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舞嶺古窯址

羊舞嶺古窯址

羊舞嶺古窯址,位於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龍光橋鎮早禾村、石筍村和滄水鋪鎮交界的丘陵山地,遺存總面積約13.2平方千米,是宋朝至清朝時期的古遺址。

羊舞嶺古窯址所在的地名叫羊舞嶺公社,故稱為“羊舞嶺古窯址”。此窯址發現於20世紀70年代,顯露出的古窯場面積近20000平方米,大量的窯具與殘瓷片堆積如山,燒造年代始於南宋,為宋仿龍泉窯,明代仿景德鎮窯的地方瓷系,文化堆積比較集中的點有早禾、高嶺、大塘、瓦渣侖、水井坳等九處,產品釉色有青釉瓷、黑釉瓷、青白瓷、青花瓷等。器型主要有碗、盅、盤、壺、杯、盞、碟等,紋飾以寫意花卉紋為主。羊舞嶺古窯址有千年的歷史,是益陽重要的地方文化遺產,是弘揚民族文化的一張歷史名片,它代表著古代益陽的手工業和人民的創業精神。歷經宋、元、明、清四代,產品以宋、元時期的青白瓷為特色,對中國南方宋元民窯的發展史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2013年5月,羊舞嶺古窯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羊舞嶺古窯址
  • 地理位置: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龍光橋鎮早禾村、石筍村和滄水鋪鎮交界的丘陵山地
  • 所處時代:宋至清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7-0383-1-383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研究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1979年4月,益陽縣文化館組織文物調查時,在羊舞嶺發現了古瓷窯址線索。7月,益陽縣文物專乾盛定國對窯址進行了兩次複查,發現文化堆積集中點有高嶺、牌樓、早禾、楊泗等九處,並實地採集了大量標本。
1983年,湖南省博物館從事陶瓷考古研究的周世榮、劉茂同志對羊舞嶺古窯址進行了實地考察,認為是湖南少見仿龍泉窯的地方瓷系,規模大,產品精細,有研究價值。1983年,由盛定國採集標本整理,執筆撰寫了《湖南益陽縣羊舞嶺古窯址調查》一文在《考古》1983年第四期上發表。
1985年~1987年,益陽縣文物普查對羊舞嶺古窯址又作了擴展性的調查,將其文化堆積比較集中點分10處收編入了《益陽縣文物普查資料彙編》。
1991年,益陽縣人民政府以“早禾瓷窯址”為名,在早禾村李家衝口上有文化堆積的村公路邊,樹立了羊舞嶺古窯址保護標誌,說明碑。並明確村委領導班子成員為保護小組成員。
2008年8月30日,湖南省考古所張興國先生與益陽市文物管理處的同志對益陽市龍光橋鎮(原羊舞嶺鄉)境內及附近分布較密集的宋元至明清時期古窯址進行了為期15天的考古調查。
2013年至2014年初,為配合319國道益陽南線高速公路建設,湖南省文物考古學院對紅線範圍內的瓦渣侖窯址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清理出四座南宋晚期至元代龍窯及其作坊遺蹟。
2022年10月30日,湖南省文物考古學院在益陽市文旅廣體局的配合下,對羊舞嶺古窯址開展了文物調查與數位化工作。一方面是為了完善羊舞嶺古窯址保護規劃編制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實現對古窯址的有效管理。
羊舞嶺古窯址
Y8、Y57、Y58窯床斷面(從晚到早)

遺址特點

綜述
羊舞嶺古窯址總計發現50多座古瓷密址,燒造年代認定為自兩宋之間至晚清時期,延續近千年,主要燒制青白瓷、青瓷和青花瓷。羊舞嶺古密址遺蹟本體有窯場、作坊、窯具和廢品堆積處、取泥坑、生活區、囤瓷口、古河道、古驛道等。
羊舞嶺古窯址
羊舞嶺古窯址航拍圖
羊舞嶺古窯址窯爐依山勢建築于山坡上,周圍暴露有紅燒土堆積。面積最大的早禾碗盆山窯址南北長320米、東西寬約210米,面積67000平方米左右,堆積物厚達1.5~3.5米。面積最小的高嶺大隊筆架山窯址長約80米、寬約40米,面積約3200平方米,堆積層厚0.5~1.8米。其他窯址面積一般為約7000平方米至28000平方米左右。各窯場均以某一釉色產品為主,兼燒少量其他釉色產品,如青白瓷、青瓷、青花瓷、黑釉瓷等。器形以碗、盤、碟、杯最為多見,亦見少量壺、瓶等其他器類殘片;窯具種類有支圈、支圈墊、墊圈、匣缽、匣缽墊、墊圈、墊餅、器托、火照、支柱、支座等,以殘支圈最為普遍。從某些器物與支圈粘連的現象分析,無論青釉瓷和青白瓷中不少器物是採用復燒方法燒成的。支圈內徑與器物口徑一致,這些器物口沿無釉,系所謂芒口瓷器。另外有些器物口沿光滑,器里一圈無釉,底足露胎,有的與匣缽粘連在一起,是採用正燒法燒成的。各類瓷器製作方法有輪制和模製兩種,其中以輪制為多。有的器物較粗糙,如圈足挖足草率,留有明顯的刀痕,少數器物外表有棕眼。窯址大都保存完好,只有局部因基建、植樹等原因受到不同程度的翻動。
羊舞嶺古窯址
羊舞嶺古窯址
瓦渣侖窯址Y29、Y52~54
Y29為長斜坡平底龍窯,窯體斜長48米,水平長46米,方向約66°,寬2.2~2.8米。按結構可分為窯前工作面、火瞠、門、窯床、窯尾、護窯牆、排水溝幾部分窯前工作面,位於Y29最前端,保留有兩排八字形對稱外撒的磚牆,火膛呈半月形,後壁平直。Y29的窯門均位於窯爐北側,現存八個窯門,窯門的形狀均為八字形,局部利用墊缽作為窯門牆體。窯床坡度不一,前段坡度約18度,中段26度,窯尾部分坡度平緩,約10度。窯頂坍塌,未發現投柴孔等痕跡,窯床內殘留有塌陷的窯磚。窯尾位於半山腰,以人工開鑿成所適合的坡度,由擋火牆、排煙室、後壁組成。擋火牆殘存兩層17個排煙孔,排煙孔均前低後高,呈傾斜狀,以利於排煙。排煙室近半月形,利用窯尾後壁和人工開鑿山體而成。在窯尾南北兩側冬有一條排水明溝。Y52、Y53、Y54亦為長斜坡龍窯,均疊壓於Y29之下,走向與Y29一致,其中Y52窯壁和窯尾的位置與Y29基本重合,僅窯頭火膛位置不同。Y53、Y54在窯床中部各有有一條西北東南向的排水暗溝,均以紅磚側砌,排水溝頂部以磚封蓋。Y53窯壁北側另有一條與窯壁平行的排水暗溝。
羊舞嶺古窯址
Y29
這四座龍窯的產品以青白瓷為主,少量青瓷。產品分為芒口器和澀圈器兩種,芒口器占大宗,種類有深腹部碗、印花斗笠碗、平底印花碟、高足杯、敞口淺腹碗、敞口圈足印花盤等生活用具,以及筆架、象棋等文娛用具,胎質細膩,胎體輕薄,青白釉,許多器物釉色泛青綠。澀圈器很少,種類有敞口斜直腹圈足碗、侈口弧腹餅足碗、折沿盞、折沿爐等胎質細膩,青白釉。窯具種類有墊缽、墊柱、支圈、火照等。這四座龍窯均以支圈覆燒法為主,在產品形態以及窯業技術方面都與江西景德鎮青白瓷窯業技術相似,而且在另一區域的元代作坊遺蹟曾採集到“饒州”刻銘墊缽,進一步證明羊舞嶺窯的窯業技術直接源於江西景德鎮。不過南宋未年羊舞嶺窯曾燒造少量芒口印花青白瓷,這類器物製作精細,釉色瑩潤明亮,印花紋樣有月影梅花、蘆雁穿花、菊花紋等等,顯然與其它產品有別,屬於供應上層社會的高檔瓷。雖然江西景德鎮也有同樣種類的器物,但這批器物的紋樣更多的與河北定窯白瓷印花器更為接近,應是裝飾紋樣模仿定窯的仿定窯器。
羊舞嶺古窯址
罐蓋
龍窯的產品多具有南宋未年至元代中期的特徵。而且在窯址的作坊區地層內出士一件OOAC陀佛鹹淳二年八月日十一萬諸佛.....”刻銘青釉器,清鹹淳三年即1267年,是南宋度宗年號,進一步印證了龍窯Y54的始燒年代為南宋末年。在另一區域的考古發掘過程中曾發現有與元代龍泉窯蓮瓣紋碗共存的“大德.....”軸頂板蓋。在對周圍區域的實地調查中,了解到元代中後期,羊舞嶺窯開始大量仿感龍泉窯厚胎厚釉澀圈器,胎體厚重,雖多有刻劃花,但製作粗糙。Y52、Y53、Y54產品都仍以芒口青白瓷為主,澀圈器僅局限於少量器物,且胎體輕薄,較少發現仿龍泉窯厚胎厚釉器,推測龍窯的終燒年代在元代中期。

文物遺存

瓷器
羊舞嶺古窯址清理出“鹹淳三年八月”青釉盞托、“鹹淳四年”利頭等紀年器和“大德八年五月”軸頂板盞、喇叭形利頭等實物。由窯址考古發掘資料以及出土器物的形態特徵可知羊舞嶺窯興於南宋晚期。益陽窯瓷胎採用本地高嶺土燒制,胎質堅硬緊密,呈灰白色。宋末元初所燒器物較小,胎體輕薄,元代至明代中期胎體厚重而器形變大,進入明代晚期,碗、盤、杯等器物趨向小巧而胎體變薄,與景德鎮晚明民密生產的小盤小碗等器物的工藝接近。宋元時期釉面厚薄均勻,較為滋潤,釉色主要有青白釉、天青釉、粉青釉等,明代中前期釉汁有厚有薄,厚者晶瑩透亮,有玻璃質感和開冰裂紋,類似龍泉窯晚明至清代釉面多不純淨,施釉多不均。青瓷在裝飾手法上多模仿青白釉與龍泉青瓷,篦劃、刻花、模印、貼塑和鏤空等工藝較為常見,元代褐釉點彩朵花紋上承長沙窯的裝飾特點。器物用途以生活實器為主,陳設器與明器較少見,器形有瓶、罐、壺、香爐、盞、油燈、硯台、水注以及盤和杯,碗形多變,有斗笠碗、折腰碗、墩式碗、高足碗、臥足碗和斂口碗等。
羊舞嶺古窯址
蓋形器
窯具
窯具有支圈、墊圈、支圈墊、匣缽、匣缽蓋、匣缽墊、墊餅、器托、支座、支柱等。

研究價值

羊舞嶺古窯址大瓷盤的出現,雖然是適應阿拉伯人、波斯人用手指頭吃飯的生活習俗而生產的一種大型碟類器皿,這種大瓷盤的大量出現必然與外銷瓷的生產有關,它是研究這一時期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實物見證。

保護措施

2013年5月,羊舞嶺古窯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羊舞嶺古窯址位於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龍光橋鎮早禾村、石筍村和滄水鋪鎮交界的丘陵山地。
羊舞嶺村村民委員會

交通信息

自駕:自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人民政府開車前往羊舞嶺古窯址,路程約4.6千米,用時約14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