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窯頭古城的始建於戰國中期,廢棄年代為漢初。
20世紀50年代,發現窯頭古城遺址。
20世紀80年代,湖南省開展文物普查時進一步對窯頭古城遺址確認。
1990~2003年,先後開展過四次考古發掘工作,窯頭古城遺址主要包括古城址及其周邊墓葬。
遺址特點
綜述
窯頭古城遺址坐南朝北,呈不規則長方形,分布範圍東西長約320米,南北寬約250米,面積約8萬平方米,已揭露出城牆、城壕以及城址內外的大片文化堆積。從地層分布和出土遺物判斷,窯頭古城的始建年代應為戰國中期,而延續使用至漢初。墓葬主要分布在窯頭一帶沅水河曲地帶的台地上,分布範圍東西長約3000米、南北寬約1600米,面積約480萬平方米,其中已發掘墓葬241座,時代自戰國延續至漢代。
窯頭古城城址
窯頭古城北面緊傍水,北距縣城約10千米。沅水最大支流酉水從縣城西側匯人沅水。水先是呈西南一東北流向,在窯頭折向北流,約300米後折向西北,使得沅水在窯頭地段形成了一個牛鉅灣。因這裡沿河一帶多宋元時期陶窯,“窯頭”由此得名。
窯頭古城遺址城內西南角有2座夯土台基,呈東西向並列,一號台基在東,二號台基在西。台I略呈矩形,範圍東西長約44、南北寬約24米,面積約1056平方米。保存夯土厚度在0.2~1.1米,以黃褐色夯為主,內含戰國至漢代陶、瓦片。台II呈長條形,夯土範圍南北長約38米、東西寬約17米,面積約646平方米。保存夯土最厚為0.5米,土色呈黃褐色,土質略緊,夯跡可辨,同樣含戰國至漢代陶、瓦片。
台I東南部,有不則形跡3處,直為1.6~2米,土色紅褐色,有燒結跡象,含戰國繩紋陶片和草木灰,其中一處深度為1.2米。可能是某種作坊遺蹟。戰國建築在台II上建造,建房之前似有基槽,但沒有發現柱洞,估計是採取埋地梁的形式。其倒塌堆積僅是一些雜亂無章的殘破瓦礫。露頭的是建築物的地面,在這個面上至少有2處用火遺蹟。從基槽所構成的建築單元來看,在大的房屋內至少還有兩個小的單元。而這種建築的大開間可能要在100平方米以上,由此可推斷其等級較高,顯然是衙署一類的地方。
城南100米處有文化層,其年代應為戰國末期,面積較小。城東南約300的城外,位於窯頭二組的牌樓山,發現了大面積的文化堆積,鑽探表明在近5000平方米的範圍內,有密集的繩紋瓦片堆積,在一處農田的剖面上還有厚達1米的土跡,在這個地方還發現了管道設施,可能是作為排水之用。這是一處與古城有重要關係的聚落,其功能與作用尚待進一步確認。
墓葬區
窯頭古城遺址周圍約6平方千米範圍內分布有數百座與城址時代相當的古墓葬,墓葬規模多屬中小型墓葬。其主應為城內居民。
2003年,在古城東側約兩公里的大洋山發掘了一座較大的楚墓,封土堆的直徑在20米左右。墓口長11米、寬9.1米,墓道朝東,墓口下有兩級台階。葬具為兩槨一棺,隨葬的銅器、玉器均已被盜,僅殘存一件玉塊,仿銅(虎鈕)陶鼎7件,以及敦、壺、盆、豆等物。專家們推測,該墓墓主的爵秩至少在中大夫以上,與作為郡守的身份相符。
文物遺存
窯頭古城遺址出土遺物主要有板瓦、筒瓦和瓦當,陶鬲、盆、罐、瓮、豆及網墜等,還有少鐵器和石器。還出土了1枚鑄有“元陵”二字的秦漢時期的銅印章,此印為一枚烙馬印,其上方中空位置裝木柄。其字型具有秦篆漢隸風格,非戰國楚印。
研究價值
窯頭古城遺址在地望、出土文物的文化因素等方面與戰國黔中郡有密切關聯,墓葬中不同文化因素的動態變化過程反映了沅水中游地區經歷楚國開發、秦漢管理不斷內化的過程,折射出這一地域由華夏邊陲到內陸的過程,以及多民族文化融合與變遷的動態歷史過程。它的發現對於楚國後期的秦楚戰爭、戰國黔中郡、秦洞庭郡的郡治與郡望等問題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保護措施
1996年,窯頭古城遺址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窯頭古城遺址位於湖南省懷化市沅陵縣
沅陵鎮黔中郡村(原窯頭村)。
交通信息
自駕:自湖南省懷化市沅陵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窯頭古城遺址,路程約13.1千米,用時約28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