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倩礪,女,湖北大學藝術學院環境設計系主任、副教授。1997年畢業於中南民族大學美術系,2006年6月畢業於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獲文學碩士學位。1997年至2003年任教於武漢市石牌嶺高級職業中學,2006年,任教於湖北大學藝術學院。
基本介紹
論文設計,研究方向,學術主張,研究成果,教學情況,
論文設計
1、《中國園林與英國園林比較之片談》一文發表於《英倫學人》2004年第三期。
2.《漫談英國十八世紀的繪畫藝術》一文發表於《英倫學人》2004年第四期。
3.論文《藝術設計與生活》發表於《現代教育研究》2004年七月第九期。
4、論文《解析傳統居住行為對我國工業化時期住宅的影響》一文發表於《科技促進發展》2007年7月第7期。
5.為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1年1月第一版《故事海 中國寓言》一書,繪製插圖20幅。
6、2004年 8月參與長源房地產天琴小區景觀規劃。
7、2004年11月承擔武漢市建築質量監督站庭院規劃。
8、2005年 9月參與江西鳳凰新城小區景觀施工圖繪製。
9、2006年7月擔任溫州體育會所室內設計。
10、2006年8月參與武漢共達工業園景觀設計。
11、2006年10月擔任湖北大學博物館宣傳冊設計。
12、2007年4月擔任德會住宅小區空中花園設計。
13、2007年6月參編《工業設計快速表現》湖北美術出版社出版。
研究方向
1、理論研究:近代漢派民居空間意識形態與權利邏輯關係下的居住空間演進特點。
2、實踐研究:景觀空間形態研究、新型博物館的空間形態設計、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
學術主張
正如法國亨利·列斐伏爾所說:"空間不僅僅是社會關係演變的靜止'容器'或'平台',空間是在歷史發展中產生的,並隨著歷史的演變而重新結構和變化。"在當前的現代技術與消費意識形態的開發下,驅使我們將舊建築的空間情懷開發成為一種設計消費品。殊不知,潛在的意象及意識形態早已不覆存在。我們在一個精神空殼中被消費,成為全球化消費空間的一個註腳和犧牲品。另一方面同質化消費場所還驅趕了原居民這一活的文化群體。讓原本延續的生活形態與空間變得貧瘠與單一。
那么這些被時間消耗殆盡的空間該如何重生?即我們應充分研究歷史建築空間中的多重形態與文化,尋找歷史背後諸多生活要素與情感,將其構建成活的空間博物館和歷史空間,讓人們從生活中去感知與體味。
研究成果
先後完成《建築空間快速表達》、《完全繪本》、《血火中的文化脊樑》等數本專著;多年從事湖北城市文化及景觀規劃設計研究工作;參與多項武漢民國時期的建築、園林、規劃等文章與書籍的撰寫工作;發表《喚起城市記憶,彰顯文化名城》等論文十多餘篇。
教學情況
擔任《居住空間設計》、《景觀設計》等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