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天文實驗室

空間天文實驗室

紫台空間天文研究室是天文衛星TW-l的研製機構。 紫台空間天文研究室正式成立於1976年(97年9月改為空間天文實驗室)。它是為研製我國第一顆天文衛星任務而設定的,負責和承擔衛星的天文課題和探測器研製分系統工作。1983年紫台負責的五個探測器研製任務完成(包括環模試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空間天文研究室
  • 釋義:天文衛星TW-l的研製機構
  • 成立時間:1976年
  • 前身:紫台空間天文研究室
  • 更名時間:1997年9月更名為空間天文實驗室
  • 設定目的:研製我國第一顆天文衛星
  • 研製任務:5個
基本信息,詳細介紹,成果與改進,921-2工程空間天文分系統任務,天文衛星資料處理,

基本信息

五個探測器的名稱,探測器能量範圍和目的
電離室 1130-1350埃 (氫Lα,紫外) 太陽紫外觀測
Mylar 膜窗 0.20-0.28KeV
正比計數器 0.6-2.0 太陽超軟X射線觀測
鈹窗正比計數器 2-15 KeV 太陽X射線觀測
大窗正比計數器(視窗面積1Ooc平方厘米,100μBe) 2-15 KeV 宇宙X射線源觀測
全天監測器
宇宙γ射線暴x射線探測器 0.2-1.3 KeV φ50mm propylene膜窗2一12KeV觀測
鈹窗 φ60mm 宇宙γ射線暴、X射線觀測
氣球X射線天文觀測
1980年開始調研,1983年正式開始氣球觀測。研製的主要觀測設備包括:
高氣壓式正比計數器: 窗門面積 870平方厘米(有效面積570平方厘米)
氣壓 2.5大氣壓 Xe/CH4
觀測能量範圍25一12OKeV,六能道, 陽極絲20根,陰極絲209根
具有姿態控制系統和目標指向的吊籃: 姿態系統包括反捻電機,反作用飛輪,地磁敏感器等
指向跟蹤系統採用地平式,指向穩定度土0.1度.

詳細介紹

成果與改進

該觀測系統於1988年在中日(日方為l5AS)合作氣球越洋飛行中取得成功觀測。獲得CygX-l,CygX-2和一暫現源的能譜觀測數據。此次飛行吊籃重量256kg,氣球體積85000立方米,平飛高度34.5公里,飛行時間 15.5小時。
最近幾年對探測器作了改進,幅度分析器改為多道分析器。改進了反符合電路及正比管禁止,並建立了氣體純化系統,目的是提高背景扣除效率相提高能量解析度。同時吊籃系統採用80c196單片機為核心和STD匯流排結構的數據和控制系統,還採用了GPS(全球定位系統)接收機,從而可進行程控跟蹤目標,實際上可以預先確定若干觀測目標,做到自動對向和跟蹤觀測目標,使整個觀測變為自動化、自主的閉環系統,十分適合準直器加正比管的X射線天文觀測系統。 在上述改進的基礎上,目前正在研製大的吊籃系統,正比管總面積為7350平方厘米(有效面積6400平方厘米),比原先的探測面積大9.5倍。

921-2工程空間天文分系統任務

該分系統是為探測器γ射線暴和太陽高能輻射課題而設定。 紫台負責三套探測器中的二套:
超軟X射線探測器:探測能段0.2一2KeV,此能段至今還沒有對γ射線暴作過觀測,但它可能對γ射線暴至今還是一個謎的距離問題提供線索。此探測器研製難度較大,在我們原先的TW-1天文衛星研製經驗的基礎上又作了很多改進。
BGOγ射線探測器:BGO是一種新材料,對γ射線的探測效率比NaI 等材料要高,期望延伸到lOMeV,從而有可能探測到某些γ譜線。
除上γ暴探測課題外,實驗室還負責一項與921-2任務有關的宇宙塵捕集課題。該課題的任務是研製一宇宙塵捕集器,該捕集器將放人美國太空梭的搭載桶,由太空梭帶入空間收集宇宙塵,捕集器獨特的設討、有可能測出宇宙塵的飛行方向和速度,宇宙塵收集後,將帶回到地面實驗室分析。

天文衛星資料處理

利用國外天文衛星資料,開展課題研究是一重要的途徑。它與從文獻到文獻的研究不同,它將直接去處理分析衛星取得的原始資料,從而研究者將熟悉探測過程,數據的由來,掌握當今國際上的發展動態,在這方面理論聯繫實際有寬廣的領域。80年代中開始進行這方面的工作,陸續引進了處理軟體和資料,涉及的衛星如:EXOSAT、IUE、Einstein、IRAS、SMM、YOHKOH等。在X射線雙星,γ射線暴,太陽高能輻射等課題開展了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