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粥是湖南耒陽傳統的小吃,屬於立夏節食品。此小吃是耒陽飲食一絕。耒陽人歷來重視農桑活動,對二十四個節氣特別敏感。每個節氣將臨,人們總愛通過一些祭祀形式個應節食品,直觀、形象地互相提醒不忘農事,不誤農時,從美食中共享生活的樂趣。比如立夏,正是插秧時節,農作辛苦,各家各戶就熬制立夏粥,以表達對豐收的美好祝願。立夏粥是用大米作主料,伴以精肉、糯米丸子、冬粉、乾筍、香椿、豬雜、紅棗、豌豆、豆芽、雞蛋等十幾種佐料熬制而成。起鍋後熱氣騰騰,香氣四溢。鄰里之間,互相贈送,一來展示自己的手藝,二來融洽感情。遺憾的是,立夏粥只有立夏時節才能吃到。要是耒陽人能夠把這道美味發揚光大,在每個節氣都做,甚至變成酒店的常用美食,一定大受歡迎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立夏粥
- 節日時間:立夏
- 流行地區:湖南耒陽
- 節日起源:民俗風情
- 節日飲食:粥
- 節日意義:慶祝夏天的到來
- 設定地點:湖南耒陽
- 設立機構:民間
基本介紹,歷史由來,做法大全,需要材料,立夏養生,注意事項,
基本介紹
在湖南耒陽,每年立夏,家家戶戶要用米豆腐、糯米丸、油豆腐、竹筍、椿籽、豌豆、鵪鶉蛋、精瘦肉、豬雜等十餘種佐料同鍋煮食,同時吃雞籽、鴨籽、口蛋。稱有“吃了立夏籽、雷公打不死”的傳說,據說是炎帝神農氏教民辟邪之法。可惜在耒陽只有在立夏節這一天才能吃上,如果能在一年廿四節氣都能推廣吃上“立夏羹”的話,那就別有一番風味了。劉雲德賦詩曰:
時近佳節慾遠行,
少兒無慮母揪心;
慈悲裹米磨細細,
憐愛和丸拌勻勻。
葷素酸甜鍋去煮,
離合苦樂碗分盛;
粥香彌室初醒夢,
微曙東窗小燈昏。
立夏粥,有媽媽的味道!
歷史由來
史料記載,熬立夏粥的風俗從明末清初開始在湖南耒陽地區興起。熬立夏粥講究在村頭街尾就地挖灶坑,安上大鐵鍋,點火熬粥,炊煙裊裊,可稱為名副其實的野炊。
每年立夏這一天,也是洋槐樹開花的時候,在槐花清雅的香氣中,蘇家坨鎮各個村莊早早忙碌起來。由各村德高望重的老人負責組織,大家分工合作,有人拿著笸籮或盆子到各家各戶去捻米,並由村中長者將這從百家取來的紅小豆、綠豆、小米、大米、花生、玉米渣、棗、葡萄乾等十幾種雜糧放在一起拌勻,用清水淘淨後放在一口大柴鍋里,找好引柴,點火,慢慢熬。有的人負責看鍋,用勺子不停的攪拌以免糊鍋;還有的人負責撿柴、燒火,一般柴火是就地取材,也有的是從家裡抱來的。經過個把小時慢火細細的熬煮,掀開蓋子,粥香四溢,米的香味、棗的甜味、在加上槐樹花的清香,讓人聞了都垂涎三尺,所有人都禁不住要吃上一口。
這時,全村的男女老少全部都拿碗來自取,就連路過的遊客都可參與進來。喝粥聲、嬉笑聲、孩子的打鬧聲充斥著整個村莊。最後剩下的粥,凡參加者均從各自家中拿來盆碗等各取些粥回家去喝。
立夏粥,在近幾年的演變中也不光只是喝粥了,還增添了其他的野菜、冷盤和酒肉等。大家圍坐在一起聊家常、說笑,凡參與者必須喝一碗立夏粥,目的是圖個吉利祛病災,同時化解鄰里之間的矛盾。據老人說,凡在立夏這一天吃立夏粥,可保一年平平安安、無病無災,這雖是傳說,但也成為老百姓的心理寄託。
隨著社會的發展,立夏習俗活動除了保留傳統立夏活動吃百家粥、掛蛋、給孩子稱重、掛帶疰夏包等項目之外,又被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活動以善緣老會武松打店、舞龍舞獅、撲蝴蝶等市、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為主要內容的同時,還有北京四香書畫院的院士們現場潑墨揮毫,為村民書寫民俗寄語,心靈手巧的村民們也為大家帶來了惟妙惟肖的剪紙作品。從傳統意義上的喝粥溶進了民間特色小吃,豐富活動內容,以此來營造出立夏文化的濃郁氛圍,通過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提高民眾文化內涵,推動新農村建設和農村文化發展。
做法大全
1.立夏養生扁豆粥,做法:粳米250克、白扁豆100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扁豆粥具有健脾化濕、和中消暑止瀉的作用。適用於夏季中暑所致的吐瀉、食欲不振等病症。
2.立夏養生雞蛋花粥,做法:新鮮雞蛋花10朵,粳米60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稀粥。雞蛋花粥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潤燥的作用。此粥是我國民間藥食兩用的保健食物,尤其小兒更為適宜,並對濕熱引起的下痢赤白、痢疾厚重及泄瀉等病症有較好的療效。
3.立夏養生苡仁粥,做法:粳米250克,苡仁100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苡仁粥具有健脾除痹、利水滲濕的功效。適用於食欲不振、腹瀉、水腫及皮膚扁平疣等病症。立夏粥的做法大全還有什麼呢?
4.立夏養生百合粥,做法:百合50克,粳米l00克,冰糖80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百合粥具有潤肺止咳、養心安神、滋陰清熱的作用。適用於老年慢性氣管炎、肺熱或肺燥乾咳、涕淚過多、熱病恢復期餘熱未消、精神恍惚、坐臥不安,以及神經衰弱、肺結核、更年期綜合徵等病症。
需要材料
立夏養生
1、起居養生
立夏時節,雖說夏季到來了,天氣逐漸炎熱,溫度明顯升高,但此時早晚仍比較涼,日夜溫差仍較大,早晚要適當添衣。另外進入立夏後,晝長夜短更明顯,此時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睡眠方面也應相對“晚睡”、“早起”,以接受天地的清明之氣,但仍應注意睡好“子午覺”,尤其要適當午睡,以保證飽滿的精神狀態以及充足的體力。
2、精神養生
立夏養生還應重視的一點就是重視“靜養”。立夏後人們易感到煩躁不安,因此立夏養生要做到“戒怒戒躁”,切忌大喜大怒,要保持精神安靜,情志開懷,心情舒暢,安閒自樂,笑口常開。還可多做偏靜的文體活動,如繪畫、釣魚、書法、下棋、種花等。
立夏前後,我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18℃至20℃,正是“百般紅紫斗芳菲”的大好時節。立夏以後,天氣轉熱,傳統中醫認為,“暑易傷氣”,“暑易入心”。因此,值此時節,人們要重視精神的調養,加強對心臟的保養,尤其是老年人要有意識地進行精神調養,保持神清氣和、心情愉快的狀態,切忌大悲大喜,以免傷心、傷身、傷神。
3、運動養生
立夏後,隨著氣溫升高,人們容易汗出,“汗”為心之液,立夏時節要注意不可過度汗出,運動後要適當飲溫水,補充體液。立夏時節,選的運動不要過於劇烈,可選擇相對平和的運動如太極拳、太極劍、散步、慢跑等。
4、飲食養生
立夏時節,時值乾卦,自然界的變化是陽氣漸長、陰氣漸弱,相對人體臟腑來說,是肝氣漸弱,心氣漸強,此時的飲食原則是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此時飲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纖維素為主,多吃蔬果、粗糧。平時可多吃魚、雞、瘦肉、豆類、芝麻、洋蔥、小米、玉米、山楂、枇杷、楊梅、香瓜、桃、木瓜、西紅柿等;少吃動物內臟、肥肉等,少吃過鹹的食物,如鹹魚、鹹菜等。
傳統中醫認為,人們在春夏之交要順應天氣的變化,重點關注心臟。心為陽髒,主陽氣。心臟的陽氣能推動血液循環,維持人的生命活動。心臟的陽熱之氣不僅維持其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對全身有溫養作用,人體的水液代謝、汗液調節等,都與心陽的重要作用分不開。
初夏之時,老年人氣血易滯,血脈易阻,每天清晨可吃少許蔥頭,喝少量的酒,促使氣血流通,心脈無阻,便可預防心病發生。立夏之後,天氣逐漸轉熱,飲食宜清淡,應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專家提醒,立夏以後飲食原則是“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養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製品、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又起到強心的作用。平時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糧,可增加纖維素、維生素B、C的供給,能起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總之立夏之季要養心,為安度酷暑做準備,使身體各臟腑功能正常,以達到“正氣充足,邪不可乾”的境界。
注意事項
對於人體臟腑來說,立夏時肝氣漸弱、心氣漸強,此時的飲食原則是增酸減苦,補腎助肝。保證胃腸功能正常,抵禦暑熱侵襲,是夏季養生的重要一環。立夏之後,人們大量排汗會造成人體陽氣不足;皮膚腠理易於開泄,而多食用酸性的食物及藥品,可以使皮膚腠理適當收縮。烏梅、山楂、木瓜、五味子均具有收斂、固澀的特性,可以用來治療泄瀉、虛汗等病症。夏季里,推薦大家自己動手在家做山楂糕,美味又健康。
立夏後陽氣上升,天氣逐漸升溫,多吃油膩,或易上火的食物,會造成身體內、外皆熱,易出現上火的痤瘡、口腔潰瘍、便秘等病症。為解決此時脾胃功能紊亂,飲食上宜清淡、多補水,多吃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多進稀食是夏季飲食養生的重要方法,據說熬立夏粥講究在村頭巷尾進行,就地挖灶坑,安上大鐵鍋,點火熬粥,炊煙裊裊。操持此粥的人,絕對是位慈祥善良、民眾威望高的老奶奶。說是吃了這種粥,鄰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種。早、晚食粥,午餐喝湯,這樣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熱,又能補養身體,有利於調節身體的陰陽平衡。此外,鴨肉、蝦、鯽魚、瘦肉、食用蕈類(香菇、蘑菇、平菇、銀耳等)、薏米等,同樣具有增進食慾、補充營養、消暑健身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