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村

穿山村,有穿山、河南顧2個自然村,村委會駐穿山。700戶,以駐地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穿山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下轄地區:穿山、河南顧
  • 政府駐地:穿山
  • 地理位置柴橋東北2公里
  • 人口:1607人
基本村情,歷史沿革,歌詠詩文,

基本村情

1949年8月為穿山鄉二村,1956年3月稱穿山高級社,1958年10月屬柴橋人民公社山門管理區,1961年8月稱穿山公社穿山大隊,1970年4月改稱柴橋鎮公社穿山大隊,1983年10月稱柴橋鎮穿山村,2003年8月改稱柴橋街道穿山村。有耕地612畝,其中水田375畝,旱地237畝。
穿山,有道頭、碶頭小地名。626戶,1307人。村民主姓丁、鄒、周。丁姓,明崇禎年間(1628~1644)從白峰遷入;鄒姓,從鄞縣遷入;周姓,元至正年間(1341~1368)從鄞縣遷入。宋慶曆七年(1047)王安石知鄞,在此鑿山建穿山碶,村由碶得名。
河南顧,74戶,300人。村民主姓顧,明嘉靖後期從大碶堍頭遷入。村南有蘆江河,故名。柴橋交警中隊、穿山茶廠、穿山汽車站均設此。

歷史沿革

王安石治“鹹”成功,百姓得安居,乃造福一方。北宋崇寧三年(1104),北侖建立了範圍包括長山、穿山鹽區的清泉鹽場。清乾隆年間(1736-1795),穿山鹽場成為當地三大鹽場產量之最,產鹽為當時縣轄內東管鄉、西管鄉、靈緒鄉、崇邱鄉、靈岩鄉、泰邱鄉、海晏鄉等七鄉之首。後幾經改造並重建,使穿山碶成為當地拒鹹排澇的海口“守護神”,歷史上的穿山人民正是得益於穿山碶,解除了海潮侵襲,穿山因此成為魚鹽米之鄉。
而與穿山碶相伴的老穿山港,位於現在的北侖區柴橋街道穿山村和大灣村之間。老穿山港南向以柴橋為腹地,北向緊鄰東海黃峙江水道,隔海與大榭島相望。歷史上,老穿山港不僅是聲名遠播的黃金水道,船舶避風港口,而且還是當地重要的貿易商埠,興盛了數百年。
《鎮海縣交通志》上說,穿山的航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期間:“南宋時有渡船通昌國(今定海),是明州州治與昌國縣之間的水上通道之一。”有史料稱:穿山港明時稱黃峙江,為大陸通舟山群島要隘,系避風貿易良港。《鎮海縣誌》記載,清末光緒至抗戰前夕,穿山港航運業興盛,光緒二十八年(1902)始建永川輪碼頭,這是穿山港歷史上最早建造的碼頭,為客貨兩用。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又建起了平安碼頭,開始為平安輪靠泊,後至民國時期大華、穿山、姚北等輪船,也靠泊平安碼頭。宣統二年(1910)可貴碼頭建成,可停泊千噸級木質躉船。那時的穿山港碼頭,分別被寧波永川商輪公司、上海平安商輪公司、上海可貴商輪公司所使用,商輪往返於上海、定海、石浦、海門(今台州椒江)、溫州等地。
新中國成立至1985年這段時間,老穿山港依舊繁華。老穿山港有碼頭16座,泊位29個,靠泊能力7750噸,也可靠千噸級輪船。並且有定期航班,往返於舟山定海、沈家門、柵棚、六橫、蝦峙、桃花島等地,年客運量近8萬人次,貨物運送16萬噸,是舟山諸島連線大陸的重要海上通道。
老穿山港的興盛,使緊靠碼頭的穿山村成了歷史上的商埠重地,就連當時有“小寧波”之稱的商埠重鎮柴橋,很多貨物都是從穿山港出入的。當時,數百米長的穿山道頭街頭兩側,開起了多家飯莊、旅社、南貨店和各種服務於客商、漁民的店鋪。盛夏時節,就連位於道頭街中間的一座老涼亭,也擠滿了人,交流生意的、講小道訊息的、納涼的,熱鬧非凡。緊鄰碼頭的道頭口,還成了各類魚貨的集散地,尤其是風暴來臨前,漁船靠港避風,穿山道頭更是人貨混雜,整條小街充滿了濃濃的魚腥味。直至上世紀初,魚貨仍是穿山碼頭最重要的貨種,有魚行代理來港漁船的魚貨銷售業務。收購的魚種包括黃魚、帶魚、鰳魚、海蜇、鰻、蟹、青占魚、馬面魚等,漁船主要來自舟山的桃花、蝦峙、六橫、螞蟻、定海、岱山等地。本地產的一些農產品,像糧棉、茶葉、蘿蔔乾、金柑、筍、楊梅等,則通過老穿山港外銷。

歌詠詩文

關於穿山,清朝著名文人姚燮寫了一首《穿山》詩讚道:
犄角連三縣,魚鹽冠七鄉。
海潮通暗浦,天壁拓明堂。
地到無垠絕,民知守業良。
忽飄雲外雨,槲葉共紛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