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童婚習俗
- 所屬季節:每年5月的結婚旺季
- 所處國家:印度
- 基本釋義:10歲左右的兒女張羅婚禮的儀式
簡介,盛行原因,社會問題,阿富汗,
簡介
童婚與正常婚姻沒有多大不同。經過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最後舉行正式結婚儀式,婚禮也和成年人的婚禮一樣:三四歲的孩童穿戴整齊,戴項鍊和手鐲,並在大人指點下,繞“聖火”3圈。尚不會走路的嬰兒便放在金屬制的大托盤裡,完成各種婚禮儀式。
按照習俗,幼女婚後仍住在娘家。十一二歲後去夫家,此後的命運就由夫家決定。她們幹著與年齡不相符的家務,失去了受教育的機會,經常遭夫家指責和打罵。有的十幾歲就做母親。守寡的少婦不許改嫁,並被要求穿最粗劣的衣服,不準參加任何娛樂活動。
盛行原因
童婚這一陋習至今還能存在於印度有著複雜的社會原因。經濟問題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印度自古就有嫁妝制,姑娘出嫁時娘家必須陪送大量的錢財。按照傳統,女方越小,男方索要的嫁妝就越少;男方越小,婚禮的開銷也越小。因而在許多貧困家庭看來,童婚是廉價的,讓自家的孩子儘早結婚,是相當划算的事情。另外,印度古代宗教法典允許童婚。女孩的父母擔心女兒長大後出現婚前性行為而使家庭蒙羞,這些也是童婚陋習沿襲至今的因素。
社會問題
印度在2005-2006年進行的一次全國家庭健康調查顯示,22.6%的女性16歲以前結婚,44.5%的女性16-17歲間結婚,2.6%的女性不到13歲結婚。“童婚女性更易進行三次以上的生育,生產兩個孩子的間隔不到兩年、多次意外懷孕、終止妊娠及絕育的可能性亦高。”印度政府1929年通過禁止童婚法 ,但未奏效 。1978年印度政府把男女婚齡提高到21、18歲,但在許多地區,特別是山區部族,童婚仍很盛行。受童婚影響的不僅是16-17歲的青春期少女,還有大批14-15歲年齡更小的女孩,印度現行政策及經濟發展並不能幫助農村女性及貧窮女性。
阿富汗
童婚流行的原因首先當然是貧窮。早把女兒嫁出去,既可減少扶養費用,又可拿到彩禮。家裡需要錢,沒有辦法。阿富汗許多家庭為解決經濟困難把自己的小女嫁出。娶小女孩的男人多是年齡大、比較富裕的人,他們可以付給女孩父母一筆相當大的彩禮,解決女孩家庭的困難。通常情況下,小女孩也不是那個男人的第一個老婆。
更重要的因素是文化傳統影響。在阿富汗農村,女孩子與男孩子相會或約會被視為家庭的恥辱。一些父母為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就努力儘早把女兒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