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下聽泉圖》是明代畫家仇英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竹下聽泉圖
- 創作年代:明代
- 幅式:立軸
- 材質:絹本
- 畫作類型:設色畫
- 規格:縱66.8厘米,橫29.8厘米
- 作者:仇英
- 現收藏地:台北故宮博物院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此畫的構圖基本上為二段式。遠景為高山峻岭,山頂長滿矮小的花草,山間有一瀑布直瀉而下。中景為大片空白,右側一座岩石向右方向伸出,岩石下有溪水急流,起到了點題作用。近景下面為山石橫臥,在岸坡上長滿了翠竹,枝竿挺拔,竹葉茂密:中部有一棵枝幹盤曲花木樹,周身盤纏著藤蘿,密密麻麻的藤蘿花朵,似懸掛在樹梢上,齊整地垂下。在竹林深處畫有三人,左側為‘位高士,身著白衣如雪,正在傾聽山水的泉水潺潺直流,右側兩位中年者正在交談。
創作背景
仇英一生創作的大部分作品為臨古仿古之作,《丹青志》評為“粉圖黃紙,落筆亂真”,達到“精麗艷逸,無慚古人”的精熟水平,但也比較缺乏創造性,另有一些作品,注意自我意緒的抒發,較自如地運用,經過融會陶鑄後的筆墨技法,則具有較強的藝術個性。此圖就是後一類的創作的典型。
藝術鑑賞
此畫構圖高遠而兼深遠,在布局上仍有馬遠的遺規,取山坡的一隅,翠竹高聳。山石用雄渾剛健的斧皴法,遠山淡墨刷染,均源出於李唐、馬遠體系,然而皴斫點染的筆法變得靈活松秀,在豪放中又蘊和著文秀的筆意。人物畫法,衣紋清勁暢利,簡潔明快,臉部線描精細柔和,俱以中鋒運筆,骨力堅挺。這幅是仇英結合宋、元技法,兼容院體畫和文人畫的筆法意韻,自小己意的變格之作。
作者簡介
仇英(約1505—1552年),字實父,號十洲,江蘇太倉人,寓居蘇州。初為漆工,後改學繪畫。移居蘇州後得識文徵明,並拜周臣為師,主宗南宋“院體”,形成以嚴謹勁利為主調的藝術風格。中年時畫名漸起,經常接受富商和收藏家邀請,至其家中作畫。嘉靖十六年(1537年)應崑山鑑藏家周鳳來延聘居其家六年。爾後又至嘉興大收藏家項元汴家作畫,長達十餘年,其間廣泛接觸、觀摩和臨摹古代名跡,技藝大進,尤其在繼承唐宋傳統的工筆重彩人物和青綠山水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晚年與文徵明父子及其門生交往密切,又吸取了“吳派”文人畫之長,使作品增添了清雅的氣息,其聲譽與沈、文、唐相併埓,有“吳門四家”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