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列夫·托爾斯泰創作小說)

窮人(列夫·托爾斯泰創作小說)

《窮人》是俄國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所創作的一部的短篇小說,出版於1905年。

《窮人》集中描寫了在一個浪涌風吼的夜晚,漁夫妻子桑娜在等候親人歸來時,出於善良和同情收留了鄰居的兩個孤兒,待漁夫歸來,正和她的想法一致,作品精細地剖析了漁夫妻子桑娜的心理矛盾發展過程,表現出漁人夫婦寧可自已吃苦,克服困難,也要幫助鄰居的高尚品質。

《窮人》結構嚴謹,層次分明;描寫細膩,入情入理,真切感人。現已編入各版國小教材。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窮人
  • 外文名稱:Poor Guy
  • 創作年代:19世紀
  • 文學體裁:短篇小說
  • 作者: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
  • 首版時間:1905年
  • 字數:1700多字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主題思想,藝術特色,作品影響,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窮人》寫一個窮漁婦收養兩個孤兒的故事。故事發生的這一天,漁夫一早駕船下海,到夜裡十一點還沒回家。妻子操心丈夫的安全,提燈到屋外去看,可是海面上什麼也看不見。她順便去看生病的女鄰居,沒料想病人已死;從屍體旁把兩個熟睡的孩子抱回自已家裡,只怕丈夫不同意,甚至揍她;但當她向遲遲歸來的漁夫講明情況之後,丈夫發表的意見跟她不約而同。

創作背景

沙皇統治下的俄國社會,階級矛盾日益激化,貴族生活糜爛,道德淪喪,廣大底層勞動者雖掙扎在貧困邊緣,但依然保持著俄羅斯的高貴氣質。一次偶然的機會,列夫·托爾斯泰讀到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的敘事詩《可憐的人們》,激發了創作靈感。
列夫·托爾斯泰對這個譯文作大量修改之後,收入自己一個故事集裡於1905年出版;這個集子1908年再版時,他對譯文又進行了一番校正工作,力求使它忠於原著。

人物介紹

桑娜
漁夫的妻子,桑娜是個勤快而能幹的人,她從早到晚地幹活,悉心照料孩子,操勞家務,把簡陋的漁家小屋打掃得乾乾淨淨,安排得溫暖而舒適。更可貴的是她純樸善良,十分體貼關心別人。她主動去探望生病的鄰居西蒙。當發現西蒙病死後,她毫不猶豫地把西蒙的兩個孩子抱回了家。回家後,儘管她想到了這樣做會帶來嚴重的後果,而且因為事先未徵得丈夫的同意而感到忐忑不安,但她寧可加倍受苦,寧可遭受丈夫的責罰也不改悔。
漁夫
桑娜的丈夫,性格純樸直爽,他終年奔波勞碌,挑起了瞻養一家七口的重擔,貧窮和勞累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使他變得有點粗魯暴躁,但他的心地同樣正直善良,把關心幫助與自己命運相同的窮苦人當作自己的義不容辭的責任,當他聽說鄰居西蒙死了的情況後,經過一番思索,立即要柔娜去把西蒙的兩個孩子抱回收養,寧可自己更窮更累,也要幫助別人解除危難。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歌頌人性之美
《窮人》中的主人公冉娜和她丈夫都靠打魚勉強維生的“窮人”,但他們高尚的精神並沒有因物質生活的貧寒而改變。作者通過他們毅然抱養鄰居寡婦死後留下的兩個孤兒這一舉動的描寫,歌頌了他們高貴、無私、仁慈的“富人”精神。小說真切地表達了作者自己的人道主義理想,對“窮人”深沉而寬厚的愛心進行了真誠的讚美。
讚美母愛本能
《窮人》是寫活了兩個婦女的母性愛。寡婦西蒙拉扯著兩個小不點兒孩子,“一個剛會爬”, “一個還不會說話”;她無依無靠,什麼事全靠她一個人操心,還生著病,病危臨死前,還掙紮起來,脫下自己身上的衣服給孩子蓋上,用自己的舊頭巾裹住孩子們的腳,讓他們“睡得又甜又香”,她自個兒已經用盡了力氣,“一隻蒼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麼東西似的,從稻草鋪上垂下來。”桑娜不但把親生的五個孩子餵養得很健康,而且出於同情心、母性愛,從女鄰居屍體旁“用頭巾裏住睡著的孩子,把他們抱回家裡”, “讓他們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她 自己也不知道是怎樣把孩子帶回家的,為什麼要這樣做;但是她知道,她不可能不這樣做。”這兩個婦女對孩子的愛護備至,與其說是憑理智辦事,不如說更多的是出於母性的本能。
窮人

藝術特色

心理描寫
桑娜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徵幾乎全是通過心理活動的描寫來凸顯的。這在整個情節簡單的故事中得以體現。桑娜在慌亂之中把兩個孩子抱回了家,可她自己都不知道怎樣把孩子帶回家的,但是她知道自己必須這樣做,雖然很擔心丈夫會揍她。桑娜這種下意識的行為和極其矛盾的心理,正說明了她首先作為母親對孩子的本能愛護。同時,擺在眼前的窘迫的生活也讓她十分為難。在丈夫回來之前,她的不安、猶豫與害怕,引起了讀者萬分的同情,但丈夫的語言和行為令讀者大出意料。作者成功的心理描寫使情節更為曲折,人物形象更為生動,從而為全文增添了更加鮮明的藝術魅力。
窮人窮人
環境描寫
全文主要有三處的環境描寫,第一處是海上的:“屋外寒 風呼嘯,洶湧澎湃的海浪拍擊著海岸,濺起一陣陣浪花。”字數不多,卻從聽覺、視覺兩個方面繪聲繪色地描摹了大海狂風肆虐、波濤排天、巨浪滔天的恐怖和危險,頗具畫面感和衝擊力。這個環境描寫,一來說明漁夫出海打魚凶多吉少,為小說第一個懸念的設定做了情節上的必要鋪墊;二來一開始就點明了人物身份、家庭情況、生活狀況(冒險打魚維持生計),和後文收留西蒙的兩個孤兒的舉動形成內在關聯;三來反襯了桑娜緊張焦急、心驚肉跳的心理,並與之形成邏輯上的因果關係;四來和小屋的“溫暖而舒適”形成鮮明的對比,烘托出桑娜勤勞、善良的性格;五來為刻畫人物寧可自已受苦受難也要撫養兩個孤兒的品質服務。第二處是屋內的:“這間漁家的小屋裡卻溫暖而舒適。地掃得乾乾淨淨,爐子裡的火還沒有熄,食具在擱板上閃閃發光。掛著白色帳子的床上,五個孩子正在海風呼嘯聲中安靜地睡著。”這個環境描寫,直接寫出女主人的手腳勤快,善於持家,家庭和美;暗示了桑娜一-家在生活上要求不高,只要溫飽、平安和健康就心滿意足了;小屋的“靜”反襯了桑娜心裡的“動”,她多么渴望丈夫能早點回到這“溫暖而舒適”的家。第三處是西蒙家的:“屋子裡沒有生爐子,又潮濕又陰冷”、“西蒙的頭往後仰著,冰冷發青的臉上顯出死的寧靜,一隻蒼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麼似的,從稻草鋪上垂下來”,真實再現了下層窮苦大眾的悲慘生活,流露出作者的深切同情;“顯然,母親在臨死的時候,拿自己的衣服蓋在他們身上,還用舊頭巾包住他們的小腳。孩子的呼吸均勻而平靜,睡得正香甜”,一個偉大而又善良的西蒙形象躍然紙上。另外,它對表現桑娜的美好品德和推動情節的發展也有作用。因為,這個近乎死寂的靜態描寫是從桑娜的角度來寫的(“首先映入眼帘”),由此,雖然本段中並沒有桑娜的心理描寫,但不難猜測到桑娜看到西蒙死的慘狀和兩個孩子的情況後一定百感交集,悲傷、同情、擔憂等多種複雜情感交織在一起, 讓她不由自主地做出抱兩個孤兒回家的決定,表現了她善良的心地。同時,也實現了第二個懸念的設定,推動了故事的進一步發展。
情節懸念
小說的情節也很扣人心弦。小說以桑娜的內心矛盾為主線,圍繞撫養兩個孤兒這件事,前後設定了兩個懸念。文章一開始就給我們展現了這樣幅畫面:一個暴風雨之夜,-一個婦女正焦急地等待著丈夫回來。“海 上正起著風暴”的背景交代,桑娜“心驚肉跳”的心理狀態,營造了第一個懸念,不禁讓讀者的心也跟著女主人公一樣細得緊緊的:漁夫在這樣的日子裡能否安然無恙,平安回來?倘若遇到不測,桑娜一家的日子該怎么過?一波不平,一波又起。不見丈夫回來,卻發現鄰居西蒙已死,不加任何考慮地抱回了西蒙的兩個孤兒。於是,又一個懸念接踵而至:養活五個孩子本已不易,現在丈夫又不知死活,自己卻自作主張要撫養兩個孤兒,這不是雪上加霜嗎?不用說丈夫葬身大海,即便安全回家,他會怎樣對待這件事?如果他不同意,結局該如何?以後的日子能過得“溫暖而舒適”嗎?作者一下子把人物推到了風口浪尖,讓讀者不能不再一次為桑娜的命運擔心、揪心。這樣的情節安排,違背了生活的一般邏輯,即自己窮得丁當響,不應該也不可能再養兩個人,可小說卻偏偏這么寫了,硬生生地把桑娜打出了常軌(正常的生活邏輯)。極端的寫法往往產生極端的美感。恰恰就是這樣看似矛盾的一筆,卻把潛藏在桑娜內心深處的最本真、最真實的心理和情感不加掩飾地裸露出來,讓讀者窺見其善良、美好的心地,並為之深深感動、震撼。同時,也構成了小說的內在張力和藝術美感。其實,故事情節最核心也是最吸引人的往往是高潮,也就是亞里士多德所說的“突轉”,情節突然向相反的方向變了過去,出乎讀者的預期,這是許多小說所追求的。《窮人》在故事情節和閱讀心理的“臨界點”上,桑娜與漁夫之間的一段對話,把小說推向了高潮,小說也恰到好處地戛然而止,留下了耐人尋味的結尾。就這樣,兩個懸念交替展開,逐步消除,從而推動著故事發展。這樣處理,使得小說波瀾起伏,扣人心弦,顯示出作者高超的藝術技巧。
語言描寫
全文整體上以第三人稱進行客觀敘述,中間夾雜了桑娜的自問自答,結尾是夫妻對話敘事平穩,用語樸素,沒有過多的形容詞修飾,富于思辯性和哲理性。例如,文章開頭寫漁夫的家“溫暖而舒適”,所謂“溫暖”,不過只保持了爐火未滅;所謂“舒適”,只是地掃得乾淨,食具擦得亮,孩子們睡得安靜,這一切又是靠主婦桑娜的勤快做到的。可見這是一個並不富有的漁民家庭。作者並沒有為了要寫出“溫暖而舒適”而誇張其辭。再如桑娜探望女鄰居病情的描寫:她敲門喚人不應,擔心出了事,便推門而入;由於沒生爐子,所以感到屋子“又潮濕而陰冷”;她舉燈想看看病人在哪兒,可一眼看見的是一張床,正對著房門,這說明房子太小,只能容納一張床;再看才發現床上的人,她“一動不動”“仰面躺著”可能是死了;桑娜把馬燈舉得更近一些一瞧,果然已死;“一隻蒼白僵硬的手,像要 抓住什麼東西似的,從稻草鋪上垂下來”,她臨死前曾掙扎著乾過什麼;接著發現離她手能夠到的地方有個小搖籃,搖籃里睡著兩個小孩,身上蓋著一件破衣服,腳上裹著一方舊頭巾,於是作家推斷:“顯然,母親在臨死的時候,拿自己的衣服蓋在他們身上,還用舊頭巾包住他們的小腳。”這種層層遞進、先設疑後揭秘的敘事手法,可以啟發讀者多多思考,吸引人們一直讀下去,非弄個水落石出不可。《窮人》對桑娜夫婦內心矛盾的描寫,尤其言簡意深,真實可信。桑娜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以後,“她的心跳得很厲害。她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但是她覺得非這樣做不可。”其所以“心跳得很厲害”,是怕丈夫不同意,“她覺得非這樣做不可”,是出於階級同情,西蒙死了,把她的孩子抱過來是理所當然;但更多是出之母性愛的本能。桑娜把西蒙死的情況婉轉告訴晚歸的丈夫後,“漁夫皺起眉,他的臉變得嚴肅,憂慮。‘嗯,是個問題!’他搔搔後腦勺說,‘嗯, 你看怎么辦?得把他們抱來,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喔,我們,我們總能熬過去的!快去!別等他們醒來。’”就這么幾句話,道出了漁夫內心鬥爭的全過程:“是個問題! ”問題何在??按理應該把孩子抱過來,但抱來之後他一個人能養得活九口之家嗎?他徵求了一下妻子的意見:“你看怎么辦? ”接著就做出決定:救孩子是第一要緊事,至於養不養得活——“我們總能熬過去的!”以上四例足以說明,《窮人》 語言樸素,沒有華麗的詞藻或激昂的豪言壯語,但字字句句寫得恰如其分,表達出了真情實感,讀之令人感到真實可信。

作品影響

《窮人》由翻譯家草嬰最先翻譯、介紹給中國讀者,併入選人教版六年級國小語文、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基本保持了翻譯原貌。

作者簡介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828—1910),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出生於貴族家庭,1844年人喀山大學,受到盧梭、孟德斯鳩等啟蒙思想家影響,對農奴制社會和學校教育不滿,1847年退學回故鄉,在自己領地上嘗試農奴生活的改革。1851年到高加索服兵役並開始文學創作。早期創作表現了進步貴族的平民化思想,有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少年》和《青年》,小說《一個地主的早晨》《哥薩克》等。19世紀60至70年代的中期創作加強了精神探索,《戰爭與和平》肯定人民是決定祖國命運的力量,《安娜·卡列尼娜》從貴族婚姻和家庭關係的角度,反映了社會的深刻矛盾。80年代初,托爾斯泰世界觀發生激變,站到了宗法制農民的立場,並形成一整套“托爾斯泰主義”,提倡不以暴力抗惡、追求道德自我完善和全人類的愛。《復活》是晚期的代表作。1910 年82歲高齡時,為擺脫家庭貴族生活方式,離家出走,病死於途中。
托爾斯泰托爾斯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