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古台白塔

章古台白塔

章古台白塔(即胡碩廟白塔),位於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章古台蘇木胡碩廟原址北,是清代藏傳佛教重要建築遺蹟,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於1986年5月10日批准公布章古台白塔為內蒙古自治區重點保護文物。章古台白塔初建於清朝沖葉,塔高12米,塔座,塔瓶、塔剎比例適當,塔座台階的佛像浮雕四面對應,工整美觀。 19世紀90年代,奈曼旗、喀喇沁旗一帶遭受“金丹道。 (亦叫“學好隊”)之難時,章古台白塔被毀。“金丹道”之亂乎息後,胡碩廟財力不濟,無力及時修復被毀的章古台白塔。奈曼旗四大寺院的喇嘛們,為了修復這座著名的白塔,幾次聚會商量,最後決定集體出資修建,由奈曼旗大沁廟第六世活佛、著名佛學家、建築師扎木樣曲德爾(也寫作扎木樣卻道爾)負責設計、重建和監修。他奔走於內蒙古東部二十四個旗募捐建塔資金,歷經艱辛,吃苦耐勞,籌足資金。他在西藏學習深造28年之久,精通寺廟佛塔建築設計理論和技術,於是自己動手設計,並親自管理施工,終於民國二十六年(1937)修復竣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章古台白塔
  • 地理位置:內蒙古自治區
地圖信息,
章古台白塔,由青磚砌築,上圓下方,渾然一體。上圓不顯得輕細,而有勁秀之感,下方不覺得臃腫,卻含穩固之意。白塔共分五階,上兩階呈圓狀,頂階裝有銅頂箍。十三天、龕門(也叫佛眼)等,下三階呈方形,次第積迭,每階都有若干個佛像浮雕。塔身通高13米,塔基呈方形,高寬均為6米,塔基之上為逐漸內收的五層須彌座。須彌座上方為寬大的塔瓶,塔瓶東西南北都有龕門,龕門分東,西、南、北四向,內供有四尊佛像,以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士為首。龕門東西南北四向掛有四個響鈴,風吹鈴鳴,輕風微響,疾風驟鳴,感心動耳。塔瓶上是代表十三天的塔剎相輪,塔頂為日月和光。
章古台白塔,整個塔形獨特,莊重大方,神奇壯觀,實可謂藏傳佛教覆缽式佛塔的傑作。白塔在多事的年月里,歷經滄桑,大難不倒,至今依然巍巍屹立,莊重勁秀。目前,對白塔正在進行維修。
章古台白塔與胡碩廟是一組建築,同是佛門標誌,土地改革運動時廟被拆除,僅存佛塔。

地圖信息

地址: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奈曼旗章古台蘇木所在地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