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立德坊
- 位置:護城河外
歷史沿革,里坊,
歷史沿革
立德坊,位於宣仁門外。宣仁門遺址在今洛陽老城西大街,東距十字街40米,門外有護城河,護城河外就是立德坊。《元河南志》載:“立德坊,在宣仁門外街南。”宣仁門外街,即今老城東大街。立德坊的位置,約在今東大街以南、南大街以東、四眼井街以西、洛河以北的區域。
隋朝時,立德坊之東為通遠市(北市),占六個里坊的區域。通遠市,東臨瀍河,南至洛河,北至今老城北護城河。隋朝時,洛河上有三座橋,即利涉橋、立德橋、天津橋。天津橋在今洛陽橋西側,利涉橋正對著南北二市,利涉橋西側為立德橋。唐朝時,因利涉橋、立德橋太近,廢立德橋。
隋末,通遠市(北市)毀於戰火。唐初,在原通遠市(北市)遺址上設立了玉雞、銅駝、景行、歸義、思恭五坊,原通遠市縮小至一個里坊,不再稱通遠市,而稱北市。唐代北市的位置,在今中州路與瀍河交叉口的西北角。同時,將立德坊的南部,另開一坊,名為承福坊。
武周大足元年(公元701年),武則天下令在立德坊南開新潭,以供諸州租船停泊。這個大型港口,淹沒了承福坊、玉雞坊。新潭之北為立德坊,立德坊之北為清化坊,新潭之東為歸義、銅駝、景行三坊,新潭之西北為北市。這樣,以新潭為中心的五坊一市,成為當時最重要的商業物流中心和國際文化交流中心。
洛陽是大運河的中心,水運是隋唐帝國的命脈,隋唐時期在這裡設立了掌管全國水運的機構——都水監。而從武周時期開始,都水監就設在新潭之濱的立德坊(今老城東南隅)。
里坊
里坊,或稱里、坊,是我國古代城市的基層居住單位。早在先秦時期,即已存在。《詩·鄭風》中有“將仲子兮,無逾我里”之句,毛傳曰“里,居也”。
在北魏洛陽城建設中,里坊制度基本完善,至隋唐洛陽城達到鼎盛。這時,在城市結構上,里坊整齊劃一,“千百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朱熹的《朱子語類》對唐代的里坊制度甚為讚賞,說:“唐宮殿制度正當甚好,居民在牆內,官街皆用牆,民出入處皆有坊門,坊中甚安。”這種嚴格的里坊制度是以強化城市管理、防範盜賊為目的。
隋唐洛陽城一改北魏洛陽城裡坊遍布郭城和內城的做法,將居民居住的里坊全部集中在郭城內。文獻中關於洛陽坊市數目的記載並不一致。《大業雜記》記隋創東都制度:“洛南有九十六坊,洛北有三十坊,大街小陌,縱橫相對。”洛河南北諸坊總數為126坊。《元河南志》雖記述唐代東都坊里名稱、位置,但未計總數。徐松《唐兩京城坊考》文圖自相牴牾,竟有110坊、111坊與113坊之記。
城內縱橫交錯的筆直街道劃分出布局整齊的里坊,面積大小基本相同,“每坊東西南北各廣三百步”,形制基本為正方形,里坊大小不一。考古勘探表明,洛陽一般的里坊東西向長度在470米至520米,南北向長度在480至530米。
里坊四周圍有坊牆。坊牆上辟有四個坊門,坊門為重樓。坊內居民出入必須經由坊門。每個坊內有東西南北大街,坊內又有巷、曲,這是坊內僅次於街的坊內通道,居民住宅就分布在諸巷、曲之內。
里坊區內有三市,即三大商業市場,它們是通遠市(北市)、豐都市(南市)、大同市(西市)。《大業雜記》載:“大同市,周圍四里;通遠市周圍六里,‘其內郡國舟船舳艫萬計’,市南臨洛水;豐都市,周圍八里,開有十二道門,市內有一百二十行。這些市,重樓延閣,互相臨映,招致商旅,珍奇山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