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衣掛幛,中國回族經堂大學學生畢業儀式。也是經堂大學經生獲得阿訇資格的標誌。北方地區穆斯林稱之為“掛幛”,南方與西北地區穆斯林稱之為“穿衣”。經堂大學學生按照規定學完必修的經學課程,開學阿訇與寺管人員認為其學業合格,即擇節慶之日(一般為開齋節、古爾邦節或聖紀節),邀集本坊穆斯林及鄰坊阿訇前來為之舉行畢業典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穿衣掛幛
- 定義:中國回族經堂大學學生畢業儀式
穿衣掛幛,中國回族經堂大學學生畢業儀式。也是經堂大學經生獲得阿訇資格的標誌。北方地區穆斯林稱之為“掛幛”,南方與西北地區穆斯林稱之為“穿衣”。經堂大學學生按照規定學完必修的經學課程,開學阿訇與寺管人員認為其學業合格,即擇節慶之日(一般為開齋節、古爾邦節或聖紀節),邀集本坊穆斯林及鄰坊阿訇前來為之舉行畢業典禮。
穿衣掛幛,中國回族經堂大學學生畢業儀式。也是經堂大學經生獲得阿訇資格的標誌。北方地區穆斯林稱之為“掛幛”,南方與西北地區穆斯林稱之為“穿衣”。經堂大學學生按照規定學完必修的經學課程,開學阿訇與寺管人員認為其學業合格,即擇...
後又師從陝西著名經師胡登洲九傳弟子者萬選、禹月明學習《戛最經注》等,刻苦攻讀,歷經20餘年,後在禹月明門下“穿衣掛幛”,成為陝西格迪目派著名阿訇。1914年起,先後應聘在西安南城清真寺、灑金橋清真寺、北廣濟街清真寺及甘肅平涼牛市巷清真寺、東寺任經堂經師。1928年應聘任西安化覺巷清真大寺掌教及經師。...
馬松亭(1895-1992),中國伊斯蘭教著名阿訇、教育家、社會活動家。馬松亭(1895-1992),中國伊斯蘭教著名阿訇、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曾名壽齡。回族。北京市人。他出身阿訇世家,青少年時期繼承父業,遍訪名師,學習阿拉伯語文,鑽研伊斯蘭教教義、教法,於1921年在當時北平花市清真寺“穿衣掛幛”(畢業)。後在清水、...
1951年春他學有所成,在河南省榮陽縣金寨村吳春雲老阿訇門下穿衣掛幛,他是新中國在榮陽第一個穿衣掛幛的阿訇,掛幛後齊阿訇極積參與社會活動,在寺里一方面任教師教學,一方面配合政府參加禁毒運動,他以阿訇身份上門做工作,以《古蘭經》聖訓教導吸毒貶毒的多斯弟,悔過自新、重新做人,使許多誤入歧途的人迷途...
法榮祥(1908-1962),山東濟南人。近現代伊斯蘭教經師。法榮祥(1908-1962),山東濟南人。少時在山東習經,後隨南京尤光裕阿訇習經,因好學上進,受恩師器重,求學不久便穿衣掛幛。先後任花牌樓清真寺、小板巷清真寺、吉兆營清真寺伊瑪目和開學經師,受到旅寧北方籍回族同胞擁護。期間被聘為求實阿文學校第六屆主講...
楊良駿阿訇(1850—1953),楊泰恆之子,近代桑坡乃至中原的大阿訇,繼承發展了楊門學統,其弟子遍布中原。阿訇聰明過人,品學至優,二十四歲穿衣掛幛,在豫、晉各地大學執教三十多處,獻身主道,歷八十個春秋。一九五三年農曆十月一個星期四的夜間,清高的養主給阿訇顯示了真實的夢兆,第二天主麻的早晨,阿訇予知...
馬學善,男,尊稱三段馬阿訇,1909年出生於伊犁巴彥岱(清時惠寧城)三段村,祖籍陝西瀘盪人。人物簡介 少年時他在家鄉的寺院學習經文。為了博採眾學,打下深厚的經文基礎,他又遠行到烏魯木齊,在二馬阿訇門下學習。後返回伊寧市在回族大寺張阿訇門下攻讀各種經典。1943年在回族大寺張阿訇親自主持下穿衣掛幛。1946年...
尤光裕(1854-1927),字晉三,江蘇南京人。近代南京伊斯蘭教阿訇、經師。尤光裕(1854-1927),字晉三,江蘇南京人。幼讀漢文,後從師草橋清真寺伊瑪目馬恆德習經。穿衣掛幛後,先後任南門義學、花牌樓清真寺、草橋清真寺伊瑪目。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尤光裕阿訇任小王府巷清真寺首任開學經師,後任常巷義學...
1946年秋與馬世貞(現於陝北當阿訇)、何中立(註:已故,《哲倆來尼》字典編著者)三人結伴,跋山涉水徒步兩千餘里,趕到甘肅廣河和臨夏(韓家寺)先後投師楊宗保和著名阿訇馬天民(即俗稱“金溝四師傅”)共習經六年多,以優異成績完成學業並穿衣掛幛。為以後的傳教辦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03年11月(正值...
李鳳珍,已故伊斯蘭教著名學者、經堂教育家、鄭州北大寺原教長哈吉·優素福·謝克選大阿訇為伊斯蘭教事業辛勤耕耘幾十載,嘔心瀝血,殫精竭慮;先後有一百四十六位學子在其門下穿衣掛幛後分別受聘於全國各地清真寺任教長,擔負為主言法,替聖傳教的神聖使命。謝阿訇以一生的虔誠、執著、博學、清廉在中原大地,在...
經文大學的學制沒有定期。一般約進修6~7年可以學完主要課程。主講教師認為某一學員已學有所成,具備了擔任小寺開學阿訇的條件,便給予“穿衣掛幛”——為其舉行畢業儀式。如畢業日恰有寺院聘請開學,則由聘請寺院為畢業受聘學員贈送長方形綠布獎旗,稱之為“掛幛”。(馮增烈)
學生畢業時授予禮服、掛幛以示祝賀,俗稱“穿衣、掛幛”,然後即可接受其他清真寺的禮聘,也有擔任本寺其他教職的。這種教育經發展,形成西北、山東和雲南三大學派,造就一大批著名的阿訇和伊斯蘭學者,推動明、清時期的譯述活動,產生“經堂語”和阿拉伯文字母拼寫漢語的文字“小經”,從而在 300 餘年中促進了...
孜孜不倦,刻苦鑽研,真主賜他學業有成,1941年以第一名的成績與范學正,白清彥,買立慶,買慶堂,曹世勛,閃太傑共七人穿衣掛幛,畢業成名。畢業後,何老先後在博愛大辛莊清真東大寺,清真西寺,安徽蚌埠清真寺,阜陽清真寺,亳州北京寺,南京二板橋清真寺,河南封丘荊圪壋清真寺,武陟木欒店清真寺,小麻村清真...
楊松奎,伊布拉欣,回族,1965年生於山東省濟陽縣,現任四平市清真寺教長。在落實黨的民族政策下,在清真寺學習,前後跟隨十幾名阿訇。1990年在山東省寧津縣長官清真大寺跟王瑞祥阿訇穿衣掛幛,經省伊協考試獲得了阿訇證書。(畢業),任遼寧省瀋陽市新台子清真寺教長,後任開原市老城清真寺教長,在學習期間酷愛阿文...
他通曉阿拉伯語和波斯語,刻苦學習經典、教義,1948年他學有所成,品學兼優,遂穿衣掛幛,受聘任平涼買家莊清真寺伊瑪目,後歷任內蒙古沙縣清真大寺、涇源縣惠台鄉拜家村、王家村、寇家村清真寺伊瑪目;1958年清真寺關閉後他到新疆、平涼等地務工;1962年齋月受平涼峽門鄉紅土梁村村民聘請下鄉務農,並任領拜阿訇;...
在大隗鎮清真寺學過經,穿衣掛幛的有:程智乾、程恩義、虎保良、於阿訇、馬作錄、馬占軍等。現在有四位海里凡跟謝阿訇學經,最多的時候有七、八位海里凡。在每年的暑假和寒假期間,謝阿訇都要在清真寺內不辭勞苦辦短訓班,讓穆斯林同學們在假期內學習本民族語言文字和伊斯蘭宗教知識,使同學們從小就能受到伊斯蘭...
陝西清真大寺,原名寶家寺,於1941年由陝西籍寶子明哈吉創建,原址在東崗西路,1945年再次擴建,占地面積十一畝多,內設永明國小校,聘請馬郁齋阿旬為校長,採取阿、漢文並授的教學方法,培養了一批回族人材,有的穿衣掛幛後,分布在全國各地開學。歷史沿革 於1941年由陝西籍寶子明哈吉創建,原址在東崗西路,1945年...
並立雪著名伊斯蘭教育家楊明遠大阿訇門下,16歲即掛幛穿衣成為阿訇。同年,在華北地區回教經學講演(臥爾茲)比賽上博得第一名。其後,接書受聘先後在遼寧綏中、法庫、瀋陽南大寺等清真寺主持教務,開學講經,鼎盛時學生達五六十人。當時東北人民反日情緒比較高漲,日本人抓捕進步學生和反日民主人士。聞省三大阿訇利用他...
門外有白楊,圍四五尺許,因以樹自幛(19);彼右則左之,彼左則右之(20)。屍益怒。然各寖倦矣(21)。屍頓立。客汗促氣逆(22),庇樹間。屍暴起,伸兩臂隔樹探撲之。客驚仆。屍捉之不得,抱樹而僵。道人竊聽良久,無聲,始漸出,見客臥地上。燭之死,然心下絲絲有動氣。負入,終夜始蘇。
禮品有:點心、油果、白面饃饃、壽桃、布幛、金斗、銀斗、搖錢樹、現金、輓聯、花圈等。並在其上書祭者姓名。親友來吊,孝子迎接,陪同哭悼,謂“陪孝”。孝子送孝帽、孝衣,為“破孝”。孝布分“大孝”、“小孝”、“花花孝”。死者兒女、妹妹破“大孝”(約兩丈白布)。侄兒、侄女為“小孝”(約6尺白布...
”喜轎進入女方家,大門緊閉,男方要包“開門包”“梳頭包”“穿衣包”“廚房包”等,方可進門。出嫁女先“開面”,由長親用棉線在出嫁女臉上象徵性地絞除汗毛,表示今起成人。後梳頭。再著裝,戴鳳冠霞帔,穿大紅繡花衣裙。這邊閨房正張羅,那廂嫁酒已開席。中途往往由男家幾次打火炮催著“發親”。所以吃“嫁...
秋秋是中國大文豪,現代孔夫子,平時是一介書生,勤儉治家,樸實無華,穿衣服只注意整潔大方,專門穿些黑色、鐵灰色、深藍色、深棕色(咖啡色)的拉鏈夾克衫及襯衫,領帶也懶得打(他說他怕拘束有不自在的感覺),打領帶是正式宴會慶典上才勉強打一條。今天是特別的日子,他好像很特別,大熱天的打了一條花領帶,...
喪葬常送孝幛、花圈、紙錢、鞭炮。建房常送被面、賀匾、鞭炮、水瓶等。1990年後,行情範圍擴大,升學、過生日、壽誕、喬遷、生病住院都有送禮出情者。除送傳統的實物外,也因人制宜,送水果、菸酒、鮮花,也有送禮金,大多30元、50元不等。隨著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行情送禮者更多,逢年過節,家有喜慶,均有親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