竦塘村位於黃山市徽州區西溪南鎮西部,因水口之“竦塘”而得名,與休寧縣萬安鎮接壤。全村共有16個自然村,32個村民組,近4000人,村黨總支下設金竺、晚霞、苗木、能人創業4個黨支部,現有黨員88人。竦塘村的主導產業為種養殖業和勞務輸出。耕地面積580公頃,主導產業為種植、養殖業和勞務輸出,2009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為6069元。 竦塘村距岩寺鎮6.5公里,其中有新建的黃山新城主幹道經過,交通方便,並且徽杭高速,合銅黃高速經過此地,貫通南北。近年來,竦塘村因地制宜,以市場為導向,以產業為基礎,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大力發展苗木種植業,在實現小生產與大市場的對接中進行開創性的探索,以實現村民和村集體“雙增收”為己任,努力做到了農村黨建工作與經濟發展相融互動,加快建設黃山北站後花園和打造“幸福竦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竦塘村
- 外文名稱:Song tang country
- 別名:竦塘米
- 行政區類別:竦塘村
- 所屬地區:徽州區
- 政府駐地:西溪南
- 電話區號:0559
- 郵政區碼:245900
- 地理位置:黃山市徽州區西溪南鎮西部
- 人口:4000
- 方言:徽州方言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汪家老宅,狀元橋
- 車牌代碼:皖J
- 主導產業:種植和養殖業
地理位置,村莊文化,村莊發展,歷史名勝,竦塘十二景,地圖信息,
地理位置
竦塘村位於徽州區西溪南鎮西部,與徽州區的岩寺、休寧、呈坎、潛口及屯溪區、休寧縣接壤,介於東經118°12'─118°18',北緯29°48'─29°56'之間。鎮政府設立在西溪南村,距區府岩寺.5公里,合銅黃高速公路徽州區出口設在岩竦公路、黃山新城主幹道貫穿鎮東南,交通非常方便。
村莊文化
竦塘村古時文化底蘊較深,在村莊境內有座山叫“和尚山”,以前有座寺廟,香火旺盛,佛教文化廣為流傳,後來文革時期遭到破壞,至今已不復存在。另外在山附近有座狀元橋,古時也出過狀元,至今,村莊每年也會出很多大學生,可謂也是個文化村啊。除此之外,竦塘村最出名為他的古徽派建築,代表的就是:”汪家大宅“,其實汪家以前是這裡的大戶,汪家大宅有三所,可惜其中兩所很早就遭到破壞,後來有些價值的房梁和柱子也被潛口名宅買走了,後來拍的”走出藍水河“部分劇照的場景就是由該房子原料重新搭建,幸運的是最大的一所還保留至今,它建於清鹹豐年間,保存良好,並且裡面住著多戶人家,人丁興旺。其中這房子內最年長的是1922年出生,已88歲的汪智元老先生,他年輕時參加共新四軍,後來又在大學當教授,一生好學,仍然每天讀書看報,遇到喜事,逢年過節還幫村里寫對子,他有很多作品也在很多報刊里發表,是一位值得尊重的學者。
村莊發展
該村因地制宜,以市場為導向,以產業為基礎,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大力發展苗木種植業,在實現小生產與大市場的對接中進行開創性的探索,以實現村民和村集體“雙增收”為己任,努力做到了農村黨建工作與經濟發展相融互動。 2010年,竦塘村將以區委四屆八次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提升班子凝聚力和戰鬥力,堅持發展不動搖,全面建設美好和諧新竦塘。
歷史名勝
竦塘村系西溪南鎮最大也是目前全市人口最多的行政村,轄32個村民組,人口約4000。該村因水口之“竦塘”而得名,舊時為一大的自然村落,其村域自西溪南西面之仁尼寺始,向西延伸,直至金竺山麓之葆村。竦塘村,解放前後尚稱竦塘尾,蓋其末端也。舊時有“十里長街”之盛,其遺蹟、風俗、舊事甚多,今就見聞所及,摭拾於後。
一曰狀元橋。橋不知造於何時,橋之右俗名“塔邊”,現為一片農田;橋之左名“和尚山”。塔邊與和尚山有溪水相隔,昔時無橋,由塔邊至和尚山必須涉水而過。溪水源於金竺山,流入太平溪後匯向豐樂河。狀元橋架於溪水之上,遂使塔邊與和尚山一線貫通。塔邊原有村民聚居,至今遺蹟尚存。傳說有一村婦,年少喪夫,遺一子,家道貧寒,生活無著。為維持生計,撫養遺孤,遂涉溪水到和尚山為僧人浣衣取微資度日並供兒讀書。天長日久,有寺僧與之勾搭成奸,寡婦遂倚之度日。其子聰慧過人,成人後入京經公車考試並獲殿試,竟中榜首為狀元,榮歸省母。時母仍日涉溪水去寺中。狀元不知就裡,且事母至孝,遂建橋以便往返,取名“狀元橋”。後母病故,有人始將僧污其母事告之。狀元認為其母頗重名節,定是僧迫母志。僧非生父,且辱其母,系父之仇人也,遂殺僧以報父仇。故後人論此橋曰:“造橋遵母命,殺僧報父仇”。如今該橋藤蔓叢生,題名自右向左橫書,“礄”字尚清,“元”字僅存一點,“狀”字一捺仍可辨認。村中人云,此三字數年前尚完整,惜被村童牧豎鑿擊損壞。遍訪多人,俱言是實。但狀元為何朝何人,尚無資料可考。
二曰“八角亭”。位於葆村與竦塘之間,正處金竺山麓,為民初鄭熾庭捐造。亭之左側,有一瓦廊,壁上繪有佛像,現瓦廊猶存,像則在“文革”中被毀。亭之右有一片松林,入林則蔭翳稍暗,幽深之所也。松林四周為石壩,西邊石壩下有清泉一泓,終年清澈不涸,游魚翕忽,即大旱之年,水亦清碧如鏡。昔時無自來水,大旱時,村民常來此肩水餐飲。亭之八角,均置風鈴,風起處丁零作響,悠揚悅耳。亭有兩層,明淨幽適,登臨其中,金竺勝境耀然入目。亭之大門兩側,昔有楹聯一副,為唐模翰林許承堯撰書。聯云:“萬岫分清,大好煙雲攬金竺;雙溪引碧,此中桑竹似桃源”。現亭壞一角,聯不知為何人摘去。
三曰金竺山。金竺山地處黃山、白岳之間,與休寧之松蘿相接,為黃山余脈。峰巒起伏,脈系相連,山外有山,朦朧疊翠。山上蒼松叢立,山嵐繚繞,有二溪沿谷而下,匯於葆村、竦塘入口處,此所謂“雙溪引碧”。山中氣候瞬間變化,風雨晦陰之日,則水氣氤氳,輕雲飄忽;雲斂煙收則山碧水洗,萬岫分清。山中芳草鮮美,野花繁多,如春之幽蘭,秋之百合,均可植養。而獼猴桃、毛栗、野柿等野果,均可採為雜食。沿山徑拾級而上,至半山有一亭曰“上亭”。再上有石名“烏石頭”,狀如黃山之“飛來石”,石烏色,與山岩迥異,故有此名。再上,左有“觀音亭”,右有“龍井亭”。龍井亭有甘泉一眼,為石方井,其水清澈,亦終年不涸。解放前,迷信未破,村民常至此求雨。據云求雨時,雖烈日在上,均頭戴斗笠,最前者至龍井,舀水一碗,立即反奔而下,如是即能致雨,故名“龍井”。山上有一佛寺遺址,只剩少許屋基,事跡則不可尋了。自山麓至峰巔十餘里,極頂遠眺,可見徽城房屋小如雞塒,豐樂之水如衣帶飄入練江。如今部分山場已開發種植茶飲菊花,有花農示筆者一聯云:“坐看鐵馬觀石耳;襟帶豐溪會新安”。鐵馬與石耳均為山名,一在浙江,一在休寧,山頭均可相望。
四曰臨塘古寺。亦位於金竺山麓,臨塘頭背後山上。全山範圍約三十畝,其中大半為寺址。該寺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被毀,經過“文革”,遺址成為廢墟。今筆者根據記憶並走訪當年寺僧,略述其梗概。該寺坐北朝南,橫向約40米,縱深約50米。寺外東面有一如來石柱,柱上有如來石雕。寺前荷花池塘,為寺中所設之“放生池”。塘北為草坪,約七、八米寬。草坪以北,即入寺中。寺開三門,正中大門,兩邊有二石鼓,俗稱“石立”。左右又開兩門,各有兩道門檻,相距約丈許。門內塑哼、哈二將,高約二丈,怒目圓睜,足下各踏兩個小鬼,形狀怪厲驚人。筆者曾到四川酆都鬼城,未見如此巨像。小時進此門,不敢久停,直奔而入。入寺後,背面正中為金身護法韋馱像,手執金柱,神態莊嚴,貯龕中面北而立。右側有文王殿,內塑周文王金身塑像。文王殿再右側,為地藏王殿,內有院落,昔為竦塘汪姓停棺之所。韋馱龕之左側為五福殿,中立兩怪:一曰判官,一曰小鬼。判官手執生死簿,掌握人間生死;小鬼一手持木板,上書“你又來了”,另一手持鐵鏈,表示拘捕死鬼,狀亦駭人。韋馱前正中有一片空地,置大鐵爐,供拜佛者焚香化紙。由爐前正面向北踏石階而上,為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內佛座兩層:上層供三尊大佛,居中者為如來佛,即釋迦牟尼;下層有兩羅漢。大雄寶殿兩側,塑十八尊羅漢,左右各九尊。有的面貌猙獰,有的溫文爾雅,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大雄寶殿樑上正中設有玉皇大帝座,座左右為二十四柱天,左十二、右十二。韋馱像前左側石階之上有武王殿,供周武王金身像一座。大雄寶殿右側有一院子,系寺內菜園,中植一株盛大甘露及多株紫荊,余為菜地,此外還有一口水井。大雄寶殿北面後間,供彌勒大佛,笑容可掬。面北與觀音堂相對。觀音堂坐北朝南,前面有一石砌方形大香爐,亦作焚香化紙之用。觀音像端立堂中,舊時求子均至此叩拜。觀音堂與彌勒佛龕之左右又各有兩殿:右為“三官殿”,一說是“福、祿、壽”三官;左塑赤腳大仙及龜蛇二將,足踏龜蛇各一。觀音堂後,即為方丈居住之地,有大五間、小五間、四天井。寺內所有佛像,皆系鎦金,傳說寺毀時,許多人去寺內佛身刮取金屑出售。寺頂有黃色、紫紅、寶藍鎮風頂各一,均為圓鼓形。據考證:該寺始建於南北朝蕭梁時期,明朱洪武在江西為陳友諒戰敗後曾在此留駐。至清鹹豐、同治年間,竦塘汪東山曾予重修。
竦塘村素有黃、汪兩大姓,兩姓中又以黃百萬、汪東山聲名最著。
汪東山,又名仁泰,系清代巨商,在江蘇的蘇州、無錫、常州、南通、常熟及浙江之富陽等地,均開有店鋪,約二、三十爿。因其名氣甚大,信譽頗佳,故賺錢亦易。有一次,他自歙城從水路經建德至杭州,在椅上打盹,其隨行店友趨而言之:“東翁,有某友人擬以您的名義為前導與他人為商,並請您入股,不須出資,能允否?”汪東山實已入夢中,頭俄下傾,店友以為同意,遂允該友人。不久,汪東山自浙回,店友告之:“前次允入之股,已分得紅利六千大洋。”汪東山愕然曰:“何有此?”以故時人稱之為“白財星”。
汪東山家資頗豐,曾捐資重修臨塘古寺。弟兄四人,東山為長。業成後派店友回家為三位弟兄建房。第一次建房系在鄭家源,建成驗視,嫌其陋小,遂贈與該店友。今此屋尚存,雖屬古建,但範圍不大。接著又在竦塘連建三座樓房,贈與三位弟兄。最後再建自己住所。建成後,認為不夠氣派,又拆去重建,購白果樹料,采浙江茶園石方,經十年始成。前後五宅,均屬徽派古建精品,其中一幢,已被遷往潛口古民居博物館保存。汪東山本宅占地二畝八分,門前有一平坦,分石坪、土坪。坦上有長方石條砌成翠竹花園供觀賞。泥坪上原有長石條數百方。出大門有長條大石凳兩個,獅子石鼓一對,分置兩旁。進大門為一排白果門板,三個石雕門樓,大廳及里廳均為白果柱壁。屋樑別致,四廳均飾有木雕獅子。後院植兩棵合抱柏樹。
汪家原頗興盛,至汪東山子汪仙槎手上敗落。舊時地方上時有“香會”及“保全勝會”,逢會必搭台演戲。汪仙槎為人豪闊,自恃家資殷富,凡四圍村人來觀者,不分認識與否,均聽其來家就食,多時竟日至千人。如是者數年,遂家道中落。汪仙槎有子8人,分炊時,每房僅取六斤大米,用具均缺,於是各房均賴岳家接濟。嗣後,汪仙槎長子汪卓之(又名汪禮鳴)入貢補廩生,就任盛宣懷(盛杏蓀)家總管,安排各弟兄就業,家業中興。汪禮鳴常以船運衣被回鄉救濟鄉中貧民,大災之年更捐巨款賑濟,曾獲當時中央方印功勳獎章。抗日戰爭爆發後,江浙商業難以維持,各弟兄逃回老家,汪家再遭蹉跌。
自鹹豐、同治年間至今,汪氏大宅已歷百餘年,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遭到破壞,土坪被占,竹園長石條及大石凳因建水庫被拆,一對獅子石鼓移入室內,兩棵大柏樹亦不知去向,石雕門樓尚有一方完整保留。屋舍輪廓猶存,九個天井,百餘根白果柱樑,頗引人注目。筆者所見徽派民居甚多,若論規模,似無過於汪家者。
竦塘黃姓,以黃百萬為巨擘。黃百萬商業起家,當時銀元百萬,可謂富甲一方,人莫與之匹者,黃百萬之名由此而來,其真名反不為人所知矣。傳說黃百萬有二十四把金交椅,埋於烏石頭(即金竺山)下,顯系荒誕之言,蓋形容其富耳。其孫黃吉文、黃吉武,筆者均曾親晤。黃家廳與黃氏宗祠筆者幼時亦曾親見,今已蕩然無存。
黃百萬之富,聲名遠播。其嫁女軼事,遠近皆知。黃家有二女,長女嫁西溪南,次女嫁莘。長女將嫁時,因留戀母家優越環境,終日啜泣不止。黃百萬一時性起,叱之曰:“又不死人,哭屍哭靈!”長女答云:“您罵!您罵!我就要個獅(獅屍同音)要個麟(麟靈同音),否則就不嫁!”黃百萬無奈,只得撫慰她說:“就給你個獅子。小妹也不能少,就給個麟吧!”嫁女之日,熱鬧非凡,真是“十里嫁妝五里紅”:有紅皮衣箱一百零八隻,錦繡披紅龍套棺槨一口,外加老黃獅子披黃襖,嘴巴一張舌頭紅。嫁妝里包含獅子、棺槨,其豪華可見一斑。自此遂有舞老黃獅的風俗。獅頭木製,黃布為體。每年春節,老黃獅從正月初一就回竦塘拜年。有時四人在內,有時兩人,家家舞遍,時間長短,看所酬多寡而定。酬勞物品一般是紅包、米粿、凍米糖。竦塘舊俗,春節前家家做凍米糖和米粿,米粿當中有一種又名“壽桃”,以木製模,將米粉置模中拍實,取出蒸熟即成。舞獅時,酬多者舞全套,次者舞半套,最次者獅子嘴巴一搭就走。舞全套的,可以在四張重疊的八仙桌上躍上跳下,頗見功力,筆者幼時常見之。獅子嘴上布滿黃毛,有的人扯下黃毛,紮成小的掃帚,佩戴在小孩身上,說是可以“避邪”。舞獅的人常隨身攜帶以贈索者。舞獅自正月初一直至十八,有時延至二月初二。此俗解放時仍存焉。
次女嫁妝之盛,不亞於長女,唯麒麟以青獅代之。由於嬌生慣養,次女到夫家後,拒食婆家煙火,仍要黃家供應。黃百萬無奈,只好派手下奴婢及侍嫁婢女,天天送茶水餐食至莘供女食用。以前由竦塘到莘,要經石橋過渡到琶村。一日清晨,婢女送洗臉水及早餐趕到石橋,而渡船卻在對岸。婢女急呼:“渡船快來!慢了東西要涼掉了。”擺渡的人說:“你家老爺家資萬貫,造一座橋不是更方便嗎!”婢女歸告黃百萬。黃一想不錯,於是連夜籌辦造橋材料。不久建成,取名“望姑娘橋”。此橋由琶村正街直通石橋。筆者幼時均由此橋到琶村。現橋已塌,但橋腳舊痕猶存,遺蹟可辨。當地亦曾有青獅舞,後來僅剩黃獅,有人說青獅上天了,實因黃氏次女少年早逝,無後而停。
黃百萬家也曾一度敗落。一日,黃百萬與馬夫多人趕著騾馬,路旁一童問:“你們這些騾馬是乾什麼的?”馬夫說:“驢馱鎖匙馬馱金,我家老爺的金銀數不清!”小童戲之曰:“三天兩把火,兩天死人,看你家老爺貧不貧!”馬夫聞言,重重打了小童一記耳光,不料正中耳後致命處,小童竟死於非命。死者母親悲痛欲絕,經勸解,傳話給黃百萬:“死也死了,我也不難為他,我只要求厚葬。要瓷器棺材一口,燈草燒灰八百斤殮葬,否則只有到官庭處理。”黃百萬當即諾諾連聲。詎料瓷器棺材易辦,燈草灰難求:燈草本身就輕,燒八百斤灰,需燈草不知凡幾!於是耗盡資財,遍求燈草以了卻此事,家遂敗落。當然“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後來其孫黃吉文在上海仍開有數家紗廠,解放前夕,遷往香港。次孫黃吉武家居琶村,解放後,聞夫妻均死於福建,其子女已無訊息。
黃氏曾有名醫黃雨田,又名黃澤霖,宗葉天仕,專於瘟病,治癒病人甚多。其長子黃正青亦屬解放後之較好名醫,現已無繼業者。竦塘國小開辦於1936年,即黃雨田與汪仰山兩人出資興辦。
竦塘舊俗較多。如過春節,稱為過大年,除夕要吃團年飯,全家人在一起,熱熱鬧鬧,歡歡喜喜,小孩更可喜得一些糖果食物及壓歲錢。交子時,放鞭炮封門,不管誰人喊門,都不再開,一直到年初一始開門。當然有錢人家和無錢人家過年是大有區別的。有錢放債的人家,交子前可以打著燈籠向債戶討債。債戶則在子時以前避起來躲債,債主找不著也就沒辦法。大年初一債主和債戶抵面相遇,亦不能說債務之事,更不能索取欠債。大年初一的上午,家家都不掃地,說是會把財祿驅走,一定要待下午始可清除垃圾。臘月廿四日送灶神上天,正月十八日接灶神歸來。灶上須貼“上天奏善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還設有灶君神位。現在個別迷信者仍沿襲此俗。正月初五“嬉龍燭”。家家戶戶備有“龍燭板”,就是長條形木板一塊,板厚寸許,寬七、八寸,長約五尺,上面有插紅燭的釘座五至六個,板兩端各有一圓洞。是夜,各家都拿出龍燭板,用比板上圓洞稍細一點的木棒將各家的“龍燭板”次第穿連,上下插上木楔。這樣一家家的燭板就連成一條長龍,龍頭、龍尾各有司其事者,一片通明地游遍全村,至夜半方散。筆者當時家中缺少勞力,遂事先請好青壯年人代之。正月十五鬧元宵。各家各戶提攜燈籠匯集廣場之上,放煙花、火炮,亦至深夜始散。二月初二,稱為“土地節”。敬土地是購一紙人,供奉在廳堂正中桌上,另置果品香燭以祀之,是日中午吃炒米粿。三月清明,族中每家均派一人赴宗祠齊集掃墓,要一整天方可結束,是日中午由族中炒麵供掃墓者午餐。端午節掛鐘馗像、插菖蒲艾葉、灑雄黃酒,說是除瘴避邪。農曆七月初七夜,還有乞巧之說。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俗稱“團圓節”。晚上拜月亮、戲香龍、摸秋、吃月餅、拖屍。據傳統說法,吃月餅、拖屍是殺韃子,所謂殺韃子,乃明朝反元故事:月餅內有一張托紙,是通知起義反元的日期;拖屍,就是一個人坐在破的缸皮上,另一人拖著跑,表示殺了“韃子”(元兵),拖去拋掉。拜月,則是露天放一張案桌在月光底下,擺上石榴、桔子、梨、南瓜等,表示敬月神;摸秋,一般是小孩子做的,到人家菜園子裡去采瓜果,主人就是見了,也不聲張。戲香龍是用稻草紮成龍身,以手電筒做龍眼,晚上出動後,家家都用燒著的香插在龍身上,據說插得越多,家中越發。戲龍之時,一片星火,兩道銀光,全村飛舞,至午夜始奔向竦塘,棄入塘中,所謂“香龍入水”,騰飛而去。
另外,竦塘舊俗,每年秋收以後,都要舉行一次“保全勝會”,紀念唐朝“安史之亂”中張巡、許遠故事。史載,安史亂起,張巡先據河南雍丘,後與許遠同守睢陽(今河南商丘),孤軍禦敵,力挫叛軍,以身殉國,為禁止江淮、全面平叛創造了有利條件。後人景仰其英雄氣概,懷念其歷史功績,每年秋收之後,開盛會紀念之。有紙紮的大王、二王(即張巡、許遠,或稱東平王、西平王)巨像,還有紙船一艘,船上置36人,為其部將同時殉難者。台前豎立一大纛,用粗毛竹為竿,約百十斤重,演戲三天以祭祀。記得1937年前後筆者入徽州中學前,曾在石橋吳文波先生的鼓勵下,為戲台柱上撰寫了這樣一副對聯:“保一方清吉,千古留芳;佑四季平安,萬年永葆”。因系第一次嘗試,心存惶恐,故今猶記之。“保全勝會”最精彩的一幕是“祭旗”。因大纛甚重,必須大力壯漢一人,從穴中拔出並撐穩前趨,左右多人護衛,方能確保旗幟不倒。另有兩人,各擎大王、二王隨纛而奔,數人肩紙船隨後,還要宰豬一頭相送。從戲台前至竦塘後焚燒,稱為送返天宮還神位。除竦塘外,岩寺“上九”、唐模忠烈廟,均與祭祀張巡、許遠有關。
此外,還有兩年舉行一次的香會,那是為朝九華而設。會期較長,必須家家齋戒,只能吃素,不許茹葷。朝九華者以老年人居多,胸懸黃色香袋,數步一跪至村中,村人列隊迎接,也要演戲數天。期間迷信之舉甚多。祠中還懸掛十殿閻王圖像,香燭不斷。會完,始開葷腥,稱為開戒。
竦塘十二景
竦塘 竦塘在竦塘村之東。《竦塘十二景記》云:“中有巨浸,廣百餘畝,天光雲淨,月色在下,微風不興,真堪縱葦鳴榔而飛觴舉白也。”此間“巨浸”即圖中“竦塘”。方信撰《東塘記》云:“東塘者,竦塘之塘也。塘發源黃山,過曹溪,道狀元潭,遶金竺,會於竦塘,瀦而為淵。”卷十載明王寅撰《竦塘十二景詩·竦塘漾月》將竦塘列為竦塘村第一景,詩云:“沙塘(筆者按:原文如此)百餘畝,流波渺江湖。片月倒煙浪,疑吐游龍珠。”此竦塘,孫麟言是“巨浸,廣百餘畝”,王寅詩云 “流波渺江湖”,的非虛言。筆者在距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446年之後站在塘邊極目觀之,儘管秋日高掛,殘荷連片,淤塞甚多,水面所剩無幾,目光所及仍是煙波蔥蘢,空曠生風,巨浸餘韻尚存。竦塘出口處還有一座漁梁壩,壩上尚存幾組可裝閘板的柱狀石槽。此當為後人所築之水利設施,平時蓄水,遇洪則泄。
金竺山 《竦塘十二景記》云:“金竺山綿亘十餘里,高插橫展,若列屏障,朝隮雲霞,丹翠詭狀,綺綰繡錯。”方信撰《金山記》云:“金山者,竦塘之鎮山也。山之發脈黃山,扶輿磅礴。上有靈泉,清冷甘潔。”《竦塘十二景詩·金竺朝霞》云:“路入匡廬麓,九迭憐屏風。朝日丹霞暎,青厓錦繡中。”匡廬,即廬山。金竺山地處黃山、齊雲山(古稱白岳)之間,與休寧之松蘿山相接。峰巒起伏,脈系相連,山外有山,朦朧迭翠。山上蒼松叢立,山嵐繚繞,有二溪沿山谷而下,匯於葆村、竦塘入口處。此間所謂匯於葆村、竦塘入口處下行即是村西之“大塘”。 “大塘”在明嘉靖時方圓亦不小,故稱“大塘”,然比村東的竦塘要小。今日觀之,村西塘邊已築有新屋,其下水塘尚存,萍跡斑斑,水面應是縮小多了。
地圖信息
地址:黃山市徽州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