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岩組。時代屬中二疊世晚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童子岩組
- 外文名:Tongziyan Fm,Tungtseyan Fm
- 曾稱:童子岩煤系
- 分布於:閩西南和廣東地區
童子岩組。時代屬中二疊世晚期。
童子岩組。時代屬中二疊世晚期。為三角洲相含煤沉積。下段為泥岩、粉砂岩夾細砂岩、炭質泥岩及煤層,含菊石、腕足類、類及植物等,厚188米;中段以泥岩為主,有粉砂岩夾灰岩及細砂岩,含黃鐵礦及鈣質結核,含類、菊石、腕足類較多,厚...
龍巖組 龍巖組是福建地礦局第五地質大隊於1961年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命名 福建地礦局第五地質大隊,1961年命名於福建省的龍巖,相當於童子岩組,命名晚於童子岩組,廢棄。分布範圍 華東,福建省。
以東各區,均發育有含煤地層的下部層位,部分地區無可採煤層,部分地區則為海陸交替相碎屑岩含煤沉積,以童子岩組為代表。童子岩組據福建連城童子岩標準剖面命名,在龍巖一永安一帶發育良好,含煤性亦高。該組連續沉積於下二疊統文筆...
詳細劃分了童子岩組第一段(上、中、下三個岩性帶),初步查明了井田可採煤層層數、層位、厚度、結構和可采範圍。基本查明了井田含煤地層的基本構造形態為倒轉向斜。其倒轉翼地層被推覆斷層F0及其派生的拆離斷層F2、F3、F4破壞,保存...
蠟石壩煤系是徐瑞麟於1937年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命名 徐瑞麟,1937年命名於廣東曲江縣蠟石壩(徐瑞麟,1937,廣東北江地層之研究。地質論評,2(4):361),已解體為孤峰組、童子岩組、格頂組、九陂組。分布範圍 華南,廣東省 ...
新生界第四系,岩性以砂岩、千枚岩、砂礫岩為主;“清流人”古人類遺址園區出露地層主要包括:中生界泥盆系安砂群,石炭系林地組、經畲組、老虎洞組、船山組,二疊系棲霞組、文筆山組、童子岩組,三疊系溪口組,岩性以碳酸鹽岩為主。
沉積作用延續了一千九百萬年,沉積了百餘米厚的質地較純的石灰岩(船山組C3c)。此後又繼續沉積了二百餘米厚的不純灰岩爽泥粉砂岩(早二迭系棲霞組P2q),之後又沉積了海相泥岩(文筆山組P1w)、海陸互動相含煤碎屑岩(童子岩組P...
位於二級脈之間, 大致與之平行。一級脈和二級脈兩 側都具伴網眼,即無細脈直接自中 脈和三級脈之間的二級脈上伸出,伸長形的網眼內無點痕(劉陸軍和姚兆奇,2004)。時代產地 福建龍巖坑柄,永定牛欄山;童子岩組;中二疊世。
含煤地層童子岩組廣泛分布,形成了蘇邦、坂尾、風山岐、小嶺頂、陳村和北山等煤礦區I北北東一北東向斷裂:主要分布在平林—白沙、丘地—四集、芹園—北山小井尖帶;北西向斷裂:主要分布在北山—-廈老、陳村—蒼頭坪一帶。氣候 ...
香港股窗貝是產於新界大埔區馬屎洲的二疊紀(P)的化石。特徵描述 此種貝體小,貝體圓五邊形,兩殼凸度小,缺失中槽、中隆,背腔腕基強大,腕棒後部相向伸達殼底,它與安徽南弧峰組和福建西童子岩組的c.longtanicachingethu均較...
加福組 加福組是福建地層表編寫組於1975年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命名 福建地層表編寫組,1975年命名,與童子岩組同物異名。命名晚於童子岩組,廢棄。分布範圍 華東,福建省。
2 陳鐘惠,武法東主編 . 華北晚古生代含煤岩系沉積環境和聚煤規律 . 武漢: 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1993.3 陳鐘惠,張木生,武法東等 . 福建早二疊世童子岩組沉積環境和聚煤規律 . 武漢 : 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1993.4 陳鐘惠,馬...
網眼的長寬之比約 2∶1,保存較好的標本網眼內有 1 個黑色的腺 體痕,偶見 2 個;具盲脈,有時盲脈頂端膨大;中脈兩側具有不甚清楚的伴網眼(黃聯盟等, 1989)。時代產地 福建安溪劍斗、永定坎市,童子岩組第三段;二疊紀。
成網。呈盲脈狀,靠基部偶見披針形網眼,中脈兩側具伴網眼,相鄰一級側脈中間有一條不連 續的縫脈,無點痕(黃聯盟等,1989)。時代產地 福建安溪劍斗,童子岩組第三段;江西上饒呂江煤礦,上繞組呂江段(童家段);二疊紀。
小水組含:Palaeophorus-Oxytoma-Tosapecten組合;頭木沖組含雙殼類:Jiangxiella-Modiolus組合;植物屬南方型Ptilozamites-Lepidopteris植物群。為海陸互動相碎屑岩建造。不整合覆於童子岩組之上;頂部與金雞組整合接觸。
香港丫洲,丫洲組;中二疊世至 晚二疊世早期。山西左權,下石盒子組;福建安溪、德化,童子岩組第三段;早二疊世。山西 太原、山東淄博、內蒙古準格爾,山西組;早二疊世。河南平頂山、禹州、密縣,神垕組、小 風口組;早二疊世...
格頂組是灰黑色頁岩,夾細砂岩、粉砂岩、泥灰岩及生物灰岩薄層。於1979年命名。時代 P2 命名 徐光洪、諶建國,1979年命名。特徵 富含腕足類及菊石等。下與童子岩組、上與九陂組均為整合接觸。厚70-90米。 同物異名 水竹塘組、老山...
陸源區 陸源區是指供給陸源碎屑物質的來源區。也稱供給區、母岩區等。陸源區是指供給陸源碎屑物質的來源區。也稱供給區、母岩區等。陸源區的母岩組合及其變化決定於內蒙古造山帶不同時期的板塊構造作用。
特徵:岩性為灰、灰綠、紫紅色粉砂岩、細砂岩、頁岩及長石石英砂岩,常具藍色鐵質斑點,夾碳質頁岩及煤線。含雙殼類及植物化石等。底部與下伏童子岩組平行不整合接觸;頂與聖堂組整合接觸。厚160-300米。時代:P2 命名:饒家光等,...
為海陸互動相碎屑岩沉積,主要為細砂岩、粉砂岩、泥岩夾煤(層)線,局部夾粘土岩。底部為含礫砂岩,礫石主要為燧石,少量為砂岩及灰岩。灰岩礫石含Schwagerina sp ,Nankinella sp 等;上部常含菱鐵質鮞粒。與下伏童子岩組呈假整合...
水竹塘組 水竹塘組是1979年侯鴻飛、詹立培等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命名 侯鴻飛、詹立培等,1979年命名。特徵 以灰岩、矽質灰岩為主,常夾矽質岩、砂頁岩。海相化石豐富。上與九陂組、下與童子岩組均呈整合接觸。厚65-343米。
Uncisteges crenulata, Neoplicatifera huangi,P ermundaria shizipuensis等,雙殼類 Euchondria jiaheensis, Paradoxipecten jiaheensis, Astartella minuta等,時代為茅口亞世。該組的岩性和化石群與廣東的文筆山組、童子岩組接近。
紅衛坑組是下部社主段以砂礫岩、砂岩為主,夾頁岩、砂質頁岩,含煤多層。上部牛牯墩段以砂岩、頁岩為主。命名 廣東區域地質礦產局,1988年介紹。特徵 產雙殼類、植物等。下與童子岩組及其它前三疊系地層不整合接觸;上與小水組連續...
本組與下伏棲霞組呈整合接觸。與茅口組相當的中國華北及東北南部下石盒子組地層全為陸相沉積。三峽的茅口組與蘇南的孤峰組相當,廣西、滇東、川西的茅口組,則與粵、湘的當沖組、閩西南的童子岩組和吉林的范家屯組相當。時代 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