來。他失神地望著天空,天邊慢慢地升起一輪皎潔的月亮,照得田裡的秧苗依稀可見。
忽然,他見離自己不遠的田埂下,好像躺著一個人。他急忙跳下田埂,跌跌撞撞地跑了過去。等他抱起來定睛一看,原來阿妹被手上拿著的梭子戳死了。
在鄉人的幫助下,他滿懷悲傷安葬了妻子。
是梭子戳死了阿妹,他找到梭子,用嘴咬著,用手拉著梭子中間的舌頭,想把它撕爛。手一滑,舌頭振顫,發出“阿哥、阿哥”的聲音。他覺得非常奇怪,又用手彈了幾次,“阿哥,阿哥,阿哥”跟阿妹平時喊他的話語一模一樣。
每當月亮升起的時候,他常常想起阿妹,想起兩人一起走過的日子是多么的幸福,多么讓人留戀,然而又是多么的短暫。都是梭子惹的禍,他真想毀了它,可是,這是阿妹留給他的唯一的東西,況且,它還能像阿妹一樣的和他“說話”。就這樣,他盡情地彈著“梭子”,來寄託對阿妹無限的哀思。
日子就這樣悄悄流逝,他彈的“曲調”更加的優美動聽,既像是纏纏綿綿的戀歌,又像是情人親密無間的竊竊私語,引得寨中的男女老少都來聽,大家都被他彈的聲音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村中的小伙子們,都仿照梭子的模樣,用竹子做了出來,並像他一樣的用嘴咬著彈。等到有了心上人後,便教心上人彈。
就這樣,在彝族人中流傳開來,又經過千百年來的演變,便成了今天彝家人的獨特樂器---口弦(“響篾”),成了彝家青年男女愛情的信物。
當小伙子送口弦給心上人時,會用竹子做一個雕花刻草的篾筒,用來裝口弦。篾筒也成了彝族姑娘一個精美的飾物。

製作

篾筒的製作:
用一段9.6CM長,並帶有一個節的金竹桿(或用羊骨)材料做成,在有竹節的一端,從竹節中央打一個小孔(若用羊骨製作,先把骨頭鋸好,打磨滑後,一端用錫片塞緊,錫片中央鑽一小孔),把串響篾的紅毛線從小孔由內向外穿出,拉緊結一朵小紅花。在篾筒表面雕刻上精美的民族花紋如綿羊頭案或馬櫻花圖案等。篾筒做工精細,是一件精巧的工藝品。
響篾的製作:瀘西彝族響篾分“公片”和“母片”。
製作:由簧板、簧甩、簧台頭等製成。材料用本地的金竹,砍下後,半乾時取用。
簧板,公片長為8.8CM、寬為0.9CM;母片長7.6CM、寬為1.1CM、厚0.3CM,公片窄而長,母片寬而短。
簧甩,先將篾片內側兩端削成大指肚狀的弧形,然後從簧板根部0.2CM後,用刀刻0.25CM深,2CM長的凹台,再延伸1CM,將凹台和延伸部面寬平分三等分,將中間一份兩邊刻通,稱作簧甩。
簧台頭,是從簧甩後刻一長1.5CM,篾心面寬0.4CM,篾皮面寬0.1CM的斜槽,將槽底篾皮刻成中留0.8毫米寬的一小篾棍,和簧甩緊連,這一節稱坐簧台頭。
簧甩和簧台頭總稱為簧舌頭.音的高低在簧甩上調整,簧甩厚音高,簧甩薄音低。
公母片都做成後,在篾皮一面擦上適量的香油,慢慢烤乾至翻黃為止。
在口弦頭尾兩端適當位置各打一個小孔取兩根16CM長的青線和紅線做口弦尾線,線的一端打上結,另一端從弦尾的小孔由內向外穿出。
紅線系在公片尾上,青線系在母片尾上,再用二根合併攏的紅羊毛線把公母片的頭(左端)串在一起。

演奏方法

演奏時,左手握弦頭,大指在內,食指在外。右手食指拉住弦尾線後在指第一關節上纏繞一圈,和大指捏在一起。把響篾橫於上下唇間,兩頭靠近嘴丫處,右手腕適度用力往右拉動,一般一拍拉動一次。兩唇根據所彈曲子的音高,開、合、縮(嘴角向兩邊張開)。以口腔為共鳴箱,發出美妙的聲音。開時發出的是中音,合(唇向前伸園)發出的是低音,縮時發出的是尖聲(高音)。

音體系

一般公片為中音,母片為夾音(高音),公母片音高不同,調式要調成一樣(調簧甩的厚薄)。竹口弦靠簧舌震動時主要發出基音,通過口型、唇舌、口腔、氣流的變化,使簧舌振幅頻率發生變化,發出不同的泛音。泛音一般沒有基音明晰、清亮。彈奏時,口小聲音高,口大聲音低。一般能彈出5個音符,即1 2 3 5 6,有四度音域。

彈奏曲目及風格

瀘西彝族婦女彈奏的竹口弦曲大部分是本地流行的小調,用於傾訴衷情,抒發情感悲傷和喜樂之情。
樂曲大都原始、樸實、真率、熱情、刻意地追求一種自然美,原始生活習俗較為濃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