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山白雲洞

崆山白雲洞

崆山白雲洞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AAAA級景區。位於邢台市臨城縣境內,是崆山白雲洞風景區的主要景點,南距邢台市56公里,北距石家莊市86公里。崆山白雲洞形成於5億年前的中寒武紀,是我國北方一處難得的岩溶洞穴景觀,崆山白雲洞是全球同緯度最大的溶洞,開發有為“人間”、“天堂”、“地府”、“龍宮”、“迷宮”五個洞庭,洞內四季恆溫17℃,主要景觀150多處,沿京廣鐵路、京深高速公路和107國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崆山白雲洞
  • 外文名稱:kongshanbaiyundong
  • 地理位置:河北省邢台市臨城縣
  • 氣候類型:溫帶季候
  • 開放時間:08:00~17:00
  • 景點級別:AAAA級,國家地質公園,國家重點風景區
  • 門票價格:旺季:門票120,學生票60淡季:門票100,學生票50
  • 著名景點:孔雀開屏 玉簪對寶瓶 百頁石幔 邢窯文化博覽園 “992”大家幫崆山愛心書屋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河北省邢台市
  • 著名景點:人間,天堂,迷宮,地府,龍宮洞廳
  • 建議遊玩時長:建議2-3小時
  • 適宜遊玩季節:全年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門票預訂,景點美圖,景區熱度指數,景區簡介,發展歷史,主要景點,人間洞廳,天堂洞廳,龍宮洞廳,地府洞廳,迷宮洞廳,景點特色,旅遊信息,住宿,美食,交通,所獲榮譽,周邊景點,天台山,歧山湖景區,小天池景區,

景區簡介

崆山白雲洞風景名勝區包括崆山白雲洞和天台山兩個景點。崆山白雲洞是全球同緯度最大的溶洞,洞內四季恆溫17℃。洞穴觀賞面積4200平方米,游線全長2300米。奇絕密集景觀達200多處,因其洞體幽深、景觀奇絕而被國內外洞穴專家譽為“世界喀斯特風景洞穴博覽園”。天台山,由距今18億年沉積的中元古界長城系石英砂岩組成,遠望天台山,酷似一尊臥佛,是神州第一天然大佛。山體挺拔,頂平如台,八百畝柏林遮天蔽日。古有八大寺廟遺址,現已恢復寺廟之首天佛寺(上、中、下寺)是您禮佛祈福、登山健體、踏青尋幽的絕佳之地。
天台山位於臨城崆山溶洞西北8公里,是崆山白雲洞風景名勝區的其中一個景點,由距今18億年沉積的中元古界長城系石英砂岩組成。遙望天台山,酷似一尊臥佛。該景區主峰海拔599米,總面積約23平方公里,它包括大平台、五穀倉、石柱峰、天眼山、九尖山等諸峰,主要景點有五穀倉、天圈、九縣垴、大小天眼山及南禪、北禪、千畝古柏林、神泉等二十多處。明代大理寺少卿喬壁星回鄉省親,曾數次登天台山並留下詩句:“人道天台是丹丘,上有五城十二樓,今日登臨無覓處,白雲蒼樹對清秋。”

發展歷史

崆山白雲洞是1988年7月18日由當地農民在開山採石時發現的。“崆山”的由來,據傳是因為當有山風襲來時,整個山體會發出陣陣的轟鳴聲,所以當地百姓稱此山為“空山”,此洞被專家譽為“地下熔岩博物館”。臨城縣人民政府對此非常重視,立即成立了崆山白雲洞保護開發領導小組,採取了封洞保護措施。後經中國地質大學、地礦部11大隊、河北省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等有關單位的專家、學者考察和論證,制定了崆山白雲洞旅遊開發規劃。1989年臨城縣投資對溶洞及其周圍旅遊配套設施進行了開發建設。1990年7月1日,崆山白雲洞正式對外開放,同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風景名勝。2002年5月被評為第四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號稱北方第一洞的“崆山白雲洞”,截止2015年5月已經獲得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等稱號。
崆山白雲洞對外開放十多年來發生了很大變化,臨城縣政府以崆山白雲洞為依託,以崆山白雲洞為龍頭,集洞、山、水、原始次生林及人文景觀為一體,方圓250平方公里的旅遊帶初具規模。崆山白雲洞、天台山岐山湖、蠍子溝原始次生林等於2005年已被國土部批准為“國家地質公園”。天台山總面積23平方公里,探險觀奇,一步一景;岐山湖景區以休閒度假、水上遊樂、餐飲住宿、會議服務等項目為主;“避暑勝地”小天池原始次生林;還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宋代普利寺塔”和“唐代邢窯遺址”、“息波亭”(相傳以前臨城縣的泜河老發洪水,所以萬曆年間的縣令下令建的息波亭--來鎮水)等人文景觀,以及地質博物館、邢瓷作坊、岐山湖環湖公路開發、旅遊專線公路建設等建成後,方圓不出5公里的大旅遊的文化格局基本上形成,將打造出一段令人心曠神怡的“奇妙旅遊”。
開發詳情:
1988年7月18日,位於太行山東麓白雲山下的山南頭村同往常一樣,伴著雞鳴犬吠,早早甦醒在晨光里。村民陳永慶、貴愛國、貴愛軍、陳志恩、張戰軍照常又來到原水泥廠舊址的崆山上開山鑿石。隨著“叮”“叮”的鋼釺聲,豁然出現一個深不可測的洞口,把他們的鋼釺漏進山“腹”內。於是,在農村中沒有驚訝過、激動過的5位農民大吃一驚:莫非這座大山是空的莫非碰到了洞穴寶庫他們悄悄從家裡拿來手電筒、臘燭、繩索、粉筆(作路線標記用,以防迷路)等物,懷著神秘、驚恐、盼望的複雜心情鑽入山“腹”中,對這個遠古的、密封的幽深洞穴進行了長達十幾小時的探索!迅即,“臨城出了大溶洞啦!”的訊息像插上翅膀一樣傳遍全縣,驚動了縣、市、省有關領導。“北方奇觀”崆山白雲洞於是“破腹”出世。
隨即,香港的《大公報》、《商報》,國內的《人民日報》、《華聲報》、《中國旅遊報》、《河北日報》等各大新聞媒體竟相做了報導,這一千古奇洞一時聲名遠播。
1989年,請有關專家進行了考察、規劃和論證,認為其在全國乃至世界溶洞中實屬罕見,觀光、科研價值極大。該溶洞經過科學的開發建設1990年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先生為溶洞題寫了“崆山白雲洞”洞名。原國家旅遊局局長劉毅、原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劉復之、全國政協副主席馬文瑞、楊汝岱等領導人、世界著名洞穴專家(加拿大)D.福特(南斯拉夫)米蘭諾維奇及國務院有關部委、省市領導和各界知名人士紛紛揮毫題詞,讚譽不絕,開放僅半年,即接待遊客40萬人次. 2007年10月1日投資2000餘萬元建於溶洞南側的臨城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免費對遊人開放。

主要景點

崆山白雲洞發育在白雲山南端的崆山上,所以叫崆山白雲洞,它是我國北方新發現的大型喀斯特溶洞。據專家考證,五億年前,這裡曾是一片溫暖的淺海環境,在海底沉積了石灰岩地層,後來地殼運動,使海洋變成了山丘,由於地下水對石灰岩的溶蝕作用,造就了這個北方罕見的溶洞。初步探明並對遊人開放的有5個洞廳,總面積4000多平方米,游線總長四華里,主要景觀有150多處,非常罕見的絕景有六處,洞內常年恆溫17℃。根據洞廳的景觀造型特點,專家們把五個洞廳起名為“人間”、“天堂”、“迷宮”、“地府”和“龍宮”。

人間洞廳

人間洞廳長70米,寬35米,高18米,主要景觀有網狀捲曲石、霸王鞭、擎天柱、懸空寺、金蟬戲金魚等。洞內石筍、石塔、石鐘乳、石柱遍布,最大的石柱高8.5米,胸圍4.3米,被稱為擎天柱。由於洞頂落下的水滴多次飛濺、鈣化沉積而形成的石花比比皆是。“網狀捲曲石”更是崆山白雲洞的一絕,在我國其他溶洞中極為罕見。

天堂洞廳

天堂洞廳長120米,寬65米,高20米,是溶洞內最大的洞廳。廳內垂簾懸幕,富麗堂皇,猶如天堂。主要景觀由於地殼變動,石鐘乳和石筍發生相對位移的“陰差陽錯”;有橫向生長的,形似樹枝的捲曲石“節外生枝”;有精美絕倫,被稱為崆山白雲洞第二絕的“玉簪對銀瓶”;“銀河天降”景觀表面麵粉狀的鈣化層,在地質學上稱為“月奶石”,對地質和古氣候的研究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另外還有萬年靈芝、千年仙蘑、石琴玉龍鑽天、瑤池等景觀。

龍宮洞廳

龍宮洞廳,洞內瓊枝珠、水潭密布,很像龍宮。游線全長1華里,落差約50米,命名景觀50多處。有蓮花托塔、醉猿抱塔、玉龍潛臥、雙塔爭雄、線性石管、二龜對吻龍子仙閣等。“線性石管” 上下筆直均勻,中間空心,被稱為溶洞的一絕。“仙山玉閣”景觀石崆山白雲洞的精華。這裡景觀密集,一步數景,步換景移,石花、石筍、石鐘乳、石瀑布、石帷幕、彩色石幔等應有盡有,其豐度、變化度最具有代表性。其中針狀石花在其他溶洞絕無僅有,也為溶洞一絕。

地府洞廳

地府洞廳,洞內怪石林立、陰森恐怖,頗似地府。主要景觀有獨眼怪獸、判官、森羅塔、牛頭等。流動的大水沖刷和溶蝕作用形成了這些奇型怪石。

迷宮洞廳

迷宮洞廳,洞道曲折迴環,猶如迷魂陣一般。主要景觀有雄鷹展翅、福祿關、珍珠宮等。

景點特色

崆山白雲洞位於邢台市臨城縣境內, 地處太行山東麓,河北省西南部,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崆山白雲洞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AAAA級景區。現已初步探明並開發開放了五個洞廳,游線全長4000米,最大洞廳約2170平方米,主要景點200多處。在已探明開放的五個洞廳中,洞洞連環,廳廳套接,依據其氛圍景象之不同,將五個洞廳依次命名為“人間”、“天堂”、“地府”、“龍宮”、“迷宮”。第一洞廳“人間”寬敞宏大,有山有水,一片人間和平景象;第二洞廳“天堂”垂簾懸幕,富麗堂皇,猶如天堂;第三洞廳“地府”怪石林立,陰森恐怖,頗似想像中的地府。第四洞廳“龍宮”樹枝珠串、水潭密布,很像龍宮。洞內岩溶造型齊全,單位面積景觀密集,風景形態瑰麗多彩,原始本底保存完好。;第五洞廳“迷宮”怪石嶙峋,曲折迂迴,別有洞天。五個洞廳景觀各異,各有特色。整個封閉空間都充滿了琳琅滿目、色彩斑斕的石鐘乳、石筍、石幔、石簾、石瀑布、石簾花等碳酸鹽造型,其中網狀捲曲的“節外生枝”、“線型石管”、形態奇麗的牛肺狀“彩色石幔”、石簾、晶瑩如珠的石葡萄、石珍珠等,在國內其它溶洞中是極其罕見的。洞內的擬人物擬景物多達109處。景觀的體量大小不一,大體量的有石柱、石幕、石瀑布、石平台等。最大的石柱周長達4.3米,頂天立地,蔚為壯觀。最大的石幕寬達8米,而最小的景觀石針,直徑僅有幾毫米。還有造型奇特、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的鸚鵡石、雄獅等。整個溶洞景觀給人以形態美、線條美、空間美等多種藝術享受,堪稱岩溶造型“博物館”和“地下迷宮”。
崆山白雲洞
崆山白雲洞

旅遊信息

住宿

溶洞景區已形成了完整配套的設施,食宿方便。尚水魚莊、雲台山莊、雲湖假日酒店、岐山湖銀苑、度假茅舍、岐山湖度假別墅群等條件良好。縣城還有白雲賓館和臨城賓館等。

美食

薄皮核桃
臨城縣已建成我國北方最大的優質薄皮核桃生產基地。被評為“中國優質薄皮核桃產業龍頭縣”,優質薄皮核桃產業示範基地,被認定為國家太行山星火產業帶薄皮核桃示範基地,2009年臨城縣被評為“中國核桃之鄉”。2007年在中國國際林業博覽會上,“綠嶺”牌薄皮核桃榮獲“奧運推薦果品”和金獎稱號,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產品”。
臨城酥魚
臨城最有名的特色菜當屬“臨城酥魚”。以岐山湖野生鯉魚、草魚、鰱魚等為原料,熗湯燜慢燉,肉質細潤,魚骨酥軟,口味獨特,堪稱臨城一絕。鯽魚還可煲湯,湯色乳白,入口有奶香味兒,有很高的營養價值。“黑魚燉茄子”也是臨城一道美味。野生黑魚分布在岐山湖以及下遊河道的葦地里,與茄子共燉味道尤為鮮美。
崆山白雲洞

交通

崆山白雲洞南距邢台市區50公里,北距石家莊市80公里,北京市350公里,東距天津市390公里,西距太原
市320公里,東鄰107國道京深高速公路,區位優越,交通便捷。
崆山白雲洞崆山白雲洞
駕車線路:沿京深高速公路可在“柏鄉臨城”或“隆堯臨城”高速路口下路,穿過107國道向西16公里即到。沿107國道經“鎮內”或“馮村”穿過地道橋向西16公里即到。
乘車線路:
從臨城汽車站下車,往北走500米左右,到北環可乘坐6路公車到景區,票價2元,也可坐計程車到景區。
邢台火車站下車,前往達活泉公園乘坐邢台至岐山湖旅遊專線公交,崆山白雲洞站下車,票價6元,路程大約九十分鐘。
在臨城火車站下車,乘公車直達景區。

所獲榮譽

河北省級風景名勝區
河北省“十佳”旅遊景區
河北省文明風景區示範點
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2002年)
國家地質公園(2007年)
河北最美30景
邢台市十大金名片

周邊景點

2005年9月,第四批國家地質公園評審工作在北京結束。邢台臨城國家地質公園申報工作以98.44分的成績在全國53個參評單位中名列第15名,與山東泰山雲南大理、湖北神農架等一起被命名為國家地質公園。
臨城地質公園地處太行山東麓,河北省西南部,西依太行,東達平原。截止2015年園內已建立了崆山白雲洞、岐山湖、小天池等景區,公園集山、水、洞、林、文物為一體,境內深山、丘陵、平原等地貌齊全,群山拱翠,流泉碧潭。聯合國教科文衛組織地質公園顧問專家和評審委專家給予高度評價,稱天台山是“野外沉積岩博物館”,小天池是“野外實驗室”。

天台山

天台山距邢台市臨城縣崆山白雲洞西北8公里,為臨城古八景之一,它包括大平台、五穀倉、石柱峰、天眼山、九尖山等諸峰,總面積約23平方公里,主峰海拔599米。遠遠望去,天台山就像一尊首東而足西的巨型睡佛。天台山在古時就有天台八景之說。主要景點有:溪谷、瀑布、清泉、五穀倉、龍首峽、天圈、九縣垴、大天眼山、小天眼山、雲海亭、半壁殿及南禪、北禪、慈雲閹、仙岩庵、桃源洞等近三十多處。天台山岩石是由紅色石英砂岩組成的丹霞地貌岩峰和峭壁具有頂平、壁陡、坡斜、樹茂的特點。因山體挺拔參天、頂平如台小巧玲瓏,奇特多變,景色豐富多彩而得名。 天台峭壁,筆直如削,造型奇特,猶如飛檐斗拱,它記載著最古老岩層的起伏、錯 落、風化、剝蝕過程。在懸崖半腰,有一條長百餘米的“棧道”,崎嶇狹窄,一般人極難通過。
含秀凝碧的天台山,像一顆異彩紛呈的明珠,鑲嵌在巍巍太行。

歧山湖景區

位於崆山白雲洞西南2.5公里的岐山湖景區臨城水庫),始建於1958年,是縣內農業灌溉用人工水庫,庫容量為1.76億立方米。湖水清澈無污染,水質達國標二級。該湖具有水面開闊,湖岸線長的特點。開發度假、游泳、垂釣、戲水、遊樂項目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該景區規劃開發面積30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積8平方公里。這裡湖水一碧如洗,平靜清澈,湖邊淺處呈淡綠色,湖中深處一片蔚,與遠山互映,構成綠水青山的畫面。湖的西北端,水漫潭林,樹在水中長,水在林中流,船在樹中游,意境優美獨特。湖中水產資源鮮美豐富,擁有數十種淺水魚類,有重過百斤的青魚,有大如鍋蓋的圓魚,還有身長數寸的湖蝦。金秋時節,常有野鴨棲落飛翔,別有一番野趣.湖邊逶迤的低丘園林地帶,綠草茵茵;岸邊沙灘,細軟潔白,縱目西眺,群山如黛。像一枚晶瑩碧透的藍色寶石,靜靜地鑲嵌在巍巍太行腳下。這裡四季如春,平和、幽靜、起浮的峰巒倒影水中,遊艇飛馳激浪花,一派“人間仙境”。

小天池景區

位於臨城縣西部太行山中段的原雙石鋪鄉鏡內,距縣城50公里,距崆山白雲洞44公里。該景區在海拔1000多米的東大樑上松林中有兩個千年古池,猶如“天池”,故名“小天池”。由於在特定的地質基礎上,以流水和崩塌作用為主的外營力作用下,形成了一些奇峰造型 景觀。如景區西部山體頂部由於堅 硬的紅色石英砂岩覆蓋,沿節理斷 層風化崩塌形成了頂平、崖陡、腳緩為特徵的“嶂石岩地貌”景觀,當地俗稱“垴”。這些垴形成各種 奇特的造型,如遠望山頂如一座富麗堂皇的金殿蹲座的金鑾殿垴。區內有多處怪石景觀,大致分為三種類型。一類為紅色石英砂殘留于山頂,岩層產狀近於水平,且層理清晰,高高亢起在峰頂,其形如“千層餅”,又象碼放整齊的一摞書,色紅似金,故命名叫“金龜馱書”。 第二類是一些岩層產狀直立的下元古界砂岩、板岩等堅硬岩石,經風化後仍排立於山脊,如“老娘石”、“擋風石”等。第三類怪石是由於河谷兩側山崖崩塌而堆積于海床或岸上的怪石,如形如睡炕的兩塊巨石橫躺於槐河左岸,“雙石鋪”村之名即由此而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