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拼音:tóng)是漢語常用字,最早字形見於商代甲骨文。童本指男奴,這個意思後來寫作“僮”。現代“童”多指小孩子,引申指未成年的,如童工。古代兒童頭頂上不留頭髮,所以“童”也指光禿禿的。
(基本信息欄主要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童
- 拼音:tóng
- 注音:ㄊㄨㄥˊ
- 平水韻:上平一東
- 部首:立
- 統一碼:7AE5
- 五筆:UJFF
- 倉頡:YTWG
- 鄭碼:SUKB
- 筆畫數:5+7
- 筆順:丶一丶ノ一丨㇕一一丨一一
- 四角碼:00105
- 異體:𥪽、𥫍、𥪿
- 字級:一級(2735)
字源解說
詳細字義
詞性 | 釋義 | 英譯 | 例句 | 例詞 |
---|---|---|---|---|
名詞 | 舊時指未成年的僕人。 | boy servant | 《漢書·貨殖傳》:“童手指千。”顏師古注引孟康曰:“童,奴婢也。” | 童奴;童隸;童僕 |
兒童;小孩。 | child | 《管子·乘馬》:“丈夫二犁,童五尺一犁,以為三日之功。” | 童謠;牧童;童叟無欺 | |
〈文言〉通“瞳”。瞳人;眼珠。 | pupil | 《漢書·項籍傳贊》:“舜蓋重童子,項羽又重童子。”顏師古註:“童子,目之眸子。” | 重童 | |
形容詞 | 未成年。亦泛指幼小。 | young | 《穀梁傳·昭公十九年》:“羈貫成童,不就師傅,父之罪也。” | |
(牛羊等)未長成的。 | 《詩經·大雅·抑》:“彼童而角,實虹小子。”毛傳:“童,羊之無角者也。” | |||
〈文言〉愚昧;淺陋。 | stupid | 賈誼《新書·道術》:“亟見窕察謂之慧,反慧為童。” | 童昧;童蒙 | |
〈文言〉面容紅潤貌。 | 吳錫麒《水仙子·歸興》曲之三:“喜高堂顏更童,報春暉此去從容。” | |||
山嶺、土地無草木。 | bare | 《管子·侈靡》:“山不童而用贍,澤不弊而養足。” | ||
〈文言〉植物無枝幹或無果實。 | bare | 揚雄《太玄·止》:“止於童木,求其疏谷。” | 童木;童粱 | |
〈文言〉頭禿;沒有頭髮。 | bald | 韓愈《進學解》:“頭童齒豁,竟死何裨。” | ||
動詞 | 〈文言〉把樹木砍光。 | 蘇軾《東坡志林·梁工說》:“童東山之木,汲西江之水。” | ||
〈文言〉通“同”。 | 《列子·黃帝》:“狀不必童而智童。”張湛註:“童,當作同。” | |||
(以上參考資料) |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注
廣韻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書影 | ||
《說文解字》書影 | 《說文解字注》書影 | 《康熙字典》書影 |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書寫提示
書法欣賞
音韻集成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韻部 | 聲調 | 等 | 四呼 | 清濁 | 擬音 | 韻攝 | |
---|---|---|---|---|---|---|---|---|---|---|---|---|
上古音 | 東 | doːŋ | ||||||||||
廣韻 | 同 | 徒紅 | 定 | 東一 | 上平一東 | 平聲 | 一等 | 開口 | 全濁 | dʰuŋ | 通 | |
中原音韻 | 同 | 透 | 東锺合 | 東锺 | 陽平 | 合口呼 | 次清 | tʰuŋ | ||||
洪武正韻 | 同 | 徒紅 | 一東 | 東 | 平聲 | 全濁 | d‘uŋ | |||||
分韻撮要 | 同 | 透 | 東 | 第六東董凍篤 | 陽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