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均衡的經濟學分析

空間均衡的經濟學分析

《空間均衡的經濟學分析》是2008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雯。

《空間均衡的經濟學分析》在承認地區基礎條件差異性的前提下科學定義了空間均衡概念,基於工業品和生態品分工,研究一定空間中的收入增長與生態改善的空間均衡模式;建立了工業品和生態品的空間供給能力的解釋變數,並以江蘇省蘇州市為例進行空間功能分區;進一步研究空間失衡的狀態及其制度根源,提出引導、管制和平衡相結合的基本制度支撐框架。

基本介紹

  • 書名:空間均衡的經濟學分析 
  • 作者:陳雯
  • ISBN:9787100057516
  • 類別:圖書 >> 經濟 >> 經濟理論
  • 頁數:276
  • 定價:¥19.00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出版時間:2008-6-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編輯推薦,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編輯推薦

作者運用經濟學中的均衡概念,探討空間經濟與環境生態的相關性,建立空間均衡的發展模式,體現了經濟與地理的學科交叉。其理論性在於抽象出工業品和生態品的概念,創新性地開闢了研究空間經濟和區域發展的新路徑;其實踐性在於指導我國各個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和經濟成長方式的轉變。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經濟學院教授,林崗
這是一部頗具啟迪作用的學術專著。其意義和價值在於:改變了基於勻質環境、以經濟社會發展數量均衡研究區域關係的傳統觀點,提出了空間均衡新內涵;在承認地理稟賦差異基礎上,以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保護相適性,展示了區域差異研究的新視角,是對“區域失衡”認識的新突破;從經濟學供需關係研究區域工業品與生態品的供求矛盾及其合理空間配置模式,為區域研究和規劃提供了新思路。 ——南京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系教授,崔功豪
本書提出的空間均衡論,科學揭示了區域資源配置和經濟發展模式最佳化的內在規律,尤其是關於工業品和生態品空間合理組合與配置模式的理論,是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研究的重要貢獻,對於指導我國主體功能區劃分和區域協調發展政策制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南京農業大學副校長,土地管理學院教授,曲福田
空間均衡的經濟學分析是區域發展理論研究和經濟地理學理論建設的重要方向之一。區域發展的空間均衡學說將成為揭示區域發展演變規律、指導區域發展空間合理組織的理論基石;而經濟分析正在逐步成為探究人地關係地域系統基本模式和套用價值的有效途徑。陳雯博士在該領域所取得的學術成果,必將在推進學科建設、滿足社會需求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樊傑

內容簡介

本書在承認地區基礎條件差異性的前提下科學定義了空間均衡概念,基於工業品和生態品分工,研究一定空間中的收入增長與生態改善的空間均衡模式;建立了工業品和生態品的空間供給能力的解釋變數,並以江蘇省和蘇州市為例進行空間功能分區;進一步研究空間失衡的狀態及其制度根源,提出引導、管制和平衡相結合的基本制度支撐框架。本書改變了勻質環境下以增長的數量均衡研究區域發展關係的視角,提出了空間均衡新內涵,充分展現了經濟與地理學科交叉的創新思維和學術火花,填補了國內外進行異質空間均衡模式研究的空白。

作者簡介

陳雯,女,1967年生,經濟學博士。現任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區域發展與規劃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區域經濟學、區域規劃方法、環境工業地理學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發表論文50餘篇;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二等獎兩項。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相關文獻綜述
第三節 研究思路與章節安排
第一章 空間均衡的理論分析
第一節 空間與空間均衡
第二節 空間均衡的目標分析
第三節 空問均衡的模式分析
第二章 空間供給與區域差異
第一節 空間供給要素及影響
第二節 省域空間的供給能力分區
第三節 市域空間的供給能力分區
第四節 供給能力分區的技術方法
第三章 空間開發與保護需求
第一節 空間開發的需求來源
第二節 可持續發展的保護要求
第三節 區域開發與保護格局分析
第四章 空間失衡及其原因
第一節 空間失衡的供需分析
第二節 空間供需失衡原因分析
第三節 江蘇省空間失衡的實證判斷
第五章 空間均衡的制度安排
第一節 制度構建的需求與可能
第二節 空間均衡的制度規則
第六章 主要結論與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